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亩产5000斤,曾救活3亿中国人,改变历史的红薯,为啥没成为主食

0
分享至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种作物,曾在无数个饥荒年代里默默拯救了亿万百姓。

它不是珍贵的粮食作物,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农产品,而是一种外来植物—红薯。

它产量惊人,亩产5000斤不是问题,它耐旱耐贫瘠,在最难种庄稼的山地也能活。



它的到来,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粮食转机,甚至被认为撑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人口增长。

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级“英雄”,却始终没有成为中国饭桌上的主角。

它曾是救命粮,如今却成了零食配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红薯是怎么来的?

在明朝年间,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福建、广东等地旱灾频发,庄稼颗粒无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几位关键人物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福建商人陈振龙在 1593 年到菲律宾吕宋岛做生意时,发现了当地一种既能充饥又容易种的作物。

他多次尝试带回却被查获,最终灵机一动,把红薯藤藏进船上的毛绳里涂泥掩盖,成功带回福建,那年福建大旱,陈振龙试种红薯,四个月亩产数千斤,挽救了无数人性命。



广东东莞的陈毅经历更为传奇,他去越南时,发现当地的红薯香甜可口,却被告知不可带回,违者斩首。

他不死心,留在偏远村庄研究了两年生长习性,最后买通土著族人,将红薯种藏在铜筐中偷偷带回家乡。

更巧的是,他家仆把折断的藤条随手一埋,居然发芽了,也因此摸清了红薯的种植诀窍。



随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也开始研究红薯,解决了越冬贮藏的问题,让红薯不仅能种,还能存,红薯从此开始在中国沿海广泛传播。

到了清朝,红薯随着人口迁徙进入内陆山区,康熙年间,迁海令让沿海百姓搬进深山,为了生存,他们把红薯带进了丘陵。

后来“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等大规模移民潮,也让红薯的足迹一路延伸到长江流域。

再后来,红薯甚至进入了皇宫,雍正年间,有人把白薯献给皇帝,只供皇家食用;到了乾隆年间,红薯被带进北京郊区的大田地,逐渐成为京津地区的重要粮食来源。



这样一来,红薯从南到北,从山地到平原,逐渐占据了中国粮食版图上的一个角落,但它真正的“高光时刻”,还要等到近代。

那么,红薯到底凭啥能撑起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啥能救命?

红薯一开始被种,是为了活命,它能种在别人种不了的地上,也能在别人种不了的时间里长出来,在那个以天吃饭的年代,红薯的出现,简直就是“天降甘霖”。

红薯亩产平均在5000斤,要知道,明代水稻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即便现代水稻也不过一千斤左右,红薯的产量,是绝对的“降维打击”。

更厉害的是它的适应能力,它不挑地,沙地、红土、丘陵都能种,它耐旱也耐涝,几乎是“旱涝保收”,对比其他作物,红薯简直是“主角级别”的坚韧角色。



除了产量和适应性,它的吃法也很灵活,蒸、烤、煮样样行,还能做成红薯干、红薯粉、做糖水煮粥,甚至连薯叶可以炒菜,藤还能喂牲口或入药,吃的吃,用的用,一点都不浪费。

民间常说“红薯能刮肠通便”,现代医学也发现它含有果胶、维生素、矿物质,还有抗癌、降糖、保护心脏的奇效,从健康角度看,它也不输现代的“超级食物”。

但红薯也有自己的难处,它的蛋白质含量只有1.6%,远低于米面,含水量高,能量密度低,吃得多但不耐饿,农民、士兵这种重体力人群,靠红薯撑不住一天的劳力。

再说副作用,吃多了会涨肚、放屁、胃酸反流,民间甚至有顺口溜,“一斤红薯两斤屎,外债三千屁不值”。



还有储存问题,低于10℃冻伤,高于20℃又发芽,湿度不合适还霉变,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大规模保存难度大,成本高,不如晒成干片保存,但步骤繁琐。

而且红薯淀粉没有面筋,做不出劲道的面条和松软的馒头,出粉率也低得可怜,小麦58%,大米85%,红薯只有15%-25%,这一点,让它在加工方面天生就“吃亏”。

从种植角度看,红薯属于热性作物,怕冷,一旦低于15℃就停止生长,这也限制了它的种植区域,种植步骤繁琐,难以完全机械化,靠人力种植,费时又费力。



那这样的红薯,为何还能撑起中国人口的暴涨?



为啥没当主食?

