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政府停摆第40天,特朗普突然承诺,给每个美国人发 2000 美元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9日,美国政府停摆第40天,特朗普承诺要给每个美国人发2000美元。

理由还是他最爱的关税,可话刚出口,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当场拆台,说压根没这回事。

两人为何前后矛盾?这波“发钱大戏”又是唱给谁看?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作者-水

童话里的支票,被当场撕碎

这出戏码,让人看得一头雾水,特朗普的话说得自信,听起来像已经到账了,但细看就发现,怎么发、什么时候发、发给谁,全都说不清。

他只说这是“关税带来的红利”,但没提具体的执行方式,是直接寄支票,还是通过减税操作?给了会不会再要回去?高收入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全是问号。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舆论战,目的是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



更深层的考虑是,特朗普现在正面临司法上的压力,法院正在审理他到底有没有权力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自行决定征税。这事儿闹得不小,连他自己任命的保守派法官都开始提出质疑。

如果法院最终判定这一政策程序违规,那么所谓的“关税红利”根本无法成立,到那时候,发钱的承诺就可能变成一个政治口号,用来制造对体制的不满情绪,而不是真正的政策工具。

特朗普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借危机打政治算盘,他想用一句“我要发钱”的承诺,把焦点从政府停摆转到他个人的“好意”上,这招太熟练了。


但问题在于,这笔钱到底靠什么来支撑?所谓的“关税红利”,真的能支撑这么多钱吗?

虽然特朗普一直强调加征关税让美国赚到了钱,但这笔收入要用到的地方有很多,美国到处都是缺钱的口子,在这种紧张时刻,特朗普政府真的舍得将这么一大笔钱拿出来吗?

贝森特很明确地表示,自己没跟特朗普讨论过这个计划,也就是说,这基本上就可以将特朗普的发言定位成“个人意见”,而不是一个即将实施的政府政策。


他还补了一句,说所谓的“红利”更可能是通过一些免税政策来实现,比如对小费收入不再纳税、加班费可以免税之类的,这和“直接发钱”可不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普通人真正能拿到手的,可能远没有特朗普说得那么多。

从财政角度看,发放2000美元的直接补贴需要动用联邦预算的大量资源,仅这个项目就可能占到年度财政支出的相当一部分,而美国的财政状况本身已经高度紧张,巨额赤字和债务高企,根本没有多余空间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现金支出。


而且,这还没考虑到美国目前高企的国债和预算压力,这一来一去,根本兜不起这个“人情”,所以说,特朗普这次喊发钱听起来像是解决问题,实际上更像是把一个更大的问题抛给了别人。

他把承诺说得简单,却没提供任何可以落地的答案,特朗普喜欢说大话的性格没变,但他身后的团队可不敢跟着他做出直接的承诺。

屏幕里的战争,屏幕外的代价

这场“2000美元风波”的背后,其实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态里的一个老毛病:为选票不顾后果,为话题不管结局。


特朗普的这次操作,只是把这个问题放大了而已。看清“红包”背后的算盘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很清楚了,特朗普高调说要发钱,财政部长转头就拆台,钱从哪来、怎么发、发给谁,全都说不明白。

这不是一场真心实意的经济救助,而是一次利用民众情绪的政治操作,他想借着政府停摆的焦虑和法院案件的压力,重新掌握主动权。

但问题是,再大的话题、再热的舆论,终究要靠事实支撑,民众不缺“画饼”的政治秀,缺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行动。


这条消息一经发布,社交平台立刻炸了锅,支持者们拍手叫好,他们眼中,这笔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特朗普过去几年“斗争外交”的成果,是对抗建制派的胜利果实。

但另一边的批评声也没少,很多专家第一时间就指出了一个逻辑漏洞,关税的钱最终是由谁掏的?

往往是消费者,商家进货成本变高,商品涨价,最终还是老百姓多掏了钱,从左兜掏出来的钱,右手再发回来,这样的“红包”算不算福利。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过去一直批评拜登政府“乱发钱”,说那样会推高通胀,搞乱市场。

但现在他自己提出的金额更大、覆盖更广,理由还更模糊,这就让人感觉他是在用原来批评别人的方式替自己找人气,还有一点也引发不少人的不满,特朗普说这笔钱只发给“非高收入人群”,可问题是,他自己在任期内推动的多项减税政策,最大受益者恰恰是高收入群体。

这时候突然强调“排除高收入者”,不少人就觉得这话说得虚,听起来像是选举语言而不是实际政策,这场围绕“2000美元”的争议,更像是把美国社会当前的撕裂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共识的崩塌,比财政赤字更可怕

童话故事无法填饱肚子,也无法修补一个分裂的社会,它只会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不再相信共同的事实,民主的根基便会动摇。

民主制度,就像一座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的大厦,当有人开始声称地基是棉花糖做的,而另一些人坚信地基是钢筋混凝土时,争论本身就比地基更危险。

