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屎被拉出来是出生还是去世了?

0
分享至


来源 | 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

刷小某书看到一个非常小众而哲学的话题,屎被拉出来是出生了还是去世了。



小红书博主“你推皮套人吗(花样拉屎选手)的帖子截图 / 已取得博主授权

看到这个话题,我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筷子。这可能是哲学史上最“有味道”的问题——它让存在之问,落在了一坨即将与马桶水花相拥的物质上。

果不其然,一聊起屎尿屁大家就发狠了,忘情了,不知天地为何物了。这炸出了潜伏的民间哲学家、生物学叛徒和语言学刺客。有的认为,这无疑是场盛大的“诞屎礼”:它挣脱束缚,拥抱世界,从此海阔天空。而有的认为,这根本就是它生命的“粪墓”:它从温暖富饶的肠道家园被无情放逐,坠入冰冷黑暗的马桶深渊。



小红书网友Yeng在帖子下的评论 / 已取得网友授权

如果暂时放下“to poo or not to poo”的思考,转而回到它的“粪身”本身,你会发现:

事实上,这场与肛门的诀别,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一场成分明确的物质迁徙:你拉出的是一个包含水、蛋白质、无机盐、未被消化的食物纤维,以及大量细菌的超级混合物。

研究表明,一坨新鲜的便便里,大约四分之三都是水。剩下的“干货”中,超过八成都是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主要包括四大类:占2%-25%的蛋白质(其中包含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或含氮物质、约25%的碳水化合物、少量没吸收的脂肪,以及占比高达25%到54%的细菌[1]。

其中很多物质,比如水和蛋白质,是非生命物质,无法谈论生死的。其中能谈论生死的,是本来在你的肠胃中打工、安家、生儿育女的细菌们,在你“一发入魂”的时候被裹挟出来的。

因此,与其说“屎被拉出来是出生了还是去世了”,不如说是,“细菌被拉出来时是出生了还是去世了”。

许多细菌由于极度厌氧,接触了空气生命也到达尾声了。一篇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的研究指出,即使在最理想的厌氧环境下处理新鲜粪便,仍只有大约50%的细菌能够存活下来,而如果暴露在环境空气中,这一概率要降到19%[2]。

也就是说,大部分细菌在“见了天日”之后就嘎巴一下死那儿了。不过,仍有一部分生命力顽强的细菌们“出淤泥”而获“新生”!虽然是以一种不那么体面的方式。

粪便中得以“获得新生”的这些细菌大部分是来自大肠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这两大“门派”的“常驻菌”们[3][4]。



可以生成短链脂肪酸的细菌们大多都来自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这两大“门派” / [8]

“常驻菌”是那些长期居住在人体表面或寄生在人体内,却不会致病的微生物。它们与我们和谐共存,是帮助维持体表健康平衡的重要力量[5]。

在子宫里,胎儿其实处于一个“无菌模式”。但分娩就像按下启动键,当羊水破裂,新生儿的皮肤表面就正式开启了微生物世界的“入驻流程”。通过产道的那一刻,来自母体的一大群天然菌群,会瞬间在新生儿体表“登记落户”。在接下来的约48小时内,无论是喂养方式,还是日常的抚摸与护理,都会促使皮肤、口腔和肠道形成永久且稳定的常驻菌群[5]。



婴儿即将出生以及刚出生的时候就意味着从“无菌”变成了“有菌”状态 / 图虫创意

我们的肠胃道的“微生物江湖”中,九成的“长住居民”都来自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这两大门派,而他们主要定植于大肠[4]。研究表明,食道和胃里的细菌很少,每克内容物大约只有10个,而到了结肠和肠道末端,细菌数量急剧增加至每克1万亿个。大肠容纳了人体内超过70%的微生物[3]。