有学者统计,从明末到乾隆年间,中国人口从几千万飙升到三亿多,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红薯的广泛种植,它支撑了中国农业的“量变”,也支撑了人口的“质变”。

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粮食紧张,红薯再一次登上主粮舞台,1945年《华北新报》就曾号召全民种红薯,说它营养丰富、易于栽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薯在农村是家家户户的主口粮之一,养猪、养人全靠它。



1978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甘薯生产国,产量占全球83%,红薯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排在第四,是经济作物中的“产量王”。

可到了现代,红薯的地位却一落千丈,老一辈人吃怕了,年轻人图口感、讲营养、重体验,红薯就慢慢退出了主食舞台。

现在你进超市,红薯多半是做烤薯、粉条、干片卖,早已不是饭桌上的主角。



一方面是传统饮食根深蒂固,中国自古讲“南米北面”,红薯这种杂粮难撼米面地位,主食不仅是口感问题,更是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是实际用途受限,红薯的储存难、加工难、营养单一、能量不足,这些短板让它无法承担主食的责任。

吃得饱但不顶饿,吃得多反而不舒服,这和现代人对饮食的要求完全不匹配。



结语

红薯曾是中国农业和人口增长的“隐形英雄”,撑起了饥荒年代的饭碗,也见证了国家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

它的辉煌已经刻在历史里,但它的未来,或许只能在零食架上继续发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离谱!C罗离场时指着对手主帅骂:都怪你施压裁判 你们的话太多了

离谱!C罗离场时指着对手主帅骂:都怪你施压裁判 你们的话太多了

风过乡
2025-11-14 07:24:57
乒乓球比赛:11月14日决赛CCTV5直播时间调整

乒乓球比赛:11月14日决赛CCTV5直播时间调整

陶寻爱说
2025-11-14 08:15:08
女乘客后座留下“一滩不明液体”,网约车司机懵了:这大冬天,都用了十几张纸巾了

女乘客后座留下“一滩不明液体”,网约车司机懵了:这大冬天,都用了十几张纸巾了

用车指南
2025-11-14 10:07:46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时尚的弄潮
2025-11-14 15:30:17
华润城价格全面失守,投资客正在集体离场?

华润城价格全面失守,投资客正在集体离场?

楼市诸葛
2025-11-14 14:44:38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48:53
004型核航母实锤了?史上最大战舰将问世,比美国福特级还能打?

004型核航母实锤了?史上最大战舰将问世,比美国福特级还能打?

古事寻踪记
2025-11-13 07:16:08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4 09:48:38
最高法: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滥杀无辜、残害未成年人等罪行极其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适用死刑

最高法: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滥杀无辜、残害未成年人等罪行极其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适用死刑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59:11
64岁洪晃晒近照,大变样气质脱俗似瘦了20斤,背Dior包像拎菜篮子

64岁洪晃晒近照,大变样气质脱俗似瘦了20斤,背Dior包像拎菜篮子

阿纂看事
2025-11-13 16:29:14
随着王楚钦4-2林高远,全运男单4强出炉!大概率以下2人会师决赛

随着王楚钦4-2林高远,全运男单4强出炉!大概率以下2人会师决赛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13 20:00:10
央视直播全运会乒乓球,CCTV5,CCTV16节目单更新

央视直播全运会乒乓球,CCTV5,CCTV16节目单更新

阿萞你好
2025-11-14 16:59:47
反超,樊振东赢了!

反超,樊振东赢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14:27:02
日本计划恢复“大佐”等军衔旧称

日本计划恢复“大佐”等军衔旧称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4 10:26:16
严控融雪剂,北京要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实行“包段扫雪”

严控融雪剂,北京要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实行“包段扫雪”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4 00:46:21
点球大战伊朗5-4佛得角

点球大战伊朗5-4佛得角

懂球帝
2025-11-14 02:25:02
赵心童冲击140万奖金!特鲁姆普直言状态不佳,罗伯逊是最大阻碍

赵心童冲击140万奖金!特鲁姆普直言状态不佳,罗伯逊是最大阻碍

排球黄金眼
2025-11-14 11:25:47
为何说慈不掌兵?开国大将徐海东为了保命,狠心鞭打熟睡的战士

为何说慈不掌兵?开国大将徐海东为了保命,狠心鞭打熟睡的战士

南书房
2025-11-14 17:40:03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滞留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混沌录
2025-11-12 21:27:15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蒋介石曾说: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

混沌录
2025-10-26 16:11:11
2025-11-14 18:47:00
知鉴明史 incentive-icons
知鉴明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2956文章数 52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秋天穿衣真的一点都不难!从这些穿搭中收获灵感,舒适又耐看

教育要闻

“小学生选大队委,堪比考公”,宝妈分享题库,网友:时代不同了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