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则消息引爆网络。
据称,德国德国联邦国防军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中将公开表示,柏林已为与俄罗斯“开战”做好全面准备,并将协助北约向俄边境部署高达80万部队。
这则消息虽然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根据2024年11月21日《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德国的确在推行一份“德国行动”的战略计划。
这份计划明确提出,德国计划动员多达80万北约士兵前往乌克兰。
再结合最近德国援助乌克兰一批“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消息,让全世界不得不怀疑一向低调的德国,为啥突然强硬的向俄国叫板。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图谋?
德国叫板
最近几天,德国高层政治人物频繁就乌克兰问题强硬发声。
德国总理默茨就明确表示,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外交途径已“用尽”,唯一办法是持续支持基辅。
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的话更加强硬,他宣称“我们的生活方式处于危险之中,这并非危言耸听”。
从政府首脑到军方高层接连表态,说明德国已经形成了共识,开始从“谨慎中立”变成“战争准备”模式。
最近,德国军方司令高调宣布将动员80万北约士兵支持乌克兰,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
那么,德国为啥突然变得如此强硬?
这一切还是和能源有关。
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天然气曾占德国进口量的40%,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德国就一直在推进能源领域的“去俄罗斯化”。
到2023年初,德国已基本摆脱了对能源领域对俄罗斯的依赖,挪威成了德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同时,德国大量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从卡塔尔、美国、加拿大等国进口LNG的规模持续扩大。
德国还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2024年德国62.7%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创下历史新高。
2025年5月,默茨明确表态,德国将支持欧盟委员会提议,彻底阻止“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任何形式重启,标志着俄德能源合作的彻底破裂。
![]()
德国和俄罗斯叫板,除了摆脱了能源依赖之外,一旦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开战,德国还能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冲突一旦爆发,俄罗斯在东欧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德国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提前布局,增强自身在东欧的影响力。
据媒体报道,目前德国已经实现了在立陶宛的永久驻军,构建起对俄的“前沿防御带”。
德国还能在战争中通过协调军援、统筹资源,强化自己对欧盟的控制力和主导权。
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开战斗,北约各国的武器订单将源源不断流入德国,进而带动德国工业发展。
仅生产大量炮弹就能为德国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
德国主导的中欧铁路、运河等基建项目,在战争中,也将成为重要运输通道,使德国制造更便捷地进入东欧,进一步巩固其“欧洲工厂”的地位。
深层图谋
除了经济、政治上的利益,德国迫切希望通过战争摆脱二战后的“去军事化”束缚,这才是德国最想要的。
通过对俄罗斯的强硬,德国就有更多理由实现海外永久驻军,也能取消对乌武器使用限制,进而大幅提升军费,名正言顺地扩大军队规模,实现从“经济大国”向“军事大国”的全面转型。
德国甚至还可以借助战争推动核武器发展,增强战略威慑能力。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德国在北约内部的话语权将得到明显提升。
默茨政府还可以通过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当前,德国虽然经济总量比较大,但是GDP逐年萎缩,制造业纷纷外迁,民众不满情绪上升,极右翼势力趁机崛起。
一旦北约开战,德国就可以大肆渲染所谓的“外部威胁”,来进一步凝聚国内共识,转移民众不满情绪。
![]()
到时候,默茨政府必将获得更多保守派选民的支持,进而遏制极右翼势力,以实现巩固执政基础的目的。
如此看来,默茨政府对俄罗斯的强硬能起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可是,未来局势真的能如默茨所愿吗?
战争历来都是双刃剑,德国的图谋有着巨大的风险。俄罗斯虽然在乌克兰战场上消耗了国力,但绝对不会对北约东扩和边境威慑坐视不管。
一旦北约下场,局势势必冲突失控,到时候,欧洲就成了主战场,德国作为北约后勤枢纽,必然首当其冲遭受打击,其苦心经营的工业体系和能源设施可能毁于一旦。
从本质上看,德国的强硬表态和行动,是借“俄罗斯威胁”为扩军找借口,是在经济困境下的战略突围。
俄罗斯外交部一针见血的指出,德国强硬表态,目的就是为飙升的军费开支和北约的集体备战提供政治理由。
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德国本可凭借自身经济影响力化解欧盟内部分歧,推动构建欧洲自主安全秩序,如今却甘愿冲到前面,成为战争的推波助澜者。
德国如果继续执迷不误,必将让欧洲沦为俄罗斯和美国博弈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
- 新华网客户端,乌克兰媒体:德国今年计划向乌提供70亿欧元军援
2.澎湃新闻,明查|德国调集80万大军支援乌克兰?德国军队才18万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