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拙。
这两天好消息太多。
第一个,天才捕手计划故事改编,也由咱们作者赵赶鹅所编剧的影视剧《树影迷宫》今天圆满收官,期间也登上了全国热播榜第一 ⬇
![]()
第二个,就是这部影视剧的原著,也已经出书了,就在这一套小开本《我是探长》里。除了它以外,这套书还有我们挑选的其它5个好评度相当高的警察中长篇故事。
这是天才捕手计划第一次尝试做小开本的成套书,无论故事还是颜值,真是咔咔滴棒 ⬇
![]()
![]()
好消息说完,我还准备给你们讲两个小故事,相当于《我是探长》这套书的预告片。
![]()
第一个故事来自咱们的老朋友赵赶鹅,写完《树影迷宫》的原著故事以后,他记录了一个时间跨度同样长的案件,里边也有个脾气很怪的老警探。
老警探在警队的外号叫混蛋。裤子脏了,会拿警队养的大白猫来擦,殴打领导和坏蛋。作为那个年代的警察,他是一个真正的硬茬,直到他在2003年9月16日遇到了那一起案子。
一个5岁男孩在城中村的家里失踪了。
老警探去了小男孩的家里,他第一个怀疑的就是男孩父母。为什么?因为他们让男孩住在了衣柜里,就跟哆啦A梦似的,也没父母真舍得让孩子这样生活啊?
老警探很暴躁,没证据都要逼问孩子的父亲,就像是在逼问自己的父亲——
老警探父亲也是个暴力狂,他没感觉自己被父亲爱过,但他记得自己被揍过,被遗弃过。他恨透了全天下不负责的父亲。也包括这个把孩子丢了的当事人。
但他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目睹一个场景,开始了针对这起案件为期11年的调查,为了找这个孩子他走遍数个人口拐卖大省,差点被车撞烂脑袋,也看过被人贩子捅腹致死的人,原来人的肠子是蓝色的。
他在这个过程里知道了生命脆弱,平凡的幸福是多么珍贵。
他见证了一个个父母为了找回孩子愿意付出的代价,他放下了往日频频因愤怒举起的拳头,他重新相信爱。
而那个让他决定要调查此案的场景很特别,是他跪着钻进失踪孩子睡觉的衣柜里,抬头的一瞬间,看到衣柜顶上,孩子贴上去几张蓝色彩纸做的小星星。
![]()
再窘迫的环境也抹不去孩子心里的童真。
他说自己的心一下就痛起来。当一个人被打动,也意味着他的冒险要开始了。
这是《我是探长》里的第二个故事《心无归期》,当时赵赶鹅告诉我,他采访到了一个细节。失去孩子的父母里,有个女人是货车司机,在自己的大货车上贴满了走丢孩子的信息。“她把握着方向盘,就像把握着让孩子回家的方向。”
这个选题很难,要翻阅的卷宗,要聊的人太多。但因为有这个触动我和赶鹅的瞬间。我俩也决定试一试。
![]()
第二个故事,来自《我是探长》这套书的第二个作者,刑警队队长陈文章。
我和他认识好几年,有个故事他一直不让我跟你们讲,也不让放进这套书里。但刚刚电话的时候,他同意我在这里代说一部分——“毕竟能在这儿的,都是天才的老朋友了。”
他还不是刑警队长的时候,在甘肃实习,有个很远大的理想,近水楼台先得月,抓捕那个尚未落网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真凶。
当年全国警察没一个不想侦破此案,不仅伸张正义,还能证明自己就是这行里的状元。
但这事儿太难了,陈文章跟着师父,到处走访,一无所获。他还清楚记得当年流传的几本根据此案改编的小说,他很不服气,小说里讲嫌疑人可能是军人或者警察,不然不可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对受害者施以那么残酷的手段。
他说,警察也是人,那种现场就算是警察也无法下手。
查案一天又一天,年轻人容易钻牛角尖,万幸的是他师父很好,会带着他去郊外散心。有个叫青城镇的地方,师徒俩爱去,因为那里的面条很好吃。
吃了面条,他们也不打扰居民,领了棉被就到镇子上的古屋睡觉。那个古屋太古了,是清朝的,房顶都烂没了,他一躺下,眼前是漫天繁星。
陈文章边数星星,边想什么时候能抓到白银案的凶手。多年后他离开甘肃,听说白银案破了。
打开地图,他发现自己数星星的古屋,距离真凶家就几百米。
他回想当时师父和自己为什么没怀疑过这里。一是这个小镇太平和,几年没有一起犯罪,是当地治安最好的地方。二是当年缺乏技术手段,针对凶手的生物信息,能做的调查很有限。
但有时失败并不是一切故事的终结,反而是另一段冒险的开始。
陈文章后来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刑警队队长?他逮捕1000余名罪犯,每天习惯了便衣侦查,在野地、小吃街、住宅区蹲守。另一面,他在当地各个大案里,往往也是第一个尝试运用前沿技术手段的刑警。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改变。但我认为,他在潜意识里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精通缉拿逃犯的警察。
也正因为他常年走在调查和缉拿的路上,积攒了好多故事,来到天才写作。他说自己虽然写不了当时在甘肃的遗憾,但写别人的遗憾时,还是很轻松的。于是他写下了这套书里的第四篇《狗大队》——
