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保山特色农产品因山路阻隔、品牌缺位,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沪滇协作的东风吹破了困局——“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强势突围,不仅让保山小粒咖啡、龙陵紫皮石斛等滇西好物跨越山海、香飘上海滩,还以品牌为钥开启致富之门,让保山这座生态宝库育出了惠及民生的“金银山”。
![]()
时间回溯到2018年9月,保山市委、市政府抓住沪滇帮扶和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东风,筹资8863.81万元成立了保山市远乡谷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启了以政府背书、公司化运作模式打造涵盖农业全品类、全链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探索。在上海市闵行区及保山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9年1月26日,“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上海市闵行区正式发布,奏响了闵保两地携手助农的序曲。
六载耕耘,硕果盈枝。2022年,“一座保山”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中位列全国第23位、云南首位;2023年至2024年,“一座保山”连续入围“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2024年获得“中国农业名片·十大杰出品牌奖”,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成为沪滇协作标志性成果。
![]()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并行。市委、市政府将品牌打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政策、资金等资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良性模式,既以行政力量为品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又让远乡谷公司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市场化运营。品牌精准定位“源自滇西保护区的生态农产品”,深度挖掘自然生态圈、天然水资源等5大价值支撑,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同时,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与管理规范,对授权企业进行全面审核和动态监管,大力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如今,品牌已覆盖30大类1000余个特色农产品单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生态选择。
闵行区的对口帮扶,为“一座保山”品牌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自2017年8月闵行区对口帮扶保山4县(区)以来,两地在品牌推广上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成效明显。2019年,“一座保山”上海闵行旗舰店正式开业,实现省外旗舰店“零的突破”,为保山农特产品搭建起直面上海市场的线下展示销售窗口。小粒咖啡、紫皮石斛等100余个明星单品成功进入上海市场,其中小粒咖啡、小绿豆、优质大米深受上海市民青睐,年需求量持续递增。
![]()
在沪滇协作的助力下,“一座保山”农产品成功入驻上海无印良品专卖店、闵行及松江百县百品消费帮扶馆等14个平台,与上海闵援公司、无印良品上海分公司等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体系。针对上海客户群体定制的扶贫、零食、家常3类礼包,目前已发售近6万份,销售额超2000万元,有效拉动了保山农产品在沪销售增长。此外,“一座保山”品牌还积极参与上海市对口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等活动,构建起多元传播渠道,形成了“产业发展+品牌增值”的良性循环。
![]()
品牌发展的落脚点,是把产业链上的收益装进山区农民的口袋,让山区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一座保山”采用“品牌+企业+农户”的模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体系。目前,品牌已覆盖保山约6万农户25.5万农民,帮助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4200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品牌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相关领域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吸引了一批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善用电商、探索茶旅融合的“新农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品牌的赋能下,保山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以龙陵紫皮石斛为例,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产业模式,实现了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
闵保携手打造“一座保山”品牌的实践,为沪滇协作乃至全国消费帮扶工作提供了深刻启示。未来,“一座保山”品牌将持续深化沪滇协作,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文:苏明华;图:保融综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