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欧盟冥顽不化,中方换了打法,王毅外长一句话定调,绕开法德两国

0
分享至



最近这个局势,说简单点,就是:欧盟不想好好合作了,我国也不惯着了。以前我们总是耐着性子跟欧盟“讲道理”,希望他们顾全大局、兼顾各方,现在看,真是我们太客气了。

王毅外长一句“维护多边主义,抵制脱钩断链”,其实就是一个信号:与其跟德法较劲,不如换个打法,直接跟愿意合作的国家谈,绕开那些“主导派”,干脆利索。




欧盟步步紧逼,我国另起炉灶

2024年,欧盟突然掏出一份“黑名单”——把华为、中兴踢出所谓的“可信电信供应商”名单,还要求27个成员国统一执行。

理由呢,说是“国家安全”,可说到底,还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你要真是对自己网络安全有担心,咱也理解;可一刀切,把我国企业排除在外,明摆着是打压。

我国一没加税,二没封锁,反倒是欧盟这边,关税壁垒一个接一个,电动车、通信设备、绿色能源,样样都盯着我国企业下手。说白了,就是怕竞争不过,就想换个赛道,干脆不让你上场。



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直接点破:“欧盟这是损人不利己。”你这么搞,说白了,吃亏的不只是我国企业,欧洲那些跟我们打交道的公司也逃不脱。

尤其是德国那边,宝马、大众、奔驰,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你今天说要“报复”,明天你自己车企就先哭了。

眼看欧盟这一套“集体施压”的戏码越演越猛,我国这边也不再继续“耐心等改变态度”,而是选择了换种打法:不再一门心思地死盯着欧盟整体,而是动起脑筋,想办法从内部“拆招”。



一边打压,一边谈合作?我国早就看清这套“双标剧本”

说实话,这几年我国对欧盟一直是抱着诚意的。哪怕有分歧,也愿意坐下来谈。但现实告诉我们,欧盟这个“大家庭”里,话语权基本被德法两家掌握,小国要么没话语权,要么被迫站队。

而德法呢,一边嘴上说要合作,一边又总拿“人权”“安全”“去风险”这些词来做文章,说是“去风险”,其实就是“去中国”。

2024年下半年,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案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一些欧洲企业反映我国电动车“价格低得不正常”,怀疑有补贴。于是欧盟就以此要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但问题是,电动车便宜,不是补贴出来的,而是技术、规模和供应链效率带来的优势。这点,连美国都承认,但欧盟偏偏要装看不见。



最讽刺的是,欧盟一边在调查“补贴”,另一边却在内部给本国新能源企业发钱支持。这不就是双标吗?你补贴是“环保”,我补贴就是“倾销”?

再看德国,嘴上说要减少对我国的“依赖”,但实际上一年到头,德国对华出口依赖度不降反升。车要卖,零件要买,市场要开拓,嘴硬归嘴硬,生意还是得做。

结果就是,政治上“去中国”,经济上却离不开中国,这种“两头堵”的打法,迟早把自己玩进死胡同。



王毅出手,绕过德法,点对点合作才是真章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终于不再跟欧盟“集体谈判”了,而是换了个思路:你们27国难统一,那我就一个一个谈,先合作得来的聊,合作不了的放一放。

王毅外长这次和挪威外交大臣艾德会谈。这次两国会面,王毅用“维护多边主义,抵制脱钩断链”来定调,意思很清楚:不搞对抗,愿意合作。挪威那边的反应也不含糊,表示愿意加强绿色能源、海洋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同一时间,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带着一大批经济代表团访华。我国这边给足了面子,红毯、仪式、礼遇一样不少。

这就是“点对点”的模式:谁愿意谈,我们就谈;谁想合作,我们就合作。别再等着欧盟27国慢腾腾地开会、投票、吵架决定政策了。我们早就看明白了——等他们统一意见,还不如我们自己主动出牌。

欧盟的问题,不在中国,在它自己身上

说到底,欧盟现在的僵局,不是我国搞出来的,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跟着美国脚步,被牵着鼻子走。德法主导的政策越来越脱离中东欧、南欧国家的实际需求。很多国家其实是希望和我国继续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但苦于没有话语权。



你看波兰、匈牙利、希腊这些国家,和我国的贸易合作一直在增长。而且,欧盟很喜欢搞“标准外交”,动不动就说你不合规、你不环保、你补贴过多。但这些所谓的“标准”,往往就是他们自己定的,定完之后还要求别人全盘接受。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欧盟有时候还会自己“打自己脸”。冯德莱恩访华的时候,连个红毯都没有,场面冷冷清清。但西班牙国王来访,待遇那是相当足。这种差距,其实也反映了我国对欧盟的态度变化:你代表不了欧洲整体,那我们就不按照所谓“欧盟标准”来办事了。



留给欧盟的窗口,还开着,但不会一直开

话说回来,我国并不是要和欧盟“彻底翻脸”。我们其实一直强调合作共赢,只是现在换了种方式,换了种节奏。

你不配合,我就不等你;你不愿意谈,我就去找愿意谈的。你要封锁,我就另起炉灶。你想“去中国”,那我也不拦着你,但你也得承受后果。

现在看,挪威和西班牙只是开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家加入这种“点对点”的合作网络。等这些国家从合作中受益,再反过来影响欧盟内部的政策讨论,或许能打破德法的垄断式主导。



而欧盟如果还继续自我封闭、动辄高举“去风险”的大旗,那只能让自己越来越边缘化。毕竟,世界不是围着欧盟转,市场也不是你一家说了算。

我国面对世界局势变化挑战,没有退缩,也没有冒进,而是选择用更稳、更灵活的方式去应对。

“绕开法德”不是气话,而是理智的选择。我们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迟迟不愿改变态度的集体身上,而是用自己的节奏,去寻找真正的合作伙伴。

这个世界变化无常,合作的方式也在随其改变。谁能率先掌握节奏,谁就能多一分筹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娱乐的宅急便
娱乐的宅急便
我们看到的娱乐圈不过是冰山一角!
96文章数 47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