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羡慕学霸的成绩优秀,认为学霸天生自律,是天生的,其实不然,即使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小时候也离开父母的督促提醒。
没有人天生自律,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优秀的习惯成为自然,追求卓越,不甘落后,慢慢地成长为学霸。
![]()
一个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父母是否有这5个教育习惯 :
1、舍得花时间陪伴
孩子在小低学习阶段,尤其需要父母的提醒监督,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提前预习,整理错题,及时复习,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等等。
孩子刚开始是不情愿的,甚至是痛苦的,毕竟吃喝玩乐要比学习舒服多了,尤其是反复做错题,本来对孩子来说,错题就是难题,想要做对,需要耗费脑力,比较辛苦。
别说让孩子做错题了,试卷一大堆做完了,孩子可能连看也不想看,有心的家长会帮助搜集错题,归类整理,标注错因,进行针对性和反复性训练。
孩子优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父母的辛苦,托举孩子成长,包容孩子幼小的贪玩,耐心地劝导,孩子习惯了优秀,便不再甘居人后。
![]()
2、松弛有度
会玩的孩子也会学,给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而不是无休止地坐在书桌旁一直学。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兴趣广泛,喜欢运动,专注力强。
比如学习半小时后或者学习完一科作业,允许孩子做喜欢的事,当然,需要定时,不允许孩子超时,这种快速跳出跳入的感觉,让孩子训练把控自己的能力,不会沉溺于玩乐。
![]()
3、坚定地相信孩子
孩子某次成绩考得不理想,孩子开始不自信,怀疑以后成绩能不能追赶上去,妈妈鼓励孩子,说:“没关系,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妈妈的能力,我们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把不会的弄懂,下次肯定会提升的!”
妈妈的坚定,让孩子充满希望和自信,只管努力,尽力就好。确实有些孩子可能在某方面开窍稍微晚一些,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会出类拔萃,相信坚持勤奋的力量。
![]()
4、激发内驱力
只有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才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父母不遗余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先在某一个点上取得成绩,比如演讲、画画、舞蹈等等,进而迁移到学科上。
孩子的兴趣点不同,不经意地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可能是音体美,也有可能是数理化,不管哪个科目,都有可能是将来孩子的强势项目,在未来的学习中占绝对优势的科目。
孩子喜欢感兴趣的科目,从来不用大人督促提醒,而是自发地学习,父母喊停都停不住,激发了孩子的内驱力,孩子战无不胜。
![]()
5、父母以身作则
不想让孩子看手机,父母却控制不住自己刷屏;想让孩子读书学习,父母却每天打扑克打麻将,父母管不住自己,就管不住孩子。
孩子会模仿父母,好的坏的行为,都会受到影响。想要培养自律的孩子,父母先要自律,在孩子面前捧起书本学习,和孩子共同钻研一道难题,陪着孩子锻炼身体,做好亲子陪伴,和孩子共同成长。
优秀的习惯培养优秀的孩子,自律的父母培养自律的孩子,知道并做到,执行力强,合理规划,激发孩子内驱力,孩子未来可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