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是长脑子最快的方法。我深以为然。
先聊聊读书对我带来的影响吧。
在读三年级前,我在我们班就是个小透明,语文数学能考个九十来分,可不管我怎么学,总有那么几个考得比我好的同学。
转折点是一次期中考试。作文要求写《最美的人》,别的同学都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唯独我从心灵之美去写。这个与众不同的角度让我拿了高分,也第一次被班主任注意到,最后他临时决定让我和另外两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去镇上参加比赛。
我能想到这个切入点,并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而是我在课外书里读到过类似的文章。这次经历,让我真切地体会到,读书真的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可我那时就认准了,只有多读书,将来才有出路。所以,当我考上高中去县城读书时,口袋只要有点钱,我就拿去买书。
![]()
那时网购还没兴起,书店的书又没多少选择,看中了哪些书还要去邮局把钱邮过去,再凭单子在收发室领。
老实说,当时都读了些什么书,我是一点记不起来了,可是它们早已成为了我的血液,让我能够轻松地写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在这儿连接到五湖四海的你们。
脑科学发现,阅读至少能联动9个脑区。也就是说,孩子光静静地看书,就能深化整个神经系统,让他变得越来越聪明。所以在我们家,书是管够的,只要孩子想,去到哪个角落,都能拿到书。
小学尤其是三年级前,学习量少,时间充裕,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对初高中的助力非常大,尤其是以下3类书,不仅能提分,还能长脑子。
第一类:经典文学
提到这类书,家长心里直打鼓:考试又不直接考,孩子读它有什么用,用那功夫还不如多背几首诗。
要是这么想,那可真错了。读经典文学,虽说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孩子读得越多,后劲就越足。
翻翻现在孩子的语文试卷就明白了,死记硬背的题没几道,全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些题目,考的是孩子理解文字的深度、感受情感的温度,还有组织语言的逻辑。
可这些东西,老师没法儿直接灌给孩子,需要一本一本经典“喂”出来的。
![]()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来举两个例子。
孩子读 《小王子》 ,他看的是一个奇幻的星际旅行故事吗?是,但远不止如此。
孩子在读的过程里,能潜移默化地理解了“驯养”的含义,懂得了什么是独一无二的责任。
有了这种共情力,那他在考场上做现代文阅读时,就能把自己代入到文章中,跟作者产生共鸣,那文章在讲什么(概括能力),作者是怎么写的(分析能力),这样写好在哪(赏析能力),他都摸得一清二楚,自然不会丢分。
《昆虫记》,法布尔把各种昆虫写得活灵活现。孩子熟读它,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观察,更学会怎么用文字刻画万物,作文水平直线上升。比如,孩子看到作者写蚂蚁搬家如同“行军布阵”,他再写自家猫咪时,便不会只说“可爱”,而会描绘它“就像暗中观察的猎手”了。
第二类:说明类书籍
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宝妈说,她初中语文成绩常拿第一,但上了高中后成绩急剧下降。她很是困惑,于是向一位从教40多年的老教师请教:自己明明很爱读书,为什么上了高中,会学得那么吃力。
这一问一答中,揭开了个中缘由。原来她只爱读故事书,对那些讲实际知识的书,比如科普读物、人物传记之类的,基本不怎么接触。
说明类书籍专干一件事,就是把一件事、一种事物,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让你摸清它的门道和规律。读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训练到孩子的结构化思维。
如果说故事书培养的是想象力,那它培养的就是思考力。两者结合,孩子的思维就完整了,活络了,哪怕到了高年级,课程变多变难了,他也能像搭积木一样,把各科零散的知识点串连起来,搭成一个牢固的体系。
我们家这类书不少,比如《苏东坡传》、《李清照传》、《我的第一堂自然探索课》、《丝绸之路历史百科绘本》等等,链接我都放这儿了,大家挑一两套回去,让娃读起来。
第三类:历史书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但凡眼界开阔、做事有章法的人,从小就痴迷历史。而且他们每到一个人生节点,都能抓住机会,成就自己。
![]()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脑子里装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早就从古人那里获得了经验和教训,提前做好了准备。
如果你想孩子有宏大的视角,让他活得更加饱满和丰厚,那多读历史,准没错儿。
功利一点讲,孩子从小熟读历史,语文、历史、地理三科都不用愁。因为它是综合性最强的学科。
就拿语文来说,诗词歌赋里到处是历史典故,现代文也有不少成语,孩子读过《史记》,学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时,他会想起韩信年轻时忍辱负重从别人胯下钻过去,会想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急切,更能体会到韩信功成名就后的无奈。这八个字在他心里是立体的,是有温度、有画面的。
等写作文遇到“选择”、“机遇”这类题目时,他随手就能用上这个典故——萧何对韩信来说,是伯乐也是催命符,这不正是人生机遇的双面性吗?要议论“忍耐”时,他会自然想到韩信忍胯下之辱的场面;谈到“格局”时,他又能借韩信居功自傲最终被害的结局,来说明智者该如何自处。这样的作文,有血有肉,有底蕴,老师看了不由地眼前一亮,拿高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经典养心,史书明理,百科开智。
虽说这些书,不会马上帮娃拿到第一名,但他今天读的每一本书,都在悄悄改变他的神经连接。
慢慢地,你会发现,他脑子转得更快了,说话更有条理了,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多元了。等到了初高中,当学习量逐渐递增,别的孩子手忙脚乱时,他却越学越轻松。
这就是,大量阅读带来的后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