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莎莫
本文来源:公众号“谷雨星球”(ID:guyujihua2021)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被几个大瓜炸得头晕脑花,身在这个圈子的我听到了更多一手消息,条条惊掉下巴。
![]()
先是北京一所创新学校被爆欠老师的薪水,校方和(前)合作方出现了矛盾,导致 资金出现周转困难。目前校方说正在积极解决困难,也开了多次家长会知悉最新情况。
不管结果如何,曾经的理想,已经在现实面前碎成了一地鸡毛。
而听闻了很多家长说的内幕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本以为商斗是隐藏在湖面下的尔虞我诈,没想到如同我家门口大爷吵架一般朴实无华:今天你拦路抢我公章,明天我开大喇叭在校门口骂你……
![]()
另一个大八卦,来自北京某双语学校校长突然被无理由辞退。在各种猜测传出来后,她站出来发布了视频号,大意是身为校长的她,最看重学校运营过程中是否触犯了教育底线,比如安全等。
事情一出,圈子震动,因为她曾在这所学校就职多年,今年上半年离职创业,9月被学校集团邀请回去重新担任校长。
短短两个月,学校最高决策人之一,就出现了这样的突发变化,打得所有家长学生都措手不及。与此同时,学校也请回了创校校长,以此安抚校内的军心。
而这个学期刚开始不久,我们就看到了多起类似的事件,,到上海某学校校长出走,今年的变动,比之前来得多得多,也快得多。
![]()
■上海这所学校的变动,我们也写了,接近10万+的阅读,却被删掉了。
这个动,是相较于之前国际教育1.0和2.0时代里的「稳」来说的——
在一个人人都有钱赚的时代里,一切欣欣向荣,而当蛋糕缩小,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的时候,就如同哈佛经济学家森德希尔的研究的那样,「稀缺性」会占据人的「带宽」,让人更短视、更焦虑,群体之间也会为争夺有限的利益,而爆发更多的不和。
我们在几年前就预测过,未来的国际化教育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瓜」,都一一验证了。
天下从没有新鲜事。
国际教育是搞教育的民企和外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周期,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养育其生命力,但是至少目前来看,其暴露出来的核心问题仍是积重难改。
打个比方,我们听见的八卦是火山爆发的「灾难」,但在其喷射而出前,岩浆已经烧得炙热,蓄势待发。
在我看来,国际教育有三个无法调和的矛盾,而潜在的错位关系就是火山爆发前滚烫的暗涌。
![]()
第一个矛盾:
消费者和服务商的矛盾
跟公办不同,民办学校是家长自己掏钱的教育,上学成为了一种消费投资,学校渐渐成为了服务场所,而非教育场所。
当教育被视为一种高价值的服务,用「值不值」来衡量后,如果家长定力不够强,消费逻辑大概率会覆盖育人逻辑。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给足家长信任的底气和信心。
投资回报的显性结果是短期的,但教育提供的是长期终身的回报,但在这样的交易关系中,这一组关系就错位了,当内部心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老师心里有着疑问:自己到底是育人,还是服务员??很多校方的心态更在不断挣扎:我是迎合家庭还是执行标准?
当教育不再被视为人的培养,只是产品后,底线就被拉得更低了,有人直接提供服务不讲教育,也有人连好的产品都不打磨,直接做「劣质产品」。
这就指向了第二个核心矛盾。
![]()
第二个矛盾:
营收和质量的矛盾
如果要追求营收和利润,必然希望最大限度地扩招学生,追求班级人数的饱和,这是最符合商业逻辑的,投入越少,产出收益越大。
值得提醒的是,目前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是非营利性的,股东不得对利润进行分红。但是有更多学生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从人的本性来看,自然会压缩硬性和软性成本。
只有标准化越高,才会有更大的规模。
但国际教育的质量却又是一个非常强调个性化的场域,尤其是能力的培养,需要极高的师生比,且是优秀的老师,还得持续进行砸钱投资用于与时代接轨的教育软硬件的培训和开发。
当市场经历收缩期,招生压力大,为了活下去且活得好,自然会有一些牺牲,比如我就发现越来越多人外包课程研发。
学校规模做大了是有好处的,有更多的资金去撬动更好的资源,只是这要如何平衡,是每个教育者要回答的答案。
![]()
![]()
第三个矛盾:
投资方和校长的矛盾
而以上两个矛盾的根源,就都会体现在这一组矛盾身上。
投资人模式办学,是一种调动民用资金的有效形式,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市场有需求就有选择,在有效监管下形成了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圈。
但这就形成了一个隐形的关系链。
家长们看得见都是一线老师和校长,但是背后做决策的往往是投资人和集团负责人,小到要不要多招人开设一门课,大到是不是要换掉校长等等。简单来说,投资人是集团CEO,校长是职业经理人。
也有一些学校,投资人和大校长是同一个人,这类学校在这组矛盾上利益是一致的,想要办好学校几乎全依赖一个人的能力和信仰。
有的人很有情怀但却心有余而钱不足,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却不太在意质量,有人燃烧自己坚持做小而美的学校,有的人则引入资本却被做局骗得很惨……
从没有哪儿是乌托邦,只是这个场域更透明,被爆出来就能被监督,市场自有自己的脚做出选择。
我仍然感谢有这些愿意入行教育的各式各样的人,用新的理念让我们看见了独木桥之外的新可能。
只不过,我仍然衷心地希望,八卦可以再少一些,不要在一次次闹哄哄的丑闻中,消耗掉真正热爱教育的从业者和信任的家长们的好心和安心。
--------End---------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本文授权转载自“谷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