而粪便中的这些细菌,没在你的“一鼓作气”下获得“新生”前,很多是一些勤勤恳恳助消化的“常驻牛马”益菌们。

当你中午的酸辣鸡杂、笋炒牛肉、西红柿炒蛋经过你口腔的大开大合之后,穿过漆黑的食道来到胃部,在盐酸、胃蛋白酶和粘液的作用下变成叫食糜的半液体物质,接着在小肠中,接受肝脏的胆汁和来自胰腺的消化酶的洗礼后最终来到大肠,这些“牛马”益菌们就“来活了”[6]。



食物在人体中要经过多重工序,在此过程中营养被不断吸收,最终变为排泄物排出 / 图虫创意

人体的消化酶对付不了膳食纤维,但这个消化KPI总得完成。这份繁重的消化工作,最终交给了大肠里的“肠道打工菌”们。其中,尤其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等部门的“牛马”菌,比如瘤胃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和拟杆菌属,堪称劳模,它们任劳任怨地开展发酵活动,最终把膳食纤维加工成短链脂肪酸[7][8][9]。



拟杆菌门中的拟杆菌是帮助生成醋酸、丙酸、乳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得力助手” / Wikimedia Commons

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它们一方面为肠道细胞供能,另一方面还负责调节肠道的动力、加固屏障、增强免疫力,甚至影响脂质代谢[7]。

当然,粪便中也存在一些肠道内的投机分子——条件致病菌和有害菌,例如拟杆菌属中的脆弱拟杆菌,以及厚壁菌门中能产生毒素和引发腹泻的元凶艰难梭菌[10][11]。



看上去就“张牙舞爪”的艰难梭菌是产生毒素和引发腹泻的元凶 / Wikimedia Commons

随着粪便被产出,许多肠道益菌“牛马”累的晕头转向没搞明白状态连同一些“投机分子”被粪便裹挟着一起落入马桶的水里。

肠道菌被排出人体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肠道菌上皮细胞的脱落,就像一场持续的“大扫除”。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清除老化或受损的细胞,以及附着在它们上面的有害物质(如细菌),从而确保肠道屏障始终坚固、不被穿透[12]。除此以外,肠道内壁也有一层粘液,主要作用是隔离细菌。那些无法在粘液中站稳脚跟的细菌,会随粘液的排出而被排出[13]。



肠道表面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以及肠道内壁的粘液使得细菌“适者生存” / 图虫创意

此外,肠道菌也会发挥“定植抗力”,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比如和它们抢夺营养和地盘,甚至激活我们身体的免疫力[14]。

正常的肠道蠕动能够有效地将肠道内容物向下推动,从而将细菌从消化道中通过粪便排出[15]。

而肠道里的细菌总量之所以能保持平衡,不是因为它们一动不动,而是在肠道“公司”内,虽然细菌员工总数稳定,但一直有老员工离职和新员工入职。科学家发现,同一个细菌“工种”里,其实也在不停地进行“人员更替”,不同的菌株——可以理解为同一工种的不同员工会轮流上岗,从而维持了整体的稳定[16]。

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菌非常聪明,它们会在你的肠道里自我升级、不断进化。比如,为了更好地防御噬菌体或者躲过你身体的免疫系统,它们会改变自己的“外表”,即细胞包膜,和“食谱”,即多糖利用能力。这种自我改造让它们能更好地在你体内长期生存下去,从而维持了种群的稳定[16]。

除此以外,你的肠道里既有长期居住、工作的“正式工”细菌,也有来来往往的“临时工”细菌。这种“常驻菌口”和“流动菌口”的结合,既保证了肠道环境的基本稳定,又带来了足够的灵活性[16]。

侥幸在产出的粪便中活下来的肠道菌们迎来了他们的“屎后余生”。而其中一些曾经的“牛马”益菌估计怎么也没想到,它们还有“再就业”的机会。

粪菌移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移植的其核心在于从健康人的粪便中提取、纯化和分离有益细菌群落,随后将这些微生物通过胃镜、灌肠等方式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中。这些“牛马”益菌就这样换了个老板“重操旧业”[17]。

有学者统计粪菌移植可能对包括肠道疾病、抑郁、帕金森、自闭症等85种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17]。

