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零碳
碳中和领域的《新青年》
![]()
01
AI时代,争抢绿电,谷歌又签了15亿度电
近日,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与谷歌已签署了一份为期15年的电力购买协议(PPA),将从道达尔位于俄亥俄州蒙彼利埃太阳能电站获取总计1.5太瓦时(即15亿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此举为科技行业在寻求清洁、长期的能源供应方面提供了一个模板。
道达尔能源表示,该太阳能设施即将全面竣工,已接入美国最大的电力系统——PJM电网,并将为谷歌在俄亥俄州的数据中心供电。
该协议与谷歌的战略非常契合,即在其运营的电网中增加新的无碳发电设施,而非仅仅依赖现有的可再生能源产能。且该公司正在推进其24/7无碳能源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全球所有业务在任何时间点均使用无碳能源供电。
对于这项新达成的购电协议,双方的高管都强调了在算力激增的情况下,新型可再生能源对于稳定电网所起的关键作用。
(来源:财联社)
02
汇丰:中国的清洁能源优势使其在AI竞赛中具有独特地位
11月13日,汇丰首席可持续发展官Julian Wentzel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主导地位,使其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独一无二的强势地位。
Wentzel表示,一个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经济带来了化石燃料无法复制的优势。中国在为经济及其最终的AI架构提供能源所需的能源需求方面,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一旦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成,并且前期投资得到偿还,生产额外能源几乎不产生增量成本。相比之下,化石燃料需要持续的开采、运输、精炼和分销成本。
Wentzel称:一旦你建立了架构,随着需求的增长,你就可以以零成本交付这些需求,随着每增加一千焦耳电力占GDP的成本比例随时间下降,它就成为了推动经济潜在增长的一个非常强大的杠杆。
(来源:华夏能源网)
03
知情人士:预计动力电池分类标准将在明年落地
11月13日,据中证金牛座报道,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表示,当前需要明确固态电池相关的术语、分类等基础内容,“我们正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术语和分类中,将电池分为了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预计相关标准将在明年落地。
(来源:中证金牛座)
04
磷酸铁锂材料隐形冠军终止23.5亿元合资项目
11月13日,德方纳米(300769)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公司与ICL经考虑,一致决定终止合资项目。
关于终止的原因,德方纳米在公告中明确指出,主要系市场环境、国际政策、公司战略等内外部情况发生变化,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性。
此前,德方纳米于2025年1月1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与ICL签署合资企业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ICL的子公司Amsterdam Fertilizers签署《合资企业协议》,公司与Amsterdam Fertilizers拟共同增资ICL BM, S.L.,增资完成后ICL BM, S.L.由Amsterdam Fertilizers持股80%,公司持股20%。该公司主要生产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8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5亿元)。
德方纳米是我国第一家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制备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专注于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增强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来源:维科网储能)
05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十年合作协议
11月12日,国内储能系统制造商海博思创(688411.SH)宣布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正式签署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2026–2035年),明确未来三年向后者采购不低于200GWh储能电芯。
这一数字几乎等同于宁德时代过去三年(2022–2024年)储能电池总出货量(209GWh),堪称近年来储能产业链最重磅的资源绑定动作。此举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竞争逻辑的重大升维重构:从“拼价格、抢订单”的初级阶段,迈向以供应链协同、生态共建和全球化布局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比拼。
按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均价0.516元/Wh估算,仅前三年采购额就将为宁德时代贡献超100亿元营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海博思创已与亿纬动力签订2025–2027年50GWh电芯战略合作,形成“宁德+亿纬”双轨并行的供应体系。
(来源:太瓦储能)
06
隆基柔性硅基叠层电池研究取得突破
近日,隆基绿能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在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连续发表。
2025年11月10日,《Nature》在线刊发隆基绿能联合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研究团队在硅基叠层电池研究方向的重要进展,团队研发的超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小面积器件效率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达到33.4%,商业尺寸硅片级柔性叠层电池效率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Fraunhofer ISE)认证达到29.8%。
这是全球光伏领域首个且唯一经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柔性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柔性硅基叠层电池在空间光伏、车载光伏等轻质/柔性高功率光伏场景的商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2025年11月12日,《Nature》在线刊发隆基绿能联合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团队研发的非晶-多晶杂化背接触结构(HIBC)电池研究成果。目前,基于HIBC电池的组件已达到25.9%转换效率和700W(2.7平米版型)输出功率。
(来源:中国能源报)
07
协鑫携手英伟达、华为等,推进能源大模型研发
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新质发展,首先在于源端材料的突破。材料定乾坤,“全球最严电池法规”重新定义产业游戏规则,绿色低碳是最主要的通行证。动力电池+储能+AI,将重塑能源、移动能源新未来。
目前,协鑫正携手英伟达、华为等,推进能源大模型研发与算力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构建时序、视觉、语言和寻优策略四大模型体系,重点打造分布式能源与开发运营、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清洁能源智慧生产三大应用场景,为未来能源系统注入强劲的智能驱动内核。
(来源:华夏能源网)
08
全球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近日,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目前基建及设备安装已完成,进入调试阶段。
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装机容量6万千瓦/60万千瓦时,并且配建了25万千瓦光伏,入选中国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据悉,该项目单次储能可连续放电10小时,输送60万度清洁电能,全年输电量约达1.8亿度,满足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09
浙江启动首次机制电价竞价
11月13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第1次竞价工作的通知,本次机制电量总规模为光伏发电147.4万兆瓦时(14.74亿千瓦时)。
本次竞价机制电量规模比例系数为75%。机制电量竞价充足率为120%。本次中标项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为12年。
申报价格限值。各类型项目申报价格上限为393元/兆瓦时(0.393元/千瓦时),申报价格下限为242元/兆瓦时(0.242元/千瓦时)。
(来源:浙江省发改委)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