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岁的孩子,能干什么? 玩泥巴?背诗词?
而刘肇在9岁时,已经坐上了东汉皇帝的宝座。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小皇帝,5年后就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一夜之间诛杀所有外戚。
血色宫廷中的棋子
79年的那个夜晚,注定要流血,梁贵人躺在产床上,刚刚生下汉章帝的第四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刘肇,但梁贵人不知道,她的死期已经到了。
皇后窦氏站在屏风后面,眼神冰冷,她等这一天,等了太久。
窦氏没有儿子。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更要命的是,宋贵人的儿子刘庆已经被立为太子,一旦汉章帝去世,窦氏就会从皇后沦为太后,但权力会被宋贵人夺走。
这种事,绝不能发生。
窦氏的计划很简单:杀掉梁贵人,收养刘肇,这样她就有了"儿子",有了继承人,至于刘庆?那就想办法让汉章帝废掉他。
几个月后,梁贵人"病死"了。
连同她的父亲梁伯,以及整个梁氏家族,都莫名其妙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襁褓中的刘肇,成了窦氏的"亲生儿子"。
82年,机会来了,汉章帝突然下诏:"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
朝臣们面面相觑,这个决定来得太突然,但没人敢质疑皇帝的意志,只有少数人明白,这背后是窦皇后的手笔,3岁的刘肇什么都不懂。
他只知道自己突然从一个普通皇子,变成了太子。
身边多了很多人伺候,穿的衣服更华丽了,但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已经死了,更不知道,杀死母亲的凶手,每天都在对他嘘寒问暖。
88年4月9日,汉章帝驾崩。
9岁的刘肇,懵懵懂懂地坐上了皇帝宝座,文武百官跪倒一片,山呼万岁,但真正掌权的,是窦太后,从这一刻起,刘肇就是个摆设。
窦太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迅速将哥哥窦宪提拔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弟弟窦笃成了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
另外两个弟弟窦景、窦环都当上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
傀儡皇帝的觉醒
窦氏家族,彻底掌控了朝廷,窦宪这个人,心胸狭隘,报复心强,当年他父亲犯事被处死,审案的官员叫韩纡,现在窦宪有了权力,第一件事就是杀掉韩纡。
理由?没有理由,我想杀你,就杀你。
朝臣们都看在眼里,这个窦宪,已经无法无天了,但没人敢说话,因为皇帝还是个9岁的孩子,刘肇每天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大臣向窦太后行礼,而不是向他行礼。
他开始明白一个道理:皇帝,不等于有权力。
更让他震撼的是,有一天,他偶然听到宫女在窃窃私语,"可怜的小皇帝,连自己的生母是谁都不知道。""嘘,小声点,被窦太后听到要杀头的。"
刘肇愣住了,什么叫"生母是谁都不知道"?
难道窦太后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开始偷偷打听,慢慢地,真相浮出水面:他的生母叫梁贵人,早就死了,死因不明,但时间很巧合,就在他被立为太子之前。
那一刻,刘肇的世界观崩塌了。
原来,每天对他嘘寒问暖的"母亲",就是杀死他亲生母亲的凶手,原来,他的皇位是踩着母亲的尸体得来的,10岁的孩子,承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真相。
但刘肇没有崩溃,反而变得异常冷静,他开始观察。
每天上朝,他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但眼睛在不停地转动,他在看哪些大臣是窦家的走狗,哪些大臣还有良心,他发现,朝中大小官员几乎都依附窦宪。
只有一个人例外,宦官郑众,郑众谨慎机敏,从不巴结窦氏兄弟。
更重要的是,他经常偷偷关心小皇帝的起居,刘肇决定赌一把,11岁那年的一个深夜,刘肇装作要喝水,支开了所有宫女太监,只留下郑众。
"郑众,朕问你,你忠于谁?"郑众跪下:"自然是忠于陛下。"
"那你敢不敢帮朕做一件事?""陛下请吩咐。""帮朕查一查,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诛杀过外戚?他们是怎么做的?"郑众浑身一震。
他明白了,这个11岁的小皇帝,已经在谋划复仇了。
从那以后,刘肇和郑众开始秘密合作,表面上,刘肇还是那个听话的傀儡皇帝,私下里,他在疯狂学习政治和军事。
他还找到了另一个盟友,清河王刘庆。
刘庆是他的异母兄弟,曾经的太子,两人有共同的敌人,窦氏家族,92年,窦宪率军北征匈奴,取得了辉煌胜利,朝野上下一片赞美声,窦宪的威望达到顶峰。
但刘肇知道,机会来了,权力越集中,反弹就越剧烈。
窦宪现在风头太盛,必然会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只要能团结这些不满的人,就有胜算,14岁的皇帝,已经具备了老辣政治家的眼光。
14岁少年的惊天政变
92年6月,窦宪班师回朝,长安城张灯结彩,百姓夹道欢迎这位"大将军",窦宪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就是大汉朝的救世主,但他不知道,死神已经在向他招手。
6月23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之一。
天还没亮,刘肇就起床了,他穿上朝服,表情平静得可怕,刘肇首先来到北宫,他下诏让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驻守南宫和北宫。
这个命令很奇怪,平时只有外敌入侵才会这样做,现在为什么要兵戎相见?