在一项研究中,给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完成粪菌移植后,不仅他们的肠胃状态有所缓解,他们的抑郁情绪也同时得到了改善。移植后,患者肠道里的“好人军团”,比如双歧杆菌成功入驻并壮大队伍,而“坏分子”,比如大肠埃希菌则被明显压制[18]。



粪菌移植有利于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状合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并伴随腹泻 / 图虫创意

随着菌群格局的改变,粪便中两种"捣蛋鬼"短链脂肪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水平也显著下降,这意味着肠道环境变好了,症状也有所缓解[18]。

除了肠道菌的老本行——改善肠胃之外,它们还可以“兼职”治疗帕金森。 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旗下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治疗,接受粪菌移植的早期帕金森患者,其核心的运动症状评分改善了5.8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分[19]。



“再就业”的肠道菌能够改善早期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 / 图虫创意

所以你拉出来的不只是粪便,还有你看不见的亿万肠道菌。尽管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生”或者“去世”,但是一些肠道菌却实打实地获得了“新生”,其中的一些还能“有幸”再就业重新成为“牛马”。

肠道菌说它们的命好苦啊。

撰文 / 咕咕小古


[1] Rose, C., Parker, A., Jefferson, B., & Cartmell, E. (2015).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eces and Urin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Inform Advanced Treatment Technology.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5(17), 1827–1879. https://doi.org/10.1080/10643389.2014.1000761

[2] Papanicolas, L. E., Choo, J. M., Wang, Y., Leong, L. E. X., Costello, S. P., Gordon, D. L., Wesselingh, S. L., & Rogers, G. B. (2019). Bacterial viability in faecal transplants: Which bacteria survive?. EBioMedicine, 41, 509–516. https://doi.org/10.1016/j.ebiom.2019.02.023

[3] Jandhyala, S. M. (2015). Role of the Normal Gut Microbio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1(29), 8787. https://doi.org/10.3748/wjg.v21.i29.8787

[4] Pedroza Matute S and Iyavoo S (2023) Exploring the gut microbiota: lifestyle choices, disease associations, and personal genomics. Front. Nutr. 10:1225120. doi: 10.3389/fnut.2023.1225120

[5] Sunarti, L. S. (2022). Microbial Normal Flora: Its Existence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omeostasis.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2(9), 1–15. https://doi.org/10.9734/jamb/2022/v22i930483

[6] Jurjus, Fotoulaki. (2024).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How the Body Processes Food. J Mol Hist Med Phys 9(255) https://www.hilarispublisher.com/open-access/gastrointestinal-motility-how-the-body-processes-food.pdf

[7] Rosenberg, E. (2024). Diversity of bacteria within the human gu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functional unity of holobionts.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 10(134). https://doi.org/10.1038/s41522-024-00580-y

[8] Macfarlane, G. T., & Macfarlane, S. (2012). Bacteria, Colonic Fermenta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95(1), 50–60. https://doi.org/10.5740/jaoacint.sge_macfarlane

[9] Rinninella, E., Raoul, P., Cintoni, M., Franceschi, F., Miggiano, G., Gasbarrini, A., & Mele, M. (2019). What is the Healthy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 Changing Ecosystem across age, environment, diet, and Diseases. Microorganisms, 7(1), 14. https://doi.org/10.3390/microorganisms7010014

[10] Zafar, H., & Saier, M. H. (2021). Gut Bacteroides speci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Gut Microbes, 13(1), 1–20. 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20.1848158

[11] Mada, P. K., & Alam, M. U. (2024).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In StatPearls. StatPearls Publishing.

