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背景下“三师课堂”展示活动暨第十五届“锦园之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西安锦园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未央区教育局与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西安锦园学校承办,以“践行‘三师课堂’融合路径 落实‘教学方式变革’行动”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双模式,吸引众多教育同仁同步关注。
![]()
![]()
![]()
![]()
![]()
![]()
![]()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成员张举范教授,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覃德文,陕西师范大学全球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宇阳,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西安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主任解慧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科研支部书记罗理想,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局长王细芳,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思政教研员陈海兰,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骨干教师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于红梅,西安市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涛,陕西省灞桥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邓晓侠,西安锦园学校校长樊锁强,西安迪赛斯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少年科学院副院长孟晓莙,西安锦园中学常务副校长康艳丽,西安未央锦园小学校长马学梅以及西安市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负责人和各学校的领导及教师代表共同参会,更有山东省威海市温泉学校、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实验小学、河南三门峡、宝鸡智博学校的教师代表远道而来,众多教师线上同步观礼、互动研讨,共赴一场聚焦教育变革的高质量盛会。
![]()
校园迎宾:活力氛围彰显育人特色
清晨的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处处洋溢着热烈的迎宾氛围。校门口,葫芦丝乐队奏响迎宾曲,婉转旋律萦绕耳畔,传递学子心意;校园内,管乐团表演气势恢宏,以激昂节奏点燃全场,尽显扎实艺术功底;各学科展板错落陈列、形式新颖,以独特视角生动呈现教学变革成果与学科育人特色,让来宾沉浸式感受第十五届“锦园之秋”的浓厚氛围与校园活力。
![]()
![]()
![]()
开场展示:多元形式传递教育温度与创新活力
活动伊始,视频回顾、学生综合素养展示与AI主持依次亮相,以丰富多元的形式传递锦园教育的温度与创新活力,为整场盛会奠定昂扬基调。四(6)班学子演绎《铁血·木兰志》话剧,巧妙融合舞台表演、诗词朗诵与戏曲吟唱,以饱满热忱再现巾帼英雄“替父从军、守护家国”的壮志豪情;苟义卓、林靖涵等同学带来《诗卷长安·和润锦园》,将诗词之韵、舞蹈之美与英语、数学、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度交融,尽显传统文化底蕴与校园育人特色,赢得现场阵阵掌声。锦园学校AI吉祥物“和和”“美美”亦俏皮登场问好,在夸赞学子精彩表现的同时,精准点明活动核心主题,让科技感与人文气相得益彰。
![]()
![]()
![]()
开幕式致辞:共话“三师课堂”,共探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活动开幕式在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科研支部书记罗理想的主持下正式开始。
![]()
西安锦园学校校长樊锁强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学校坚持以“和”文化为引领,深入践行“四个一”办学特色,“锦园之秋”活动经过十四年发展,已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创新、课堂实践改革、教育技术融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围绕“‘三师课堂’融合与教学方式创新”主题,特邀周洪宇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从理论高度诠释“三师课堂”的学理基础与实践路径,并同步开展多学科教学研讨及师生素养展示活动,着力推进教师、学生(小先生)与AI智能教师协同发展,切实推动“三师课堂”理念在基础教育领域落地见效。他希望各位同仁能以此次研讨为契机,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未央区教育局局长王细芳在讲话中,对锦园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以及“锦园之秋”品牌价值给予认可和肯定。她指出,未央区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智能转型,而锦园学校作为区域先行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应用中心,依托“锦园学校智能体”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在智能教育新基建、数字课堂研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面向未来,她期待各位教育同仁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三师协同”,共建开放共享教育生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进未央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615行动计划”,共探智能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贡献力量。
![]()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博士发表讲话,并作《践行“三师课堂”融合路径 落实“教学方式改革”行动》微讲座。她以通透易懂的阐释,从战略高度解析其时代背景、核心内涵与实践价值,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前瞻视野重塑教育认知,面向未来定义育人目标与能力体系,将“三师课堂”的融合路径转化为教学方式改革的实际成效,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她强调,面对时代变革,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认知,坚持面向未来办教育、面向未来培养人,重新定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价值,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互动、智能的课堂新生态。她期待与会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深入思考如何将“三师课堂”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
学子风采:活力展演展现全面发展风貌
开幕式后,一场充满青春活力的学子风采展示点燃现场气氛。锦园小学鼓号队身着整齐服装,奏响铿锵鼓点,旋律激昂振奋;武术操队伍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尽显少年精气神;啦啦操队员们伴着动感节奏跳跃、旋转,笑容灿烂,活力四射。精彩的展示不仅展现了锦园学子全面发展的良好风貌,更赢得在场嘉宾与教师的阵阵掌声,成为活动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
![]()
![]()
科技探秘:少年科学院凸显创新教育成果
展演结束后,参会领导、嘉宾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锦园小学少年科学院,了解了西安锦园学校在科技教育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嘉宾们对锦园小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鼓励学校继续深化科技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平台。
![]()
![]()
主旨讲座:大咖引领,解码“三师课堂”新形态
当天上午的核心环节,迎来了教育界“大咖”周洪宇教授坐镇。周教授带来主旨讲座《“三师课堂”是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本土原创课堂教学新形态》。讲座中,周教授现场拆解中国本土原创“三师课堂”的“教师 + 小先生 + AI 智能师”协同模型,深度阐释其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本土原创课堂教学新形态”的核心价值,揭秘陶行知“小先生制”在数智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本土实践创新。周教授还结合实际案例分享落地方法,内容兼具高度与实用性,引发在场教师强烈共鸣,为后续实践精准导航。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有线上直播环节,吸引全国各地大批教育同仁云端参与,在线人数达1.4万。直播聚焦“三师课堂”与人工智能融合路径,展示教学方式变革鲜活案例,用直播的方式打破地域壁垒,让优质教研资源广泛辐射,助力相关实践经验深度共享。各地教师突破时空限制同步观摩,实时互动交流心得,浓厚研讨氛围扑面而来。
![]()
![]()
此次“锦园之秋”以“三师课堂”为核心,聚名家智慧、展校园风采,既锚定了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方向,更夯实了理念落地的根基。接下来,我们将聚焦4大学科13节精品课例展示,透过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课堂实践,深度呈现“三师协同”的鲜活路径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实效,让教育创新的智慧持续传递,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长久力量。(来源 西安锦园学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