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即全程马拉松在四小时内完赛,或许是众多初级跑者心驰神往的目标。
若非要为达成这一目标的跑者界定一个水平层次,我认为他们可称得上是“自律进阶型”跑者,其水平着实不容小觑。
为何如此断言呢?
因为全程马拉松长达42公里,若要在4小时内完成,意味着跑者至少需保持平均配速在5分41秒左右。
乍看之下,5分41秒的配速似乎并非高不可攀,但当将这一配速延续至42公里,对于广大大众跑者而言,着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所以,全马能“破四”,你就是一名妥妥的优秀跑者!
![]()
首先,合理的训练计划不可或缺,耐力,作为马拉松比赛的基石,必须得到充分的锤炼。
而构建稳固的耐力基础,关键在于维持稳定且充足的跑量,跑量对于提升有氧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跑者耐力储备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若想具备冲击“破四”的实力,每月跑量至少要达到250公里以上。
然而,单纯地按部就班累积公里数远远不够,科学的训练应涵盖长距离跑、节奏跑、间歇跑等多种类型,每种训练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训练目的和要求。
长距离跑有助于提升耐力和意志力,节奏跑可增强速度耐力,间歇跑则能有效提高无氧阈值和冲刺能力。
只有合理安排这些训练内容,才能全面提升跑者的综合能力。
![]()
此外,除了耐力训练,步频、步幅以及摆臂等辅助性训练能力的提升同样不容忽视。
这些看似细微的技术环节,却能在马拉松比赛中对跑者的成绩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步频和步幅的协调性,优化摆臂动作,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跑步效率。
简而言之,若想在全马比赛中达标4小时,跑者需完成以下三项关键指标:
其一,月跑量最低需超过150公里,以确保有足够的耐力储备;
其二,单次跑步距离能够达到30公里以上,以适应马拉松比赛的长距离挑战;
其三,10公里跑步能在50分钟内完成,以检验自身的速度和耐力水平。
这三项指标看似并不复杂,但要全部达成,实则并非易事。
在大众跑步圈子里,将全马跑进4小时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据一份马拉松数据报告分析显示,男子全马平均完赛成绩约为4小时22分,女子全马平均完赛成绩约为4小时41分。
尽管该数据可能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但从中不难看出,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全马的跑者在大众群体中堪称佼佼者。
![]()
由此可见,4小时完赛全马是所有大众跑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若想实现“破四”,跑者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尤其是在炎炎夏日进行训练时,跑者更需克服高温、疲劳等诸多困难,坚持完成每一次训练任务。
最后,我想提醒那些已经成功“破四”的跑者,切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已经达成了这一阶段性目标,但全马4小时完赛绝非易事,背后离不开长期的坚持和付出。
无论是“破三”还是“破四”,都是跑者心中的美好梦想。
对于广大大众跑者而言,“破四”或许是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