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天府之省,在“十四五”的绿色答卷上,以1.25亿千瓦的水风光及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擘画出清洁能源占比89%的生态蓝图。
![]()
新闻发布会现场(陈静 摄)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继续聚焦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抓住生产、生活、消费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支持政策措施,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11月13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明騄在“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的这番话,勾勒出四川未来五年的绿色发展路径。
在这场发布会上,李明騄用一系列扎实数据,展现了“双碳”目标提出五年来四川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成效。
产业做“加减法”
“通过增加产业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不断提升经济‘含金量’。”李明騄在发布会上道出了四川产业转型的秘诀。
四川一方面做新兴产业的“加法”。加快发展以清洁能源、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已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四川做传统产业的“减法”。“我们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李明騄说。
“十四五”以来,四川通过实施高耗能项目能耗替代,“累计腾挪135万吨标煤能耗空间。”这场产业的“绿色革命”,正在重塑四川的经济结构。
能源“双驱动”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资源禀赋突出。”李明騄介绍,四川从能源生产、消费两端发力,着力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能源生产端成果显著。“全省水电装机和发电量保持全国第1位,”李明騄说,目前水风光及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1.25亿千瓦、占比89%,较2020年末提高5.3个百分点。
更令人振奋的是,“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113%、758%,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
在能源消费端,“我们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十四五’以来累计实现替代电量69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0.5%。”李明騄表示,2024年四川核发绿证3.7亿个、居全国第3位,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40%。
生活“新风尚”
“绿色、低碳正日益成为社会新风尚。”李明騄这样描述当下四川的社会风气变迁。
四川通过持续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累计创建绿色社区3733个、绿色学校7703所,建成节约型机关1.2万个。”这些数字背后,是绿色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
“我们深入实施公众出行‘私转公’等绿色交通‘五转’行动。”李明騄说,同时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清洁化、高能效、高水效的汽车、家电等产品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从社区到学校,从机关到家庭,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在天府大地上生根发芽。
从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到能源体系的绿色转型,从3733个绿色社区到1.2万个节约型机关,四川的绿色低碳发展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面向“十五五”,李明騄表示,四川将“努力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这条绿色之路,正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