一位被女儿嫌弃只会养狗的警察,带着读高三的女儿,调查校园里的谋杀案。他用这种方式,跟早就和自己关系生疏的女儿走近一点点,也向即将成为警察的她解释,正义是什么样的东西,为了拥有它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
在写下这篇推文之前,我在历史书里,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你们都知道,唐僧唐玄奘。真实历史上的他,是偷渡出国取经的,途中要穿越一片荒漠,荒漠里有个地方叫星星峡,那个地方很怪异,“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
甘肃白银往外走一千多公里,就是星星峡。历史上的唐玄奘,要穿越这里才能取经,他在这失手打翻了水囊,走在戈壁滩几天几夜,说自己看到了异样:“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
后人记载,当时他的水囊打翻了,九死一生穿过星星峡,在一座庙里遇到了一个老和尚,他跑过去拥抱对方,痛哭不止。他可能没想到自己还能活下来。
这样的脆弱让我相信,他不只是高僧,更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畏惧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冒险格外打动人。
听完三个故事,你会发现,前面的两个警察故事没有什么烧脑的推理过程,好像讲的不是破案,反倒跟这个唐玄奘取经的经历更像——都是主人公为了一个目标出发,遭遇风险的“冒险故事”。
如果让老警察来听,他可能会告诉你,这种冒险故事,才是真正的警察生活。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一起小说里的冰刀杀人,但确实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因为线索而去到一个个城市,直到抓到人为止。
我问了豆包,它对冒险故事的定义是这样的——能让观众随着故事的叙述,突破日常生活里的经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更深。但它说,还有一小部分冒险故事,能让人更有“勇气”。
“这种勇气不是让你直接变勇敢,而是让你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建立心理上的共鸣,悄悄积攒力量,直到你下一次遭遇挑战的时候释放。”
天才捕手计划的警察故事里,最不缺的,就是胆子大的主人公。在写下这篇推文之前,我曾经数过天才捕手计划里的警察故事,在不下三百篇的记录里,有30余人被袭击,5人牺牲,2人重大伤残。为什么面对如此危险,他们还要向前一步?
或许警察这个职业,天生就要求他们经历冒险,但我想,他们选择冒险,是因为人生里那个,让他们做出决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瞬间——
《树影迷宫》篇章里,胡同小警察林文科,追凶十余年,最后眼睁睁看着其它警察破案,自己照了一晚上的镜子,看到了一张苍老的脸。没有一个读者说他不值得,大家知道,这个尽职的警察获得了心里的安宁。
在我翻阅《树影迷宫》评论区时,还有那么一条留言,我大概记得:“他们说执念这种东西,无时无刻在侵蚀人的一生,但也正因为执念,让人在不可琢磨的人性中明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人类面对命运最为恢弘的力量。”
![]()
我想,《我是探长》里的这几个故事里的警察,就是暗夜里指引人们不再恐惧,大胆前进的星星。
我们遇到挫折就害怕,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里缺少信息——别人面对的困难有多难,为什么又要上路,会有什么危险,他们最后收获了什么?
而《我是探长》这套书里,记录了探长们会经历普通人一样的恐惧和动摇。看他们的故事的几个小时里,就像交了一位老朋友,听他讲述他的坚持和胜利,胸膛逐渐饱满,又有了勇气。
这套书的链接就在下面,6位探长的人生,我们分别为他们做了6本小开本,每本是不同的封面设计。这也是天才捕手计划的第一套小开本丛书,方便你装进口袋,随地大小看。
他们分别是赵赶鹅的《树影迷宫》《心无归期》《瘸探》,蒋述的《枪响鬼门关》,陈文章的《狗大队》,孙大宴的《燃烧的雪》 ⬇
![]()
《我是探长》6本一套
另外,我还为公众号的你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
我会在今天留言里,挑选前50名下单并在留言区晒订单截图的读者,单独寄出我们的限量探长主题帆布包 ⬇
![]()
成功购买订单截图发在留言区即可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