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周的热点是气候变化。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召开,吸引了全球目光。巴西竟然为此而临时迁都贝伦,这在COP历史上尚属首次,我也倍感意外。COP30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是因为整数年份,且是《巴黎协定》十周年,二是因为巴西拥有热带雨林,保护这个“地球之肺”十分重要,三是当前形势严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承认,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已失败。
![]()
COP30开幕式现场 (来源:新华社)
而在大会开幕前,比尔盖茨公开发文,提出《关于气候变化的三个严酷真相》(详见),批判“气候末日论”的观点,主张将人类福祉置于气候战略的核心位置。舆论普遍认为,这意味盖茨对气候变化观点的“转向”和“软化”,也有人对盖茨的转变持批评态度。本周评论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盖茨说了什么?
盖茨的文章观点异常鲜明。他所谓的三个严酷真相包括:气候变化不会导致文明终结;气温不是衡量进展的最佳方式;健康与繁荣是最佳防御。
盖茨的核心主张有三点:
第一,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但我们已取得重大进展。我们需要继续支持那些能帮助世界实现零排放的突破性进展。
第二,但我们不能为此而削减对健康和发展的投资,正是这些项目帮助人们在气候变化面前保持韧性。
第三,是时候将人类福祉置于气候战略的核心位置,这包括将“绿色溢价”降至零,并改善贫困国家的农业和健康状况。
在文章最后,盖茨呼吁,在COP30及未来的气候大会上进行一次战略转型,优先考虑那些对人类福祉影响最大的事务。
对盖茨的观点,大家可以先来发表一下意见:
总的来说,我认为盖茨的文章表达的是“调整论”,而非“否定论”,调整的方向是更现实主义(也可以说是更务实)、向现实妥协。因为盖茨并没有说气候变化不再重要了,他仍然认为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且承认我们很难在2100年实现温控1.5摄氏度的目标,可能的情景是温控2-3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及未来几代人)要为生活在一个升温的世界、海平面上升的世界做好准备。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增加,我们需要加大防御力度。但防御能力往往与经济实力相关,低收入国家因为预警系统和建筑物抵御能力较差,受到的损害也会更多。所以,除了投入减排外,还要增加国民收入,而不能因为减排而减收、返贫,这样的话,从人民福祉的角度来衡量,反而是得不偿失的。
盖茨特别提到了两个反例。一是有国家为了减排而禁止使用合成肥料,导致农业减产、物价飙升,陷入危机。我推测这是指斯里兰卡。二是低收入国家在富裕国家股东的推动下停止火电贷款,导致电力成本增加,而削弱了为家庭、学校和诊所提供稳定电力的能力。
有序转型很重要
我认为盖茨文章的核心是突出公正转型的重要性,即我们在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不能因此而导致就业、能源供应等问题,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如果更宏观地说,这也可称为“无重大损害原则(DNSH)”,即在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中,我们不能因为达成目标A而损害目标B。
在我国政策文件中,与之相关的更常见的表述是有序转型。有序转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则。早在2021年,我国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就将“稳妥有序、安全降碳”作为四大原则之一。文件对“有序”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即“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稳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防止过度反应,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这清楚表明,我们不能因为降碳而引致能源安全等问题。
此外,我国政策还特别强调降碳和增长的协同,既要绿色又要发展。不久前,中央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因此,降碳和增长,一个都不能少。
气候工作的下一阶段重点
盖茨文章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预示着气候工作的一些方向性的转变。我简要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公正转型和有序转型会非常重要,不能单纯就减碳谈减碳,要考虑更系统性的影响,特别是减碳对经济、民生的影响。这点不再赘述。
第二,气候适应重要性提升,要加强气候韧性工作。这一点在我们年初发布的《》中已经明确提出。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地球升温已经是确定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逐渐上升都是比较确定的趋势。因此,很有必要做好适应的工作,对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提升资产韧性和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
第三,气候适应中的健康问题,也要引起更多重视。例如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天气可能会对一些脆弱人群导致致命的影响。2024年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了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预能力等十项重点任务,值得重视,特别是在一些特定行业中(如寿险公司)。
第四,农业减碳问题。农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的生产和使用以及释放甲烷的牲畜,约占全球碳排放19%,因此农业也是有减排潜力的。但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低收入国家往往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减排要充分考虑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农业关系到粮食生产,涉及到粮食安全,事关重大;农业容易受到急性(飓风、洪涝)和慢性(缺水、干旱)气候冲击,造成减产。所以,农业降碳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应对不行,应对没有章法也不行。
第五,对气候工作影响的量化测算。盖茨的整体思路是不要单纯追求温控,而是要综合考虑温控措施的“性价比”,要考虑综合效益,把温控措施对人民福祉的影响也纳入进来。这个思路可能会影响很多政府和公益机构的决策思路,也可能会影响一些公司的目标设定的表述方式(不一定单一追求净零目标)。此外,在一些测算工作中(如资产组合的碳风险测算),以往都比较偏好锚定1.5度的情景,如果1.5度变得不那么现实的话,常用情景也可能有所调整。
总之,气候在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也在变化。
供稿:郭沛源
编辑:张瑞环
审核:徐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