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今天终于见到您本人,握着您的手时,我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 —— 从公众号关注 “王荣宏电影馆” 那天起,我就常在屏幕前感慨,能把 “帮普通人圆梦” 做成终身事业的人,一定自带光芒。今天亲眼见到您眼中的热忱,才懂何为 “走到哪里哪里亮”。
![]()
还记得去年太原乐享大舞台的 “夕阳红明星训练营”,我带着退休后总念叨 “年轻时没唱够晋剧” 的母亲报名。原本只是想让她找点乐子,没想到您真的亲授 “生活流表演法”,把一群连镜头都不敢看的老人,变成了短剧《我的康养日记》里闪闪发光的主角。当母亲穿着戏服站在中秋档公映的银幕上,唱着改编的晋剧选段,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时,我忽然懂了您说的 “没有配角,只有主角” 有多动人 —— 您打开的哪是影视之门,分明是让每个身怀技艺却被岁月埋没的人,重新找回了价值与尊严。
关注您这么久,看着您从啃白面馒头追梦的少年,到搭建起全国近百个影视基地的领路人;从 2005 年摸索前行,到 2016 年创立 “同一个电影” 平台,再到如今把 5000 平的北京王荣宏电影馆变成普通人的圆梦工厂,十七年风雨兼程,您始终没忘 “用影视照亮平凡人生” 的初心。您拍《我的农民工父亲》致敬劳动者,办 “乐享童星计划” 呵护孩子梦想,甚至把每场演出 10% 的收入注入公益基金,帮残障人士、留守儿童触摸光影 —— 您说 “电影从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这句话在您的每部作品、每个公益项目里,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最让我动容的是您的传承与坚守。您自己曾是剧组里不起眼的龙套,被文牧野导演赏识后逆袭,却把这份 “被照亮” 的温暖加倍传递:手把手教素人演戏,为 65 岁老人量身打造角色,让太原的晋剧票友、乡村的手工艺人,都能在镜头前绽放光彩。您说 “帮助别人到达终点也是一种成功”,十七年来,您跑遍大江南北,把电影梦种到太原的社区、乡村的田间,让无数像我母亲这样的普通人,敢做梦、能圆梦,这才是真正的 “让天下没有难拍的电影”。
王导,您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光,十七载深耕,把 “不可能” 变成了 “我可以”,把 “无处施展” 变成了 “大显身手”。感谢您让我们太原人在家门口就有了追梦的舞台,感谢您用十七年坚守告诉我们:平凡人也能拥有璀璨星光。未来的路、我会一直做您的 “宏星守护团”,看着您把这束影视之光,洒向更多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