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行业寒意未散,不少企业仍在推进“降本增效”,成都楼市整体也趋于冷静。
就在这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之际,一条招聘信息却突然在多个业主群和房产社群中刷屏!
“青羊经开区官方出手!最高年薪百万,计划招聘超400人!”
图源微信公众号:锦绣青羊
这场由青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区委组织部(人才办)主办的专场招聘会,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
![]()
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图源:园区世界
约140个岗位,覆盖未尔科技、智明达电子、麟通科技等30余家航空与高端制造企业,部分软件架构师、飞控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直逼百万。
![]()
图源微信公众号:锦绣青羊
更关键的是,这并非单一企业行为,而是政府牵头、协会联动、园区背书的“产城协同动员”。
消息传出后,迅速在青羊新城业主群、区域购房讨论组中引发热议:
有人感叹:“现在找个稳定工作都难,这边还能给百万年薪,太硬核了。”
有购房者分析:“稳岗、高薪、国字号产业支撑,这才是抗周期的真正底气。”
也有人打趣:“难怪房价一直稳,人家根本不缺真实需求。”
一场招聘,为何能搅动整个区域楼市神经?因为背后藏着一个被长期低估的事实:
青羊航空新城,早已不是那个只搞飞机研发的老园区,而是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航空产业核心聚集区,获批建设我国航空领域内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一个手握265家航空重点企业、聚集约3.2万名产业人口、2025年产值预计会突破1800亿!配套加速落地的“产城融合样板区”。
而这波高薪引才,或许正是区域价值全面觉醒的信号弹。
![]()
PART 01
“双轨制”人才结构:高端+基础,
构筑房产需求的“抗风险底盘”
谈房产,先看人!
据官方消息《成都发布》于2025年10月28日发布的消息,青羊航空新城片区的航空产业人口达3.2万,2025年预计产值达到1800亿!而这些并非单一高收入群体,而是一个多层次、可持续的人才生态体系。
![]()
青羊航空新城实拍图,图源封面新闻
高端人才:冲破技术壁垒的“塔尖力量”
如611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智明达电子、未尔科技等企业中的工程师群体,硕士博士云集,手握核心技术专利。
薪酬水平真实反映行业含金量:
普通研发岗年薪普遍在 12–28万元
核心岗位可达 50–70万元
极少数顶尖架构师或算法专家,年薪突破百万
首先,这些收入于目前国人收入,绝对的精英级,同国际主流相比也不低。其次这类人群购房诉求明确:低密度社区、优质学区、高绿化率、智能化配置。
他们不只买房,更是在为生活方式投票。每一套改善型住宅的成交,都在抬升区域的价值天花板。
基础岗位:保障产业运转的“基石力量”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稳定就业的基础岗位从业者,比如来自行业协会、配套服务企业的行政、运营、一线技术支持人员。
虽然起薪约为 3–15万元/年不等,但这些岗位大多隶属于国企平台、专精特新企业或政府支持机构,享有长期合同、五险一金、住房补贴甚至子女教育协调资源。
更重要的是——工作稳定。
不同于互联网行业的波动性,航空产业作为“国之重器”,受宏观经济影响小,裁员风险极低。这意味着他们的住房需求是“扎根式”的,而非短期过渡。
正是这种“高端拉动上限 + 基础稳住基本盘”的双轨结构,让青羊的住房市场具备了强大的抗周期能力。
![]()
PART 02
约400个招聘扩容:补的不仅是人,更是“生活烟火气”
本次招聘会释放的约140个岗位、招聘约400人,表面看是企业用人需求,实则是对区域城市功能的一次“压力测试”与“增量导入”。
高端人才来了,倒逼城市升级!
以成都未尔科技的软件架构师、麟通科技的飞控算法工程师为代表的技术精英,往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端流动人才。他们选择定居地,不仅看薪资,
更看重:
是否有高品质商业?
社区是否便利安全?
孩子能否接受优质教育?
周末有没有文化休闲去处?
