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AI“核爆”。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同日释放重磅消息,从底层算力、大模型升级到应用生态,全面展示了中国AI技术竞速的激烈图景。
传统互联网巨头,是否有望在AI领域,焕发第二春?
百度:硬核算力与超级智能体并进
作为国内AI领域的长期布局者,百度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祭出多重“杀手锏”。新一代昆仑芯与超节点产品“天池”的发布,直指AI算力成本的核心痛点。天池256与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上市,其中天池512单节点即可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为企业提供了低门槛、高效率的算力解决方案。百度同时宣布,未来五年将按年推出新产品,持续打造“最硬AI云”,助力企业内化AI能力。
在应用层,百度推出全模态大模型“文心大模型5.0”,并首次公开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与实时互动型数字人“慧播星”。后者能够深度理解真实世界、做出即时反馈,并流露自然情绪,将数字人的交互体验提升至新高度。这一系列动作表明,百度正从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全面构建闭环生态。
阿里:秘密启动“千问”,对标全球顶级AI应用ChatGPT
同日,阿里巴巴被曝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自研Qwen大模型打造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其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希望借助开源技术优势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项目最终目标是打造功能完备的AI智能体,并通过海外版本实现全球扩张。
为推进这一战略,阿里在过去几个月从各部门调集超100名开发人员,响应CEO吴泳铭在9月提出的追加AI投资计划。这一举动凸显了阿里在C端AI应用领域的野心,也意味着中国科技企业正式加入全球AI助手顶级竞赛。
腾讯:AI已成增长核心引擎,开放生态成未来重心
腾讯虽未发布新产品,但其三季度财报成为AI价值的“间接宣言”。财报显示,腾讯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增长18%。增值服务、游戏、营销服务等核心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背后离不开AI与微信生态的深度融合。腾讯特别强调,当季研发支出达228.2亿元,创历史新高,AI应用已覆盖社交、办公与消费等核心场景。
在未来的规划中,腾讯明确将打造“开放实用的AI Agent技术生态”作为重点,致力于降低开发门槛,推动智能体快速落地真实场景。其强调,底层基础模型的持续进化是AI成为“新数字生产力”的关键。
财报中,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特别点到AI:我们对AI的战略投入,不仅为我们在广告精准定向及游戏用户参与度等业务领域带来助益,也带来了编程、游戏及视频制作等领域的效率提升。
这场集体爆发不仅反映企业对AI战略价值的共识,更揭示了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谁能更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能主导智能化时代的规则制定。
免责声明:本号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及公开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