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动故事勾勒社区文明底色、市民互动市集碰撞AI与文明的火花、升级版city walk路线串联起城市文明脉络……11月12日,闵行区(江川片)“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主题活动暨“香樟树下的共和国印迹”红色文化活动在大零号湾图书馆举行。
![]()
作为上海工业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本次活动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核心,不仅正式发布了“闵行1号路”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更创新采用“成果展示+街区课堂+城市行走+互动体验”多元形式,让这条镌刻着城市工业记忆的“1号路”焕发文明新活力,生动诠释了“城市因人民而美好,人民因城市而幸福”的深刻内涵。
文明底色在平凡故事中闪亮
“3、2、1……”随着现场倒计时声响起,活动主舞台屏幕中央的“文明手印”骤然点亮,“闵行1号路”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正式焕新启幕,“街区文明实践”创新行动也同步启动。活动中,首期“香樟印迹·人民城市”文明实践课堂聚焦全场目光,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讲述者,用一个个鲜活的身边故事,勾勒出一幅立体生动的城市文明图景。
![]()
“借助街道文明实践的力量,社区创新小屋已升级为社区书院,场地扩大了,设备也更完善,正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我们的创新世界。”大零号湾科学读书会爱好者代表分享了社区书院的成长历程。上海电机学院的学子则带来了青年与非遗“鲤鱼跳龙门”相遇的故事,“我们要用青春的力量让非遗焕发新生,把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传递下去!”
![]()
文明既藏在细微小事里,也体现在宏大叙事中。凤凰景苑居委会以“一根遛狗绳”为切入点,讲述了邻里间相互理解、共同治理的文明智慧;“江理传诵”宣讲团分享的“小区夜灯”故事,让文明服务的温度直抵人心。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代表带来的嫦娥六号试验团队攻坚事迹,则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文明有‘画’说”互动环节,推出了“四大金刚”专属字体——这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为江川量身定制的作品,将“四大金刚”工业元素巧妙融入设计,让红色工业印迹变得可触可感。
![]()
“我们从‘四大金刚’的精神内涵中,提取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机械感、力量感等核心元素,同时融入简洁线条、丰富几何形状等现代设计语言。比如‘四’字形似万吨水压机,‘金’字则融入了汽轮机转子叶片的造型,让字体既具时代感,又保留了浓厚的工业特色。”设计团队代表赵丹介绍道。
活动现场,首批“文明风尚公益伙伴”与“香樟红色课堂”合作共建单位先后获授牌,多元力量的汇聚,为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合力。

当天,还举办了以“AI上文明实践”为主题的市集,前沿的AI技术与传统非遗、文明实践内容巧妙融合,非遗手作与智能体验相映成趣,为市民打造出一个“看得见、玩得转、带得走”的文明体验空间。
![]()
用脚步丈量工业红色印记
据了解,立足区域特有红色资源,在区域党建单位携手助力下,2024年江川路街道以“香樟树下的共和国印迹”为主题,开展了103场特色活动,吸引4万余人次市民参与。当天升级推出的“香樟树下的共和国印迹”city walk 2.0版,带领市民用脚步丈量“闵行1号路”的文明脉络。
![]()
自去年8月启动的“闵行1号路”(沪闵路—瑞丽路)道路大修工程已全面完工,这条承载着市民日常出行的道路如今焕然一新。20名市民代表组成公众体验团,踏上了这场专属的“焕新”行走探访之旅。
![]()
市民从大零号湾图书馆出发,在闵行饭店体验NPC情景演绎《一号路上的时光齿轮》,在未来江川城市实验室观看红色微电影、品尝“四大金刚”主题咖啡拉花,最终走进上海汽轮机厂,在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惠畅的讲解下,深度感受江川的工业底蕴与红色基因。
![]()
![]()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传承老一辈的工业精神,更要用创新让文明实践焕发新活力。”同行的上海电机学院学生高阳深有感触地说。
“文明实践不是单向宣传,而是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参与者、受益者。”江川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闵行1号路’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发布,是推动文明实践从室内走向街区、从固定阵地融入城市空间的重要探索,也是‘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建设的阶段性见证。我们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打磨街区文明的‘江川样本’。”

记者:覃丛丛
供稿:江小川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