这背后的问题是更深层的信任危机,当一个国家的政策变成“谁说得响,谁就占据道德高地”,而不是通过正当程序来制定和执行时,民主制度的根基就会受到侵蚀,而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政治文化,正在不断侵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政策变成了工具,承诺变成了表演,真正的执行能力则越来越被边缘化,而这场停摆,本身就是党派之间拉锯的结果,到现在谁也不肯让步。

受苦的是普通人,特朗普的“2000美元承诺”只是为将矛盾转移,让大众提升对他的支持,它没有清晰的财政支撑,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更没有行政层面的准备,就连自家财政部长都摇头摆手,可见这场操作并不靠谱。

如今美国政府深陷停摆泥潭,政治斗争愈演愈烈,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能不能发钱,而在于什么时候能让政府重新开始正常运转,在缺乏制度信任和财政约束的背景下,再大的承诺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一戳就破。


说到底,特朗普的“发钱”计划,不是一次失败的经济政策尝试,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叙事战争”。他以“为民请命”的动人故事为外衣,以转移司法压力、巩固基本盘为内核,最终以撕裂社会共识、损耗制度信用为惨痛代价。

无论这场“战争”的短期胜负如何,其真正的、长期的输家是“制度信用”这一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不再相信共同的现实,民主的根基便会动摇,制度信用是比财政信用更核心的国家资产,其损耗比财政赤字更危险,且更难修复。

这2000美元看上去像是送温暖,实则是给制度添堵。这场“2000美元红包”风波,终究会过去,可“空头支票式政治”的后遗症,会一直留在美国社会里,越来越难以消化。


结语

特朗普的童话终究没能战胜冰冷的现实,但它成功地在美国社会划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当政治沦为叙事的竞争,输掉的不仅是政策辩论,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宝贵共识。

在真假难辨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就是我们每个人为守护制度信用能做的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扶苏聊历史
2025-11-13 16:33:26
超10位韩星到中国宣传新剧,离了韩式滤镜,状态一个比一个糟糕

超10位韩星到中国宣传新剧,离了韩式滤镜,状态一个比一个糟糕

萌神木木
2025-11-13 18:50:57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城市谋略家
2025-11-14 11:18:28
你敢扣,我早有后手!法国海关戴高乐机场扣二十万从中国寄来包裹

你敢扣,我早有后手!法国海关戴高乐机场扣二十万从中国寄来包裹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6:26
"没人脉我不信"!太子集团6年检举52次没人查

"没人脉我不信"!太子集团6年检举52次没人查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3 20:28:11
宋希濂被特赦后与陈赓吃饭,问了陈赓三个问题,惊叹:毛主席高明

宋希濂被特赦后与陈赓吃饭,问了陈赓三个问题,惊叹:毛主席高明

好运来好运
2024-11-16 11:52:24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不似少年游
2025-11-14 07:06:54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人有没有血栓,散步就知道!体内有血栓的人,散步常有这 4个表现

人有没有血栓,散步就知道!体内有血栓的人,散步常有这 4个表现

诗词中国
2025-11-12 19:24:08
《惊天魔盗团3》上映,女主丑,毁所有,无法实现第二部的票房

《惊天魔盗团3》上映,女主丑,毁所有,无法实现第二部的票房

马庆云的影音娱
2025-11-14 18:40:39
离异中生有新欢了?baby回归失败?于正嘲讽陈哲远?段奥娟上位?姨太问答

离异中生有新欢了?baby回归失败?于正嘲讽陈哲远?段奥娟上位?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14 22:59:44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惊艳!本多もか黑发造型让人心动不已!

惊艳!本多もか黑发造型让人心动不已!

大为看点丶
2025-11-14 14:55:05
G7外长联合声明,三点提到中国,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G7外长联合声明,三点提到中国,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小鬼头体育
2025-11-15 02:32:12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全运会乒乓球爆大冷,女单名将被淘汰,陈梦翻盘,球迷为一人惋惜

全运会乒乓球爆大冷,女单名将被淘汰,陈梦翻盘,球迷为一人惋惜

凡知
2025-11-14 15:48:53
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送错快递,苏州一快递员被残忍杀害,年仅30岁

冲冠一怒为红颜!因送错快递,苏州一快递员被残忍杀害,年仅30岁

火山诗话
2025-11-13 21:01:02
C罗红牌摊上大事!极端情况:遭FIFA重罚 无缘世界杯前2场

C罗红牌摊上大事!极端情况:遭FIFA重罚 无缘世界杯前2场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4 20:52:40
33岁女子相亲,听说男子年薪百万想留宿深度沟通,网友:操之过急

33岁女子相亲,听说男子年薪百万想留宿深度沟通,网友:操之过急

周哥一影视
2025-11-14 15:41:38
2025-11-15 04:40:49
星辰夜语
星辰夜语
在星空中寻找灵感,在夜晚低语故事,让星辰作伴,夜风为媒,分享那些触动灵魂的故事和感悟。
2233文章数 2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迟迟没有Switch2版!这三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太可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