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帕特尔同时官宣重磅消息——中美就芬太尼合作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FBI局长帕特尔更是用一句“上周我已访问北京”来了一场隐秘外交,十年来首位FBI局长踏上中国土地,迟来的执法握手总算公之于众。
![]()
其实早在10月底CBS就爆料他可能访华,我国彼时还以“不掌握情况”回应,直到11月8日闭门会谈结束,双方才终于松口。此次会议极具成效,我国新增13种芬太尼前体管控清单,还点名7家企业实施专项监管。
更关键的是,中美答应共享化学品流向情报,尤其紧盯经墨西哥中转的非法渠道。帕特尔直言“要从源头掐断贩毒链条”,这话背后是美国的切肤之痛,每年超11万人因芬太尼丧命,让禁毒成了特朗普的必争议题。而这场秘访,正是双方绕过舆论杂音、直奔核心的务实选择。
![]()
就在帕特尔公开行程的前一天,我国商务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抛出的监管新政,早已为合作埋下伏笔。这不是咱们第一次出手,早在2019年就整类列管芬太尼物质,去年跟进联合国前体列管,如今更是把“未列入管控名单的化学品”拉进监管网。要知道,不法分子正盯着这类“灰色化学品”从事犯罪活动,此前美国查获的芬太尼中,就有不少来自这类非列管原料。
![]()
新政里藏着三个关键突破,不仅把美墨加划为“高风险国家”,出口相关化学品出问题要负刑责,这还是我国首次为特定国家设定“红线”。我国借助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系统,实现“生产到通关”全链条溯源之壮举,连国际麻管局的PENLIGHT系统都积极采用。
这个系统能核查非列管化学品的流向,相当于给可疑货物装上了“全球定位”。此前中美联手破获的“河北王凤玺案”,就是靠着我国提前通报的400多条线索才能进行得如此顺利,最终抓获21名嫌疑人,将来这套机制只会更成熟。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那句“中国将帮我们结束芬太尼危机”透着藏不住的感慨,而这份感慨背后是实打实的关税松动。今年2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之际,美国就芬太尼为由加征10%关税3月又加码到20%,10月吉隆坡磋商后立刻取消一半,剩下10%美其名曰“履约担保”。
老美留着10%关税实则是为自己留了一手谈判筹码,特朗普太需要禁毒政绩了,美国边境查获的芬太尼虽从26700磅降到21100磅,但年均超过11万的死亡人数仍是大选软肋。用关税换我国管控升级带来的帮助,既让特朗普在美国内部做到了“不丢份”,又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
执法层级落地的突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以前中美禁毒多是部长级对话,现在FBI局长直接对接中方官员,连情报共享都能直达一线。然而美国保留10%关税的做法难免会让人犯嘀咕,毕竟刚谈完合作就留“后手”,谁能保证后续不会再生变数?
帕特尔访华初期双方“讳莫如深”的态度,其实早暴露了互信的裂痕,更麻烦的是墨西哥这个“第三方变量”,虽然中墨早有合作工作组,但美墨执法向来低效,前体化学品只要过了墨西哥边境,后续管控就容易掉链子,很可能让中美前期努力打折扣。至于能否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