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十年前夜班如同战场,一晚上接连完成八台剖腹产手术,如今整夜值守产房,却可能连一台分娩都等不来。”一位来自上海的资深产科医师如此感慨,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当前生育市场的低迷态势。

曾几何时,医院产科走廊人满为患,加床随处可见,孕妇建档需要托关系、走后门才能抢到名额。而今,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到偏远小县城,产科冷清已成常态,部分医疗机构甚至不得不关停或合并产科业务以应对资源闲置问题。

为何现代年轻人对生育如此退避三舍?



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后原因

当被问及为何不选择生育时,许多年轻人的回答高度一致:“经济压力太大,实在养不起。”

有家庭做过详细测算:将一个孩子抚养至大学毕业,基本支出约为68万元,这还未计入购房、购车等重大开销。



而在一线城市如上海,养育成本保守估计接近260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四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异,使得许多都市青年直呼“生不起”。

更何况,这还仅针对一个子女的投入,若考虑二胎或三胎,家庭财务负担将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经济压力自怀孕初期便已显现。

无创DNA检测费用达2400元,选择无痛分娩需额外支付3000元,若出现妊娠并发症或其他特殊情况,医疗支出更是难以预估。

新生儿降生后,进口奶粉每罐售价380元,每月消耗量通常在4至5罐之间;出生首月所需的护理用品、疫苗接种及产后恢复等相关花费累计可达1万至2万元。



进入教育阶段后,各类课外辅导班单节课价格动辄数百元,钢琴、舞蹈、编程等兴趣课程一旦报名,年均支出轻松突破数万元。

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如此高昂且长期的投入,足以让其在是否生育的问题上反复权衡、踌躇不前。



与此同时,基础生活保障体系的缺失进一步放大了生育焦虑。

年轻夫妻结婚时居住的两居室,在迎来新生命后显得捉襟见肘,换购更大住房成为现实刚需。

然而,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普遍高达数百万元,首付与月供已成为压在家庭肩上的沉重负担,更别提还需预留大量资金用于育儿开支。

不少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惜倾尽积蓄购置高价学区房,只为争取优质教育资源。



孩子出生后,托育服务的需求随之而来。公立托育机构名额稀缺,排队等候时间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私立机构虽可即时入园,但每月收费往往高达数千元,相当于一名普通上班族半个月的收入。



此外,女性职场权益保障机制薄弱,是抑制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

已婚未育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常被视为“高风险人群”,一些企业直接将其排除在录用范围之外;即便成功入职,生育期间也可能面临岗位被替代、晋升停滞等问题。



许多职业女性出于对事业发展的影响考量,最终无奈放弃生育计划。

生育率的显著下滑,引发了一系列跨行业的连锁反应,这些变化正悄然重塑整个社会运行节奏。



低生育率带来的蝴蝶效应

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儿童消费市场——母婴行业整体需求急剧萎缩,线下门店频频出现“店员比顾客多”的尴尬局面。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母婴产品线下销售渠道的销售额占比由69.4%下降至59.7%,同期线下母婴店闭店率攀升至24.1%,新开门店数量远不及关闭速度。



不仅限于母婴零售,儿童玩具与童装销量也大幅回落,曾经热销的进口奶粉和益智类教具如今大量积压仓库,成为库存难题。

即便是奶粉、纸尿裤这类刚性需求品类,也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毛利率被压缩至10%甚至更低水平。



医疗系统同样受到冲击。

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助产士张琳回忆,2016年她全年接生新生儿达1372名,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骤降至219例。



产房外的胎心监护设备布满灰尘,待产包过期未拆封的情况屡见不鲜。

长期缺乏临床实践机会,导致基层医护人员技能退化,部分医生转行他业,儿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与此同时,生育率下降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21.2%,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将减少至约9.4亿,相比2010年的峰值减少了6500万人,并首次迈入长期负增长轨道。

劳动力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其供给不足或将制约未来发展潜力。公共资源配置也必须随人口结构变迁进行调整,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逐步改写社会生态。

面对严峻的低生育形势,国家与地方政府已开始积极应对,陆续推出多项减轻生育负担的支持政策。



生育支持政策的落地与探索

江苏省不断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已将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技术等相关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优化产假与育儿假安排,推进生育津贴“免申请即享受”机制。

辽宁省也在积极探索综合性生育激励措施,通过提高生育补贴标准、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方式,切实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已有七个省份实现“生育基本零负担”,生育相关医疗费用经报销后个人仅需承担约100元,这项惠民举措让众多家庭切实感受到政策温暖。

