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 王道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指导“十五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的出台,对推动“十五五”时期民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生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我国人口发展质量持续提高。2024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00%;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58亿人,占总人口的60.9%;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21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我国人口的规模优势正转变为质量优势,人口红利仍在并正转变为人才优势。
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为7.34亿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就业“蓄水池”作用更加凸显。
三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14元,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5.5%,与同期GDP增速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至2.34,比2020年下降0.22;东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59,比2020年下降0.03。
![]()
10月12日,江苏如皋苏浙大市场,市民在城西社区“邻里爱心食堂”里挑选菜品。(徐慧/人民图片)
四是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覆盖率均为95%左右,达到国际公认的“应保尽保”的标准。
五是教育事业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构筑起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2年不低于4%,有力支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是卫生健康方面,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
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2024年末,我国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22元,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7.8%,快于同期全国农村年均实际增速0.9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十四五”时期,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民生领域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压力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项;人口结构变化给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提出新课题;重点领域还有风险隐患。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
《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应遵循“人民至上”原则。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目标是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重要原则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关乎发展本质的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方面,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推进工作,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决定性力量,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民生事业不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全面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任务,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休闲游玩,感受千年古都韵味。(黄政伟/人民图片)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必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点是要实现充分就业和体面就业,主要着力点包括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强化择业和用人观念引导,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完善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综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新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收入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分配结构得到优化,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主要着力点包括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加强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促进和规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主要着力点包括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的作用,必须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
主要着力点包括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健全社会保险精算制度,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制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到2035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就必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主要着力点包括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强化公共卫生能力,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布局,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主要着力点包括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强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等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这一重要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健康中国和人口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过程中,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可及性,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重大目标任务落细落实,一方面要持续加强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持续讲好改革促进发展的道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社会合力。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3期、11月10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推动“十五五”时期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