他们的到来,将直接推动周边商业提档、教育资源引入和公共空间优化。
基础岗位多了,激活社区活力
另一方面,本地青年加入协会服务、企业后勤、物业管理等岗位后,形成稳定的常住人口。他们偏好地铁口附近的小户型刚需房,带动去化的同时,也支撑起便利店、早餐店、菜鸟驿站等社区商业生态。
更妙的是,
这两类人群的需求可以“互相成就”:
高端人才需要咖啡馆、健身房、宠物医院 → 基础从业者提供服务
基础从业者依赖公共交通、平价餐饮 → 高端人群的消费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是真正的产城融合良性循环:产业引人,人促生活,生活留人。
![]()
PART 03
从3.2万到“10万量级”:未来的挑战不是招人,而是“留住人心”
当前,青羊已有约3.2万名航空及相关产业人才扎根发展。而随着“立园满园”行动持续推进,龙头企业加速集聚,产业链不断延展,这片热土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人才吸附效应。
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具体人才总量目标,但从当前产业集聚速度来看,业界普遍预期,青羊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人才规模的跨越式增长——有分析认为,从业人数或将冲击10万量级,甚至更高。
但这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对城市品质的一次大考:
如何让新增的数万人才,真正愿意在这里安家、置业、生根?
答案不在厂房,而在生活的细节里。
商业不能“一建了之”,要打造“对味”的消费场景
好消息是,大悦城级商业体土拍将于11月19日正式开拍,地址位于蔡桥地铁口。但这只是起点!
我们建议:
在绕城绿道沿线增设篮球公园、骑行赛道、滑板场地,满足年轻工程师的运动社交需求;
利用生态带空间植入特色咖啡馆、音乐小剧场、科技主题书店,营造“轻文艺+硬科技”的独特氛围;
引入独立品牌快闪店,举办“航空青年生活节”“无人机夜光秀”等活动,提升区域辨识度。
房子不能只讲“靠近产业园”,更要懂“居住品质”。
![]()
成都绕城生态带,图源网络
目前部分楼盘仍停留在“毗邻园区”“交通便利”的宣传层面,缺乏对高端客群真实需求的理解。
真正吸引工程师、
科研人员的好房子,应该是:
容积率低于2.0,绿化率超35%
配备智能家居系统、静音门窗、独立书房空间
有社群运营,组织读书会、亲子科学营、骑行俱乐部
建议政府在土地出让条件中引导,优先引入招商、建发、华润置地等擅长高端改善盘的品牌房企,共建标杆项目。
区域要“活起来”,才有吸引力
一个晚上黑灯瞎火、周末无处可去的地方,再高的工资也难留住人心。
建议每年定期举办:
“青羊航空周”:开放飞行模拟体验、航模展览、低空经济论坛
“邻里市集+城市音乐节”:鼓励居民摆摊、乐队演出,增强归属感
社区共享空间试点:设立共享厨房、创客工坊、儿童托管角
让这里不只是上班的地方,更是值得托付生活的家园。
![]()
麓湖CPI商业,图源网络
![]()
PART 04
结论:青羊楼市已开始奔向更高梯队,
但“上限”取决于生活细节
横向对比金融城、天府新区、高新南区等传统热门板块,青羊的独特优势在于:
产业足够硬核——航空产业链完整,
国家战略支撑
人才足够扎实——3.2万高知群体打底,结构健康
发展足够清晰——从现有规模向近“10万量级”迈进的趋势明确
房价仍有潜力——相较核心区仍具性价比
但它能否真正“站稳”并持续领跑,关键除了政策,还有城市的温度与细节。
高收入人群最终选择在哪里安家,从来不只是因为一份工作,而是因为——
“我能在那儿,过上我喜欢的生活。”
![]()
公园里的咖啡厅,图源网络
如果未来的青羊,既能仰望星空搞科研,也能低头喝杯精品咖啡;
既拥有百亿产值的产业园区,也有热闹温馨的街角市集;
那么别说吸引10万人才,吸引更多外地高端家庭迁居于此,也并非不可能。
写给购房者的一句话:
现在入手青羊,买的不是今天的房价,而是一场正在发生的“产业升级 × 生活进化”双重红利。
等到配套成熟、人口落定,回过头看,或许正是此刻的冷静判断,决定了你未来五年的资产跃迁。
资本洪流正在汹涌袭来!
本文数据来源说明:
航空重点企业265家、产业规模占全市近半壁江山:出自“成都发布”及“锦绣青羊”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8fFzX9VdJkLmQaUvZ7wGjA
3.2万产业人才:青羊经开区管委会在多场活动及新闻通报中提及,属公开引用数据
约140个岗位、招聘约400人:来自青羊经开区官方招聘公告
“冲击10万量级”为基于当前发展趋势的行业分析预判,非官方量化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所述内容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旨在提供市场趋势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文中涉及的项目名称、数据及观点均来自可查证渠道,但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误差,读者需自行核实最新动态。本分析仅代表作者个人视角,与任何机构立场无关,不对因本文内容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建议读者结合专业意见综合判断。
30个微信交流群等你来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