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梯度训练6

分享至

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发送文档链接



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句间停顿。一个句子为一个独立的语义单元,多个语义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等;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断句注意事项:

无论是句间停顿还是句中停顿,都要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结构层次,然后断句,并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找成分

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谓宾(动宾)之间要停顿;③谓语和后置状语或补语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④句首状语(时间状语)后要停顿;⑤名词作状语时,在该词前停顿且状语与中心词连读;⑥主语转换处需断句。

(2)找虚词

①语气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句间停顿)后(句内停顿)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哉、而已(陈述句末尾),耶(邪)、与(欤)、乎(疑问句末尾),哉、夫、兮(感叹句末尾)”等后面可断句。

②句首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向使、假使、故、是故、于是、然、然而、然则、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是以、继而、岂、岂非”等大多前(句间停顿)后(句内停顿)可断句;句中连词如“而、以、且”等连接前后内容,若前后两部分语义独立,可在连词前或后断句;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③句首常见时间词“俄而、既而、未几、已而、久之、倾之、向之”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找修辞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可以帮助断句。

(4)找句式

①并列对称结构之间一般要停顿。

②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可以帮助停顿。

③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5)找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用“曰”“云”“问”“言”等标志词,其后要停顿。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 B.盖竹柏/影也

C.舍中/掩关熟睡 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2.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 南 北 无 行 人 左 右 曰 但 刘 景 在 后 行 二 三 里。

4.用“/”给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凡吾所以来,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6.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①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注释】①畴:已耕作的田地。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再 循 溪 下 溪 边 香 气 袭 人 则 一 梅 亭 亭 正 发

9.请用“/”给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逊①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一 尔 势 成 通 率 诸 军 同 时 俱 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注释】①逊: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11.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苏轼,字子瞻……徙知徐州。河决曹村……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三 日 而 后 勒 兵 于 是 病 者 皆 求 行 争 出 赴 战。

13.用“/”为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 为 痛 身 体 发 肤 不 敢 毁 伤 是 以 啼 耳。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东晋名儒。②挑:挖。

14.用“/”给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标示3处)(3分)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 仲 淹 与 之 同 年 友 善 爱 其 才 恐 后 贻① 祸

【注释】①贻:遗留。

15.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答案: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 B.盖竹柏/影也

C.舍中/掩关熟睡 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1.C

解析:A项断句应为:庭下/如积水空明(主谓间要停顿);B项断句应为:盖/竹柏影也(句首发语词“盖”后要停顿);C项主谓间停顿,正确。D项断句应为: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谓宾之间要停顿,“不知”是谓语,宾语“走海者未必得大鱼”由主谓短语充当,主语“走海者”不能分开)。

译文:C.家里人闭门熟睡。 D.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2.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2.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解析:“目新乎其所嗜”和“耳新乎其所闻”是并列关系的主谓句,分别描述了眼睛和耳朵的感受,共同作动词“使”的宾语,两个并列结构之间要断开;“则”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引出结果“其心洒然而醒”,因此“则”前应断开。

译文: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 南 北 无 行 人 左 右 曰 但 刘 景 在 后 行 二 三 里。

3.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解析:“时南北无行人”为主谓结构,交代了当时无人的背景,语义完整;“左右曰”也是完整的主谓句,其后引出说话内容,“曰”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需断句;“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是“曰”的具体内容。三层语义,逻辑清晰。

译文:当时南北方向没有行人,身旁随从说,只有刘景在后面走了两三里路。

4.用“/”给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凡吾所以来,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4.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解析:“为父老除害”是谓语部分,省略主语“我”,表示来的目的,是一个完整语义单元;“非有所侵暴”是典型的否定判断句式,表否定说明,解释行为性质,语义完整;“无恐”是安抚语,表祈使语气,为独立语义。故断为: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译文:我之所以来这里,是为了替父老们除掉祸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和暴行,不要害怕!

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5.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解析:“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和“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是两个结构并列的判断句,前后形成对偶关系,句式整齐,两者之间要断开;“谓之讽谕诗”为动宾结构,表述完整,断开,“兼济之志也”语义独立,“也”为句末语气词,构成判断句,停顿;后面的分句与之类似,故断句为: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译文:‌将这类诗歌称为讽谕诗,体现兼济天下的志向;将这类诗歌称为闲适诗,表达独善其身的追求。

6.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6.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解析:“虽”为连词,表转折,“虽异室”构成一个完整的分句,其后断开;“声息相闻”为主谓结构,描述声音传递的动态过程,是另一个独立的分句,语义完整;“两人日赋诗倡和”为主谓宾完整句,表示两人每天进行的行为。所以断句为: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译文:虽然不在同一个房间,但是可以互相听到声音,两个人每天作诗唱和。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①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注释】①畴:已耕作的田地。

7.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

解析:“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与“南方草木荣茂”分别介绍东部疆域和南部疆域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