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发送文档链接
![]()
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句间停顿。一个句子为一个独立的语义单元,多个语义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等;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断句注意事项:
无论是句间停顿还是句中停顿,都要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结构层次,然后断句,并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找成分
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谓宾之间要停顿;③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④名词作状语时,在该词前停顿且状语与中心词连读;⑤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2)找虚词
①语气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句间停顿)后(句内停顿)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哉、而已(陈述句末尾),耶(邪)、与(欤)、乎(疑问句末尾),哉、夫、兮(感叹句末尾)”等后面可断句。
②句首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向使、假使、是故、于是、然、然而、然则、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是以、继而、岂、岂非”等大多前(句间停顿)后(句内停顿)可断句;句中连词如“而、以、且”等连接前后内容,若前后两部分语义独立,可在连词前或后断句;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③句首常见时间词“俄而、既而、未几、已而、久之、倾之、向之”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找修辞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可以帮助断句。
(4)找句式
①并列对称结构之间一般要停顿。
②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可以帮助停顿。
③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5)找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用“曰”“云”“问”“言”等标志词,其后要停顿。
1.请用“/”给下面的划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一处)。(1分)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①将战……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②。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名兹父。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划一处)(1分)
与 幼 子 过① 游 白 水 佛 迹 院。(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①过:苏轼第三子,名过。
3. 用“/”为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 君 治 秦 法 令 至 行 公 平 无 私。
4.请用“/”标示下面划线句的语意停顿(标一处)。(1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 既 望 以 至 十 八 日 为 盛。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2分)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以 寄 僧 赏
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2分)
夫 人 自 织 食 不 加 肉 衣 不 重 采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求 业 之 精 别 无 他 法 曰 专 而 已 矣。
9.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筑 径 通 之 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晏 子 长 不 满 六 尺 身 相 齐 国 名 显 诸 侯。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 分)
林 深 则 鸟 栖 水 广 则 鱼 游 仁 义 积 则 物 自 归 之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仰 观 山 俯 听 泉 傍 睨 竹 树 云 石
1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分)
清 河 张 君 梦 得 谪 居 齐 安
14.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周 人 之 俗 治 产 业 力 工 商
15.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2分)
予 弟 子 由 适 在 济 南 闻 而 赋 之
答案:
1.请用“/”给下面的划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一处)。(1分)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①将战……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②。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名兹父。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解析:“宋公及楚人”是主语,“战于泓”是谓语,主谓之间要断开。
译文: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划一处)(1分)
与 幼 子 过① 游 白 水 佛 迹 院。(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①过:苏轼第三子,名过。
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解析:“与幼子过”是“我与幼子过”的省略,为主语部分,“游白水佛迹院”是谓语部分,主谓间要断开。
译文:(我)与小儿子苏过游览白水佛迹院。
3. 用“/”为下面的划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 君 治 秦 法 令 至 行 公 平 无 私。
3.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解析:“商君治秦”是主谓宾结构,表述完整语义,其后应断开;“法令至行”是完整主谓句,是第二个语义单元;“公平无私”承前省略主语“法令”,充当谓语,是第三个语义单元(“法令至行”和“公平无私”是并列关系,分别描述法令的执行情况和执法的态度,并列短语之间需断开)。
译文:卫鞅从魏国逃到秦国,秦孝公任用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鞅治理秦国时,法令执行得非常彻底,公正没有偏私。
4.请用“/”标示下面划线句的语意停顿(标一处)。(1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 既 望 以 至 十 八 日 为 盛。
4.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解析:“自既望以至十八日”表示时间范围,意为“从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是句子的状语部分,“最盛”是谓语,描述潮水的状态,文言文中的时间状语与主句须分离。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象。从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这期间的潮水)最为盛大。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断两处。(2分)
欣 然 一 饱 随 作 雪 景 一 幅 以 寄 僧 赏
5.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