在生育津贴发放机制方面,改革也在持续推进。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十个省(市)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人账户。

河北、广西等地正加快实施类似改革,符合条件的女职工最快可在2至3个工作日内收到津贴款项,极大简化了申领流程,有效缓解了生育期间的经济紧张状况。



医疗机构与学前教育领域也在主动寻求转型出路。

部分医院拓展服务链条,新增产后康复管理、高危妊娠监测、心理疏导等全周期健康服务;另有机构转向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方向,盘活闲置产能。



幼教行业则尝试创新运营模式,推广“托幼一体化”“老幼共托”等新型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与师资力量,面向2至3岁幼儿提供专业托育服务,既弥补了早期照护资源缺口,也缓解了幼儿园因生源减少带来的运营压力。



那么,即使有了补贴、延长了假期,甚至实现了“生娃几乎免费”,年轻人就一定会愿意生育吗?现实恐怕并不乐观。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一个核心事实:年轻人并非排斥孩子,他们不是“不愿生”,而是“不敢生”。



许多人坦言,几千乃至上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相较于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养育总成本,以及未来购房、购车等巨额支出,不过是杯水车薪。

因此,真正提振生育信心的关键,不在于零散的短期福利,而在于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从根本上破解阻碍生育决策的实际难题。



生育意愿的回升绝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与积极包容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

唯有帮助年轻人摆脱经济重压、解除照护困扰、消除职业歧视,使生育不再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人生抉择,才有可能逐步唤醒他们的生育意愿,最终实现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富婆女主持被气进医院的瓜

富婆女主持被气进医院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12 21:00:02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河北一家五口遇害案未当庭宣判,被害人家属身穿印有遇害者照片T恤走出法院,律师:被告认罪认罚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x欲最强的星座!

x欲最强的星座!

同道大叔
2025-11-14 22:37:32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混沌录
2025-11-12 21:27:15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退役移居美国,三个孩子三个爹,52岁“东方神鹿”王军霞现状如何

退役移居美国,三个孩子三个爹,52岁“东方神鹿”王军霞现状如何

春秋论娱
2025-10-20 07:21:29
14号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所有人都注意,大盘下周开始这样看

14号收评: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所有人都注意,大盘下周开始这样看

春江财富
2025-11-14 15:32:52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懂球帝
2025-11-14 17:01:11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新京报
2025-11-13 23:07:04
日本为啥跳出来?

日本为啥跳出来?

虚声
2025-11-13 20:48:37
国王超市开张,萨博尼斯有多队咨询,拉文却无人问津!

国王超市开张,萨博尼斯有多队咨询,拉文却无人问津!

爱体育
2025-11-14 23:18:27
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昆明新一轮冷空气将在……

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昆明新一轮冷空气将在……

昆明信息港
2025-11-14 23:04:39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时尚的弄潮
2025-11-14 15:30:17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PGone出现了心理状态问题!目前定居在深圳!

PGone出现了心理状态问题!目前定居在深圳!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08:31:08
看哭了!92岁母亲被儿子殴打后续:儿子被刑拘,母亲却用500元赎儿子欲“私了”,网友炸锅了

看哭了!92岁母亲被儿子殴打后续:儿子被刑拘,母亲却用500元赎儿子欲“私了”,网友炸锅了

文字里拾光
2025-11-14 20:29:48
马伊琍都要五十了,这松弛感一般人真比不了,大上海的靓女

马伊琍都要五十了,这松弛感一般人真比不了,大上海的靓女

科学发掘
2025-11-12 13:58:37
阿里对标ChatGPT项目来了?通义App正式更名“千问”

阿里对标ChatGPT项目来了?通义App正式更名“千问”

IT之家
2025-11-14 13:08:04
红星新闻批影视飓风Tim相亲掩不住傲慢,后者回怼:已取证!

红星新闻批影视飓风Tim相亲掩不住傲慢,后者回怼:已取证!

超角度
2025-11-13 23:15:43
刚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戏混子扎堆撑不起场面

刚开播就骂声一片!央八力挺却差评如潮,戏混子扎堆撑不起场面

白面书誏
2025-11-12 17:39:34
2025-11-15 00:24:49
大鱼简科 incentive-icons
大鱼简科
那些看向大海的人,终会成为大海。
3380文章数 2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勇敢朝前走彩虹在后头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头条要闻

贵州盘州花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 已停运5年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健康
家居
军事航空

IGN吐槽《COD22》单人战役太折磨!挂机还会被踢出

旅游要闻

千年石窟秒变顶流秀场!这场“衣脉相承”的大秀让“宋韵”美出圈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