[12] Ngo, P. A., Neurath, M. F., & López-Posadas, R. (2022). Impact of Epithelial Cell Shedding o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3(8), 4160. https://doi.org/10.3390/ijms23084160

[13] Schroeder B. O. (2019). Fight them or feed them: how the intestinal mucus layer manages the gut microbiota.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7(1), 3–12. https://doi.org/10.1093/gastro/goy052

[14] Khan, I., Bai, Y., Zha, L., Ullah, N., Ullah, H., Shah, S. R. H., Sun, H., & Zhang, C. (2021). Mechanism of the Gut Microbiota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and Enteric Pathogen Infection.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11, 716299. https://doi.org/10.3389/fcimb.2021.716299

[15] Liu, Q., Luo, Y., & Ke, X. (2022).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Motilit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eCAM, 2022, 3240573. https://doi.org/10.1155/2022/3240573

[16] Priya, S., & Blekhman, R. (2019).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Genome biology, 20(1), 150. https://doi.org/10.1186/s13059-019-1775-3

[17] Wang, Y., Zhang, S., Borody, T. J., & Zhang, F. (2022). Encyclopedia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85 diseas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35(16), 1927–1939. https://doi.org/10.1097/cm9.0000000000002339

[18] Lin, H., Guo, Q., Wen, Z., Tan, S., Chen, J., Lin, L., Chen, P., He, J., Wen, J., & Chen, Y. (2021).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haviors.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1), 233. https://doi.org/10.1186/s12934-021-01720-1

[19] Bruggeman, A., Vandendriessche, C., Hamerlinck, H., De Looze, D., Tate, D. J., Vuylsteke, M., De Commer, L., Devolder, L., Raes, J., Verhasselt, B., Laukens, D., Vandenbroucke, R. E., & Santens, P. (2024). Safety and efficacy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Parkinson's disease (GUT-PARFECT):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EClinicalMedicine, 71, 102563. 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24.102563

内容编辑 | 咕咕小古 微信编辑 | 雷雨天

图片编辑 | 咕咕小古 审核编辑 | 边 声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来源 | 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

未经授权,禁止二次转载,如有需要联系原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副省长与乒乓球前世界冠军贪腐细节曝光

副省长与乒乓球前世界冠军贪腐细节曝光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4 18:45:03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2-0完胜!日本又杀疯了,连赢2大南美+非洲强队,进世界杯8强有戏

侃球熊弟
2025-11-14 19:51:35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霹雳炮
2025-11-14 19:22:49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懂球帝
2025-11-13 21:02:14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CG说科技
2025-10-24 18:36:15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火星一号
2025-11-14 17:43:05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证券时报
2025-11-14 10:35:02
武汉小象超市的“原切牛肉”是合成肉?厂家:是不同部位牛肉挤压后切片丨封面深镜

武汉小象超市的“原切牛肉”是合成肉?厂家:是不同部位牛肉挤压后切片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11-14 18:57:0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42:06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2逆转夺冠:最后一舞封神微笑真甜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2逆转夺冠:最后一舞封神微笑真甜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3:59:07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热点菌本君
2025-11-13 20:53:25
韩国2-0玻利维亚!热身2连胜 孙兴慜任意球世界波 马宁掏4黄+拉架

韩国2-0玻利维亚!热身2连胜 孙兴慜任意球世界波 马宁掏4黄+拉架

我爱英超
2025-11-14 21:00:47
中国“迎头痛击”高市早苗的挑衅,信息量很大

中国“迎头痛击”高市早苗的挑衅,信息量很大

阿尔法34号
2025-11-14 09:31:25
一个路口引发网友热议:“希望全国都来抄作业”

一个路口引发网友热议:“希望全国都来抄作业”

南方都市报
2025-11-14 12:46:07
高盛:三季度消费数据出现明显下滑

高盛:三季度消费数据出现明显下滑

黑噪音
2025-11-14 08:27:26
21独家|MEGA起火,理想问责14人

21独家|MEGA起火,理想问责14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7:40:08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富人花7万即可狩猎人类?!儿童最贵,老人免费,他们真把杀人当旅游...

富人花7万即可狩猎人类?!儿童最贵,老人免费,他们真把杀人当旅游...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3 23:24:51
2025-11-15 01:31:00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incentive-icons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机智呆逼两基友爆笑喷饭两冤家
5091文章数 23776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房产
数码
军事航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教育要闻

独家!小初高贯通部正式成立!朝阳家长的福气还在后头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