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歌的感情路子,那可真是弯弯绕绕,第一任老婆孙加林,这名字听起来就挺低调的,跟他后来的那些风光事完全不搭边。她俩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得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说起。那会儿俩人都在厂里打工,陈凯歌管锅炉,孙加林搞洗印,两人年纪差不多,二十出头,正赶上高考刚恢复,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翻身。
他们相识是1976年,厂里组织培训啥的,俩人就这么撞上了。陈凯歌从小就爱电影,搁那儿烧锅炉也闲不住,总琢磨着怎么拍片子。孙加林呢,家里底子好点,她爸是搞建筑的,早年留学美国,回来后参与了不少大工程,这让她从小耳濡目染,对科学建筑特别上心。
俩人聊着聊着就投机了,没多久就结了婚。那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搁胡同里随便摆几桌,亲戚朋友凑热闹,喝点小酒就过去了。
![]()
婚后头几年,俩人还算稳当。孙加林1977年考上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对口,她学得可带劲了。陈凯歌呢,第一年没中,第二年1978年补上,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这下好了,两人一个学建筑,一个学电影,周末才能碰头,挤公交车回城郊的小屋,挤牙膏似的过日子。
这段“周末夫妻”的光景听着挺浪漫,可实际操持起来,累是真累。孙加林忙着画图纸,测结构,陈凯歌整天泡在剪辑室,琢磨镜头。俩人没孩子,精力都扑在学业上,日子倒也充实。
![]()
转眼到80年代初,孙加林毕业了,她不满足于国内的活,想出国深造。申请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材料科学专业,这步棋走得准,她天生就爱钻研那些高分子材料啥的。陈凯歌那时候也刚毕业,进厂里当导演助理,事多得转不开身。他俩岁数都不小了,三十好几,陈凯歌开始念叨要孩子的事,觉得该安稳下来,扎根北京,拍中国故事。
孙加林呢,心思全在实验室上,留学机会摆那,不抓紧就没了。俩人想法一撞,火药味就上来了。陈凯歌后来还认识了洪晃,那位杂志社的,资源广,人也活跃,这事一搅和,矛盾就更大了。
![]()
其实离婚,说白了就是路子不一样。孙加林铁了心要去国外,陈凯歌拉不住,也不想让她为他耽误前程。1986年,两人办了手续,平静得很,没闹没撕扯,就这么散了。十年婚姻,说散就散,搁谁身上都得叹口气。可生活本来就不是直线,总有岔路口。孙加林走她的科学道,陈凯歌守他的银幕梦,各走各的,也算明智。
离婚后,孙加林的日子一下子就松快了。她1986年办完手续,行李一收拾,直奔加拿大。那时候出国留学,对中国人来说还新鲜,她考上多伦多大学,专攻材料科学,读的硕士。搁那儿学得可认真了,高分子材料、化工合成啥的,她上手快,实验数据一抓一大把。
毕业没多久,美国杜邦公司就看中了她,那可是化工巨头,全球头牌。她从研究员干起,一步步爬,2002年还拿了公司年度科学家奖,表彰她在专利优化上的贡献。2006年,直接升亚太区执行总裁,办公室搁上海外滩,管着大摊子事,年薪上千万美金。
![]()
陈凯歌这边呢,离婚没耽误他事。1989年他娶了洪晃,那位名门闺秀,帮他拉了不少资源,《孩子王》啥的片子就是那时候拍的。可惜好景不长,俩人聚少离多,洪晃老在美国飞,他在北京拍片,1993年也散了。
陈凯歌在感情上总有点飘,第三段是倪萍,同居几年,倪萍帮他管家带孩子,可1996年又因为陈红分了手。陈红小他16岁,《风月》剧组试的镜,一见钟情,俩人结婚后倒稳了,生了俩儿子,陈雨昂和陈飞宇,现在一家子挺和睦的。
![]()
孙加林在美国站稳脚跟后,1989年再婚了,老公是个工程师,白人,俩人低调得很,生了一儿一女。家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上班管公司,下班回家做饭带娃,平衡得不错。
杜邦那几年,她主导了不少项目,高分子材料在亚洲市场的推广,全靠她的钻劲。搁现在说,她这履历搁哪儿都吃香,华裔科学家里头,算得上佼佼者。陈凯歌呢,拍《霸王别姬》拿戛纳金棕榈,国际上扬名立万,俩人虽分了,可各自的路都走宽了。
![]()
孙加林底气足,多亏了她爸孙垂芳。那老头儿是真牛,1944年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那时候抗战刚过,学校条件差,他硬是啃下来。毕业后没闲着,1947年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硕士,学成回国,投身建筑设计。
孙垂芳这辈子,参与的项目一大堆,中央电视塔的结构计算,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房规划,北京饭店西翼,首都剧院改造,全是他手笔。搁那年代,能留学又回国干实事的人,不多见。他严谨,图纸一笔一划,工地上一站一天,影响了多少后辈。
![]()
孙加林从小跟爸学这套,家里书房堆满蓝图,她小时候趴那儿看,铅笔在手,画些小桥小楼。成年后进北影洗印厂,本是临时过渡,可她闲不住,课余啃化学书,考大学时直奔建筑专业。
离婚后留学,专攻材料科学,这跟爸的土木工程一脉相承,都是实打实的工科路子。她在杜邦优化专利,推动产品在亚太落地,搁爸那辈儿说,就是把建筑材料搞得更结实更环保。2006年当上总裁,她管的项目,涉及化工新材,帮中国企业省了不少事,间接支持了本土产业升级。
陈凯歌的路子不一样,他从锅炉工到导演,全靠一股文艺劲。第五代导演里,他算领军,作品接地气又深沉,《黄土地》拍西北风沙,《荆轲刺秦王》挖历史根。
俩人分手后,他没停步,娶陈红后,家庭稳了,儿子们也出息,陈飞宇演戏,陈雨昂搞音乐,一家子齐心。孙加林在美国,儿女长大,她退休后偶尔讲座,分享科研心得,接地气得很,不摆架子。父女俩的传承,说白了就是中国人的那股子韧劲儿,从孙垂芳的蓝图,到孙加林的试管,再到陈凯歌的镜头,全是实干出来的。
![]()
孙加林现在73岁了,活在美国社区,花园小院,儿孙绕膝,日子舒坦。陈凯歌快70,拍新片《最后的舞者》,还活跃着。俩人没联系,可各自的成就,都是对那十年婚姻的交代。
![]()
生活这东西,散了也能开花,关键看怎么走。孙垂芳那辈儿人,留学回国建塔搭桥;孙加林出国深造,管公司搞创新;陈凯歌守着本土,讲中国故事。三代人,路子变了,可骨子里那股中国味儿,没散。说到底,婚姻是小事儿,个人价值才是大头,谁也没白活这一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