但没人敢质疑皇帝的命令,接着,刘肇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任命丁鸿为太尉,丁鸿是什么人?反窦派的核心人物。
让他掌管军队,意味着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但一切来得太快,窦家人还没反应过来,京城的禁军指挥权就易手了,然后,刘肇下达了最后通牒:"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全部处死!"
这四个人,都是窦宪的心腹,杀了他们,等于砍掉窦宪的手脚。
消息传到窦宪府邸,这位"常胜将军"彻底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那个听话的小皇帝,居然有胆子动手,更让他绝望的是,军队不听他的了。
所有将领都在等皇帝的命令,而不是他这个大将军的命令。
政变只用了一天,就彻底成功了,刘肇派使者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他为冠军侯,窦笃、窦景、窦瑰也被贬到各自的封地。
表面上,刘肇还算仁慈,没有直接处死窦家兄弟。
但知情人都明白,这只是缓兵之计,果然,窦宪等人到达封地后不久,就收到了皇帝的密令:自杀,一代权臣,就此落幕。
更可怕的是,这场政变的策划者,只有14岁。
消息传遍天下,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少年皇帝,手段竟然如此狠辣,从此,再也没人敢小看刘肇了。
超越汉武帝的千古一帝
政变成功后,刘肇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治理国家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改变窦氏专权时期的奢靡作风。
减税,这是他亲政后的第一道诏书。
"百姓困苦,朕心不安,即日起,减免天下赋税三分之一。"兴修水利,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修建水渠、堤坝,农业产量大幅提升,百姓生活明显改善。
但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勤政态度。
每天天不亮,刘肇就起床上朝,晚上所有大臣都下班了,他还在批阅奏章,宫人们经常看到,皇帝的寝宫深夜还亮着灯。
"劳谦有终",史书这样评价他。
在刘肇的治理下,东汉国力迅速恢复,人口达到5300多万,是东汉历史上的最高峰,但刘肇的野心,远不止于此,93年,北匈奴被彻底击败,残部西迁欧洲。
这个困扰汉朝几百年的劲敌,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西域,班超大破焉耆,50多个国家臣服汉朝,丝绸之路再次畅通无阻,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97年,刘肇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派遣甘英出使罗马帝国。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罗马?那是地球另一端的国家,路程四万里,中间还隔着无数沙漠和海洋,但刘肇坚持要做,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大汉朝的威名。
甘英虽然最终没能到达罗马,但他到达了条支和安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更重要的是,罗马商人开始主动来到中国,实现了中欧历史上第一次直接接触,这一成就,连汉武帝都没有做到。
106年2月13日,27岁的刘肇病逝于章德殿。
他在位仅17年,但在这短短的17年里,他创造的成就足以让任何帝王汗颜,9岁登基,14岁夺权,27岁去世,刘肇的一生,就像一颗流星,短暂却无比耀眼。
这就是刘肇,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足够辉煌。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