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级”舞剧《天工开物》
国内外演出30城以上,场次超100场
累计观众超10万人,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
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昌、长沙、深圳
等多个城市全部售罄
2月6-8日
舞剧《天工开物》四巡北京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震撼上演
![]()
![]()
![]()
“天工男团”技惊四座
所到之处 一票难求
现场观众谢幕时高呼「震撼」
“明制美学极度震撼”
“天工男团的滞空感绝了”






![]()
江西文演·陆川导演作品
舞剧《天工开物》
演出时间|Date&Time
2026年2月6日(周五) 19:30
2026年2月7日(周六) 14:30
2026年2月7日(周六) 19:30
2026年2月8日(周日) 14:30
(演出时长12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演出地点|Date&Time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演出团体|venue
舞剧《天工开物》剧组
演出票价|Tickets
880/680/580/380/280/180元
扫码购票
出品单位
江西文演集团
北京舞蹈学院
制作运营单位
江西文演演出院线
中国巡演运营推广单位
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
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
北京天桥盛世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单位
深圳晶英文化演出运营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单位
大麦Mailive
0
![]()
![]()
当"人生是旷野"的现代哲思穿越时空,映照在明末士人宋应星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科举落第者的精神突围,更是一部科技著作在时代夹缝中的破土而出。
![]()

这位六次会试不第的江西举人,用三十载光阴丈量华夏大地,最终在《天工开物》中构建起超越科举轨道的知识宇宙。
![]()
![]()
舞剧的上半场聚焦他的科举经历,却并未停留在“文人失意”的悲情渲染上,而是展现了他从“功名执念”到“科学觉醒”的精神蜕变。
![]()
![]()
当其他考生在“八股文”迷宫中沉沦时,宋应星选择“脱下长衫”,走向田间工坊,用双足丈量大地,以双手记录百工技艺,在黑夜中点亮科学的微光。宋应星的人生恰似《天工开物》中的耕犁,在科举板结的土壤中犁出思想深壑。
![]()
![]()
舞者充满力量的腾跃与舒展,传递出挣脱桎梏的生命力,生动诠释了“人生就是旷野,而非轨道”的现代寓意。

![]()
![]()
![]()
全剧以“赶考”、“著书”、“山河”等篇章为线索,展现了宋应星科考六次落榜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工艺的经历。

![]()
![]()
![]()
整部舞剧通过舞蹈、影像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天工开物》这本记录古代科技与工艺的百科全书“活”了起来,观众仿佛穿越回了三百多年前,亲眼目睹了宋应星如何在乱世中隐遁著书,以书为帆,将中国智慧传播四海。
![]()
![]()
![]()
从一页纸,到一行字,再到10万字、123副插画、130+项生产技术和工具、30+行业科学数据,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而其作者宋应星,则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
![]()
陆川首部跨界融合舞剧《天工开物》,以舞绘史。除了“会飞”的天工“男团”外,宋应星以其六考六败、不囿世俗、用一己之力为中国科技“继绝学”,将一个时代的文明科技集中在巨著《天工开物》中,展现了大明理工男的“硬核帅”——舞剧《天工开物》注定是一场视听盛宴。
![]()
陆川在采访中提及,当轻轻翻开那书籍的扉页时,“此书与功名进取无关”这一行字瞬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从中透露出一种属于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傲骨与情怀。长久以来,我内心一直怀揣着渴望,期望能够借助一部作品来唤起这种精神。
![]()
陆川用舞剧《天工开物》传达了这般“生而不同,敢为不同”的精神和意境。
![]()
陆川导演通过舞台之美、服章之美、音乐之美、影像之美、装置之美、工匠之美、科技之美、大地之美,定义“明制美学”的舞台呈现。
舞剧《天工开物》被誉为“文艺界的大作,舞剧界的大片”。舞美设计方案参考大量史料,通过对明代画卷、建筑、器物、服饰、家具等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
![]()
![]()
剧中舞美设计中“巨物”的应用、舞美装置、视觉呈现都运用了这个概念,特别是原书中123幅白描绣像的插图,是典型的明代版画特点,成为了贯穿全局的美学元素,呈现出震撼的舞台效果,整体风格兼具内敛和巧妙。
![]()
![]()
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的服饰特点,精巧的是,大量的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第一陶”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
![]()
音乐创作上,采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比如:打铁、抽拉风箱、稻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织丝的声音素材,简朴又传神。
![]()
舞剧《天工开物》不仅是一部艺术精品,更是一项文化传承的伟大尝试。
全剧以“赶考”、“著书”、“山河”等篇章为线索,展现了宋应星科考六次落榜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工艺的经历。
整部舞剧通过舞蹈、影像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天工开物》这本记录古代科技与工艺的百科全书“活”了起来,观众仿佛穿越回了三百多年前,亲眼目睹了宋应星如何在乱世中隐遁著书,以书为帆,将中国智慧传播四海。
2026年必看
舞剧《天工开物》
一部致敬历史的传世之作
看鬼才导演 舞蹈群星
用舞蹈“讲”故事
让古籍“活”起来
2月6日-8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大剧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