今年的双十一,到底怎么样了?
最近几年,总是有人唱衰双十一,昨天看到一个视频,说“2025双11哑火了,历史上最惨淡”,打开一看,原来纯粹是骗人的,这种话你信吗?
![]()
我们说的那个视频,里面没有提供任何数据和事实,只是采访了几个像是商家的人,编了一些故事卖惨,并得出结论,今年双11史上最惨。
我们严重怀疑,这种视频要么是博流量,要么就是某些有心人故意炒作,大家要擦亮眼睛啊。
怎么擦亮眼睛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看数据就行了。
但是问题来了,2022年之后,京东、天猫等多家电商平台不再公布双十一GMV的具体数字了,而是转向披露更能反映增长质量和生态健康度的多元化指标。
我们不知道,不披露双十一GMV数据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全民购物狂欢的氛围,难道不好吗?
有人说双十一购物狂欢,给电商拉了不少仇恨。
实际上,即使没有双十一,电商一样会有很多仇恨,很多线下门店没了生意,房东的店铺也不好出租了,这就是一大群人的收入和生计。
我们理解,电商只要把它看成一个渠道就好了,需要规范它,特别是规范平台的垄断行为,要正常收税,把它的起点拉平到跟下线门店一样。
![]()
电商提高了社会整体效率,方便了大家。电商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一些人的不当竞争行为,历史上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哪一次不会伴随一些负面的东西?怎么能因噎废食呢?
好了,电商这个话题老生常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说回这个双十一的一些关键数据。
以京东为例,截至11月11日23时,京东双十一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
3C数码是京东的优势,本次双十一大促,京东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3C数码AI产品迎来爆发,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同比增长150%。
天猫也不落后,开卖首日,天猫双十一有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都超过去年开卖首日,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就超去年全天。
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到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第一,科技创新带来消费需求明显增长,特别是显示屏快速更新换代和AI革命,直接激发了大量换新需求。
![]()
我们从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页面上可以看到,各种创新物种花样翻新。
第二,今年双十一实际上是一个数据爆发之年,这也印证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说法,特是消费正在快速回来。
还有一组数据,更加引人注目,《经济日报》报道说,在中国,每秒钟有8437个快递包裹被揽收。双十一期间,每天,全国最多产生超过6.3亿个快递订单。
每天超过6.3亿个快递订单,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中国14亿人口,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数据,15-64岁成年人大约9.6亿,城镇常住人口大约9.4亿。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12830亿元,每增加10元消费支出,就有3元来自线上。
今年的消费补贴,也大大推动了线上销售的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淘宝天猫已有超过3700个品类、9000个品牌、50万款商品参与国家补贴,日均超1.5亿人次访问国补专区。
![]()
家电等国补核心品类成交额增长超30%,多个趋势品类成交爆发,为户外爱好者而生的运动相机成交额增长6191%,运动相机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前几天,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说,我国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
我们周边,即使不是双十一,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平台上下单,线下快递点天天都是满满当当的。
我们曾经听到邻居说,CPI显示猪肉、蔬菜、水果价格都下降了,并不是菜市场里的东西便宜了,而是你在电商平台上一买就是5斤10斤,就会很便宜,客观上拉低了价格。
我们不仅仅工业品生产能力独步全球,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也独步全球,中国人每天都能吃到肉、蛋、蔬菜、水果,我们觉得很平常,但是,即使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
电商,就是互联网上的烟火气和幸福感。买买买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们物资极大丰富的标志,也是我们幸福感的一部分。
而且,中国电商也正在大规模出海,把中国商品销往全世界。
![]()
数据显示,我们已经建设了超过3500个海外仓,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海外消费者也可以享受中国电商速度。
电商高增长,既凸显中国强劲的生产力,更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我们拥有独步全球的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