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782篇文章
或许您就诊时遇到过,医生开单让您去做胃肠镜检查,因为太多的未知,让您无法决定是否接受胃肠镜检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消化内镜医生派到我们胃肠道中"侦察兵"是如何成长起来,又是如何完成"侦察"工作的。
在现代医学领域,消化内镜就像是医生们派到人体消化道里的“侦察兵”,能帮助医生们精准发现各种疾病。从最初简单的设想,到如今功能强大、种类丰富的医疗设备,消化内镜的发展历程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和医学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
萌芽之初:烛光下的探索
1805年,德国的Philipp Bozzini提出了内镜的初步设想,他制造了一种以蜡烛为光源和镜片组成的器具,通过一根细铁管来观察直肠和泌尿道的内腔。开启了内镜发展的大门和硬管式内镜的时代。
![]()
随后在1826年,法国的Segales制成了膀胱镜和食管镜;1853年,法国的Desormeaux利用以乙醇和松节油为燃料的煤油灯作为光源,用于观察尿道、膀胱、直肠、子宫等脏器 ,这种光源被称为Desormeaux灯。
1868年,受吞剑术表演的启发,德国医生Kussmaul利用Desormeaux灯作为光源,用一根直径1.3cm、长47cm的金属管尝试观察胃腔,这成为了硬式胃镜的开端。然而,由于照明不足,当时无法清楚地观察胃腔内部情况。后来,1880年电灯发明后,电灯和小电珠被用作内镜光源。1881年,Mikulicuz制作的硬式胃镜有了进一步改进,胃镜的下1/3做成30°的弯曲,尖端装有小灯泡,还有通气管通气,这使得胃镜初步具备了实用性 。不过,这种硬式内镜也存在明显缺点,操作困难,光源质量差,还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和损伤。
曲折发展:半可曲式胃镜的出现
为了改进硬式内镜的不足,1932年,德国技师George Wolf 和 德国医生Rudolf Schindler研制出半曲式胃镜,它由近端的硬性部分和远端的软管组成,命名为Wolf- Schindler式胃镜。由于镜身可部分弯曲,且透视部分由多个棱镜组成,大大增大了胃粘膜的观察范围。后来,Henning Eder - Hufford又对这种胃镜进行了进一步改进。1939年,Henning首次拍摄了胃内的彩色照片,开创了内镜照相技术,让医生能够更直观地记录胃内情况。1941年,Taylor在胃镜的操作部装上弯角装置,使内镜可以上下弯曲,进一步增加了观察范围,减少了观察盲区。1948年,Benedict将活检通道装在内镜上,使得医生不仅能观察,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完善了内镜的性能。1950年,日本制作出了第一代胃内照相机,这也为后续软式胃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重大突破:纤维内镜时代来临
1953年,光导纤维技术的发明成为内镜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1957年,美国的Hischowitz制作了第一台纤维胃十二指肠镜,这标志着消化内镜进入了纤维光学内镜阶段。纤维内镜采用光导纤维连接冷光源的技术,亮度大大增加,而且镜身可以多角度弯曲,操作更加灵活,医生能够全面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使胃镜真正进入了更加实用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后续又加装了更加先进的照相机,进一步完善了内镜的功能。
![]()
1963年,Overhoet首先研制出纤维结肠镜,并应用于临床,为肠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1968年,Mccune首次在纤维内镜下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并进行逆行胆胰管造影,开启了最早的ERCP技术,使得医生能够对胆胰系统疾病进行更深入的诊断和治疗。早期的纤维内镜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后来连接电视摄像机后,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方便了医生的观察和诊断,也有利于教学和病例讨论。
迈向智能:电子内镜崭露头角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开发出电子内镜系统。电子内镜在内镜的末端安装了微型摄像机,将光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处理器将电信号转变为影像,在显示屏上清晰显示 。与纤维内镜相比,电子内镜的图像更加清晰,色彩还原度更高,而且不存在光导纤维对光传导的影响,成像质量更稳定,也更加耐用。此后,摄影和显示技术不断进步,高清内镜逐渐普及,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的细微病变。
![]()
由于电子内镜技术中的光源和影像信号都可以被调制,还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功能,如放大内镜可以将病变部位放大数倍甚至数十倍,便于医生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技术,能够对消化道管壁及周围组织进行超声检查,判断病变的深度和范围;共聚焦内镜可以在活体状态下对组织细胞进行微观观察,实现“光学活检”;窄带成像技术、电子分光色彩调控技术等也能够增强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此外,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等新型内镜也应运而生。小肠镜可以深入小肠进行检查,填补了小肠检查的空白;胶囊内镜则让患者通过口服胶囊的方式,轻松完成消化道检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如今,消化内镜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面已发挥巨大作用。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已成为发现消化道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肠镜等内镜设备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结合染色、放大等技术及病理活检,筛查早期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内镜仍在不断发展创新,朝着更加精准、超级微创、人工智能的方向迈进。
作者: 天津市天津医院
腔镜中心 刘欣
![]()
![]()
![]()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