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有疑问,为什么丰沛之地会出那么多的王侯将相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因为他们跟了带头大哥刘邦外,也有他们自身的因素,也不是说是个人跟着刘邦混就能成王侯将相的。我们之前说过卢绾,今天来谈谈樊哙的事儿,因为樊哙的崛起,对我们普通人是具有很大启示意义的。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
樊哙,丰沛之地的屠狗之辈,在跟随刘邦起兵前,主要的工作是屠狗。当然樊哙也经常和刘邦一起做些隐秘之事,也算是刘邦的心腹之人。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
首先,他跟随在刘邦身边屡立战功,每次战斗都冲在前面,他被封为侯爵,那是实实在在的军功,尽管比曹参要差一些,但也是刘邦身边数一数二的猛将。樊哙的升迁是一步一个脚印,完全靠自己的军功而得到升迁,这和卢绾完全不同。因此汉代将军的升迁完全和军功挂钩,有人问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是硬指标不达标,直白点就是军功不够!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史记·高祖本纪》
![]()
如果你认为樊哙只有匹夫之勇,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外表粗糙的男人内心十分精细,在有些事情上的看法和格局甚至超过了刘邦。刘邦入关中后沉迷于酒色,想在咸阳宫就地做起皇帝,于是他命人紧闭函谷关关口,企图阻挡项羽的兵锋。但这种幼稚的想法,正一步步将他推向灭亡的边缘,智者张良进谏,那是他必然做要做的事情,作为智者,如果连这点如果看不出来,恐怕就没有办法立足了。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樊哙也去进谏,并且他的观点与智者张良几乎一致,让刘邦立刻封闭府库,而后还军霸上,迎项羽入主咸阳。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正是这步棋令刘邦转危为安,因为就在刘邦还军霸上时,项羽的先锋英布已经攻破了函谷关。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史记·项羽本纪》
![]()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情势紧急,而这个时候樊哙的军营之外,他听到里面十日紧急,立刻执铁盾冲入营中。楚军左右想阻拦,可他们哪里是樊哙的对手,被冲了个七七八八。樊哙直入中军大帐,立于帐下,对项羽怒目而视。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万人敌,古往今来的第一勇者西楚霸王项羽。一般的人只要提到项羽的名字都要浑身战栗,更何况站在他对面成为他的对手呢?
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
项羽为了缓解尴尬,说道:“壮士能饮酒否?”樊哙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说得项羽惭愧难当,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樊哙对项羽说:“大丈夫连死都不怕,还怕饮酒?沛公先入咸阳,立刻封闭府库,而后还军霸上。之所以派人守住函谷关口,是为了怕那些趁火打劫的人图谋不轨。他恭恭敬敬的迎接项王的到来,就这样做,还有些小人在你面前进谗言,想陷害沛公。我知道您公正无私,必然不会听信小人谗言,但我怕天下的人不知道会误解您,所以才冒昧的冲进来想跟你说清这些事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
但是待的久了,总难免会生出变故,尤其是范增的眼睛,总是在刘邦上下招呼,就一时一刻没离开过他。于是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刘邦对项羽说自己有内急要上厕所,同时把樊哙也叫了出去,出来后不久,项羽便叫都尉陈平召刘邦赶紧回去继续喝酒。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史记·项羽本纪》
![]()
刘邦实际早就想脚底抹油逃跑,但又感觉这样做有点太不对,所以就对樊哙说:“我刚出来,还没有向项羽辞行,这样就偷偷走了,好像礼数上说不通,该怎么办呢?”樊哙心里想:你早就要逃跑,只是没有理由和借口,非让我替你说清楚吗?于是他大声说道:“大王,做大事不拘小节,大的道义也不需要考虑小的责备,要让天下人都说你好,那是不可能的,怎么能做到尽善尽美?如今我们就是案板上的肉,项羽就是案板上的刀,现在不走的话,难道等着他来砍头吗?”刘邦点了点头,他也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上去鲁莽的人,竟然粗中有细、颇有心计!这也是刘邦临终前命周勃、陈平到军前就地斩杀樊哙的原因,因为他担心作为吕氏一党的樊哙,会别有用心。因此在除掉了韩信之后,樊哙成了一个关系到刘氏天下能否延续的关键人物。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史记·淮阴侯列传》
如果从做人的角度来讲,樊哙比韩信要高明不少,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曾经到樊哙家做客,樊哙的态度是什么呢?他跪拜着迎接,嘴里称自己是臣,并且说大王肯光临臣下的寒舍,我实在是万分荣幸!韩信是怎么做的呢?韩信接受着樊哙的恭维之词一言不发,在离开樊哙府上之后,仰天长叹道:“想不到韩信有一天竟然会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真是悲哀!”
![]()
吕雉主政后,拜樊哙为丞相,也恰恰说明吕雉慧眼识人,吕氏除樊哙之外,确实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刘邦去世后,群臣们不敢造次,除了吕雉强横之外,也在于樊哙手握兵权!而樊哙的妻子吕媭正是吕雉的妹妹,樊哙通过联姻的这种方式,才能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看到这里,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樊哙,他懂得通过联姻来改变命运,和刘邦通过与吕雉的结合,和吕氏形成刘吕之盟,是何其相似呢?有人会说,樊哙是因为跟随着刘邦,才能实现快速的跨越。但我想说的是,跟对领导是一回事,自己努力是另外一回事。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
你回头看曹无伤,他也是丰沛之地的老兄弟,也是刘邦十分信任的人,但他在关键时刻选择背叛刘邦,结局怎么样呢?刘邦从项羽军帐回到霸上后立斩曹无伤,叛徒是所有人都痛恨的。其实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大势未定的情况下,就选择背叛,这样的人没有人会去接纳,他们的结局和曹无伤是类似的。尽管季布、栾布这些项羽手下的大将后来也投靠了刘邦,但他们是在项羽死后走投无路才选择投降的,这和曹无伤是截然不同。因此自古以来,叛徒都不会有好下场。
,一家之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