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丁
这是电视剧《父母爱情》的系列剧评之一,喜欢这部剧的朋友,欢迎点击文末下方链接或者合集,我们一起讨论吧。
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看得出来,尽管安杰的大嫂对安杰一直都很不错,小妹长小妹短的,但安杰却很瞧不起自己的这位大嫂。
当然,并不是瞧不起大嫂的地主女儿出身,毕竟安杰自己就是资本家小姐。
而是觉得大嫂为人处世很势利,一身的小市民气息。
比如,在安杰找对象这件事情上,哥嫂极力撮合她和江德福的婚事,是看在江德福年纪轻轻就是团长,还在青岛炮校进修,将来前途无量,对安家有好处上。
根本不管安杰自己喜不喜欢,两人的思想、文化是不是在同一水平。
比如,安杰亲耳听到哥嫂私下里教育儿子安晨,吃饭不要学小姑父,吧唧吧唧的像头猪。
但当着面,他们对江德福又恭敬得不得了。
再比如,安泰一家来松山岛拜访他们,安杰一眼就看出了的目的,就是为女儿安怡的参军问题而来。
虽然这些事,大哥安泰肯定是“主谋”,但毕竟是自己的大哥,所以安杰只能将不满情绪对准大嫂,转过来瞧不起大嫂。
但是多年后我们发现,安杰虽然很瞧不起自己的大嫂,可最终还是活成了她的模样。
![]()
01、
江德福到了松山岛,刚开始是守备区参谋长,后来升到了守备区司令,之后就没有再升到更高的职位了,直至退休。
至于具体原因,江德福心知肚明。
首先是安杰资本家小姐的出身。
当初为了娶她,就差一点卸甲归田,婚后影响自己提干,也在所难免。
再有,安杰家的亲戚关系实在太过复杂,还有一个“右派”姐夫,而两家还走得挺近的。
其实江德福为了安杰,心甘情愿,因为他深知,不是所有好事都让他一个人占尽的。
可是安杰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看到江德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0年,眼看有升职的机会,就是轮不到他,很是着急。
当听说上级领导来海岛视察时晕船,安杰认为机会来了。
她亲手做了几样可口的小菜,让女儿亚宁给领导送去。
结果弄巧成拙,挨了批评,气得她把饭菜倒进了鸡窝里。
这个时候的安杰巴结领导,和当初的大嫂巴结江德福,有什么区别?
安杰现在不也是一边抱怨领导,一边巴巴地给领导送饭菜吗?
为了丈夫的前途,她明知道送饭菜是变相讨好,但她依然去做了,和当初的大嫂是一样一样的。
![]()
![]()
02、
江德福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他本人觉得没什么,服从组织安排。
但安杰想得更长远。
江德福是守备区司令,她就是司令夫人,但江德福退休后,她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她觉得,江家需要一个能够接替江德福职位的“接班人”。
卫国、卫东虽然都在部队,但在外地,远水解不了近渴。
亚菲虽然在岛上参军,23岁已经是指导员,但离成为“接班人”还差得远。
卫民在农村老家,亚宁在读大学,他们显然更没有希望。
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亚菲对象的身上。
当得知亚菲的对象是司务长于大光的时候,安杰气得黑了脸,和老丁联手,先是找于大光谈话,然后一纸调令让他高升,离开松山岛,也离开了亚菲。
![]()
然后她看中了29团政治部主任孟天柱,小伙子是人大代表,不久即将到青岛学习,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前途不可估量。
于是安杰非要把他介绍给亚菲。
因为亚菲的强烈反对才作罢。
安杰又要孟天柱去给亚宁送毛衣,结果无意中促成了亚宁和孟天柱的婚事。
虽然安杰觉得亚宁和孟天柱在一起有点心有不甘,但随着孟天柱高升为政委,这种不甘化为了欣慰。
你看看,这就是曾经清高的安杰干的事儿。
![]()
大嫂当初极力撮合安杰和江德福,哪怕江德福离过婚也觉得没什么,因为江德福前途无量嘛。
大嫂在得知江德福为了娶安杰,面临脱下军装,回老家种地的时候,又极力阻止小妹“跳火坑”。
当江德福通过努力争取,不仅可以娶安杰,还能保留军籍党籍,大嫂又喜笑颜开。
大嫂180度态度的左右摇摆,安杰很是瞧不起。
可现在呢?
此时的安杰选女婿,和当初的大嫂挑妹夫,是不是一样?
不仅一样,完全如出一辙!
![]()
03、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
安杰虽然一开始自视清高,讨厌大嫂势利、世俗的性格,但多年之后,却活成了大嫂的模样,这一点恐怕安杰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想,大概是下面几个因素吧。
(1)环境
安杰是资本家大小姐,受过良好教育,精致、浪漫、小资,她认为大嫂市侩、现实、粗俗。
而大嫂呢,在安家,她更早地承担起家庭责任,务实、坚韧、接地气,她的“俗”是一种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和维持家庭的智慧。
当安杰跟随江德福去海岛,离开了城市的优渥环境,她必须直面最真实的柴米油盐、人情世故。
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大嫂身上那些她曾看不起的务实、坚韧、精打细算和人情练达,恰恰成了生存和维系家庭的必备品质。
![]()
(2)女性在婚姻与家庭中角色的趋同性
无论出身如何,当女性进入婚姻,尤其是成为母亲后,她们会面临许多相似的核心挑战:经营家庭、维系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处理亲戚邻里关系等。
大嫂是过来人,她所展现出的模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成熟、称职的妻子和母亲的样板。
而安杰呢,随着岁月流逝,同样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这些角色。
(3) “看不起”的背后,往往是年轻时的无知
安杰对大嫂的“看不起”,带有年轻人特有的傲慢,和对生活复杂性的无知。
她当时站在一个相对轻松的位置,去评判一个在生活重压下前行的人。
当安杰自己亲身经历了政治风波、生活磨难,和家庭琐事的消磨后,她才真正理解了大嫂当年的不易和那些“俗气”行为背后的无奈与智慧。
曾经的“看不起”,变成了后来的理解,乃至成为对方。
![]()
04、
安杰最终发现,自己走过的路,大嫂早已走过;
自己面临的难题,大嫂早已给出过答案。
这种理解,使得她在无意识中接纳并践行了大嫂的生活哲学。
就如我们普通人,年轻时激烈反对的,可能正是我们成熟后不得不接纳的。
这不是背叛,而是对生活复杂性的承认和尊重吧。
![]()
![]()
(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作者:丁丁,专注为您带来影视、小说、人物的情感解读。喜欢旅游、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慢时光。
学习和成长是一件终生的事情,愿与你同行,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作者不迷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