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参议院高票通过重启政府法案的消息,却意外被另一场风暴盖过。
亚利桑那州 81.3 万选民长达七周的 “失语”,竟与尘封六年的杰弗里・爱泼斯坦性侵案紧密捆绑。
随着当选众议员阿德丽塔・格里哈尔瓦的就职宣誓提上日程,这场裹挟着选民权益、政治阴谋与司法正义的博弈,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
9月23日亚利桑那州的特别选举,民主党人阿德丽塔・格里哈尔瓦胜出后,本应即刻接替已故父亲的众议院席位,却遭遇了罕见的就职拖延。
直到11月10日参议院通过重启政府法案前,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始终以 “政府停摆期间无法举行仪式” 为由,拒绝为其主持宣誓。
这一拖延直接卡住了爱泼斯坦案的公开进程。由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马西牵头的跨党派请愿书,自9月中旬起就只差1个签名就能达到218票的法定门槛,而格里哈尔瓦早已明确承诺,就职后将立即签署这份要求司法部公开全部调查文件的请愿书。
![]()
“七周来,81.3 万选民被剥夺了基本话语权,这是对民主的公然践踏”,格里哈尔瓦在11月10日的声明中直指约翰逊的拖延 “别有用心”,而她坚信自己迟迟无法就职的核心原因,正是这份可能撼动政坛的请愿书。
约翰逊对此矢口否认,其发言人辩解称,拖延是因为 “需先恢复国会正常运作”,且众议院监督委员会已在 “全面调查” 爱泼斯坦档案,请愿纯属 “多此一举”。
但随着参议院通过重启法案,约翰逊迅速改口,宣布将在众议院投票前为格里哈尔瓦举行宣誓,这一 180度转弯,让外界更加确信,此前的拖延正是为了阻挠请愿书生效。
![]()
这场政治闹剧的背后是爱泼斯坦案六年未决的重重疑云。
2019年8月涉嫌组织未成年人性交易的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在纽约监狱中 “自杀” 身亡,官方结论始终未能平息质疑。
尤其是关于他是否持有一份记录政商名流的 “客户名单”,成为舆论焦点。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司法部的前后矛盾。2025年2月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明确表态:“爱泼斯坦的客户名单就在我办公桌上,正等待审查”,这一言论让特朗普政府 “透明化承诺” 收获大量支持。
![]()
但到了7月7日,司法部与联邦调查局突然发布联合备忘录,宣称 “经系统性审查,不存在所谓客户名单,也无证据显示爱泼斯坦涉及敲诈权贵”,并宣布不再公开任何新文件。
这一反转引发轩然大波,不仅 MAGA 阵营支持者怒斥 “被背叛”,FBI 副局长丹・邦吉诺等特朗普核心盟友也公开批评邦迪 “炒作后食言”。
更关键的是司法部的结论与案件幸存者的诉求完全相悖。
在国会大厦前的抗议活动中,受害者阿努斯卡・乔治乌直言:“反对公开文件的唯一动机,就是掩盖不法行为”。
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民调显示,89% 的美国人支持公开全部档案,92% 的人认为文件中藏有 “足以撼动政商名流的黑幕”。
![]()
爱泼斯坦生前与美国政商名流交往甚密,其私人岛屿 “萝莉岛” 被指是权贵们的 “罪恶之地”,特朗普、克林顿等前总统的名字均多次出现在其行程记录中。
而9月26日最新公布的文件显示,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也曾被记录计划访问该岛屿,虽行程未明确是否成行,但足以引发新的舆论震荡。
对共和党而言公开文件可能反噬特朗普。
尽管前司法部长威廉・巴尔在闭门作证中称 “无证据显示特朗普涉案”,但马斯克此前曾公开指责特朗普 “卷入爱泼斯坦档案”,虽随后删除言论并道歉,仍让特朗普阵营心有余悸。
![]()
而对民主党来说,文件若曝光党内名流的关联信息,同样可能引发政治地震。
正如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科斯塔斯・帕纳戈普洛斯所言:“这是一个两党都输不起的博弈,谁都不知道打开潘多拉魔盒后,会轮到谁遭殃”。
共和党曾高举 “透明化” 大旗,如今却极力拖延;民主党过去主张 “调查保密”,现在反而成为公开文件的推手 —— 这种诡异的互换,本质是将案件作为政治博弈的工具。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托德・贝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份跨党派请愿书是对约翰逊议长权力的终极考验,一旦通过,将打破共和党对国会的掌控力,甚至影响后续政府支出法案的通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