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11月12日,“女孩儿为减肥,每天跳绳3000下患上足底筋膜炎”的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分享因跳绳不当导致身体损伤的经历。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主任教授郭建军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跳绳虽然门槛低、易上手,但其本身是一项冲击性较强的运动,公众在锻炼时往往存在重视跳绳数量,忽略动作质量的问题。
为了能快速减重,初二的晓琳(化名)每天跳绳3000个甚至更多,跳了一个月左右,其体重没有明显下降,跳绳时脚后跟却经常疼痛。每天起床后,脚一沾地就疼痛难忍。经医生检查,结合其症状、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晓琳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导火索正是每日大量跳绳。
![]()
跳绳是一项高效的全身性有氧运动。牛宏超 摄
除了晓琳,因跳绳受伤的案例并不少见。张悦(化名)通过跳绳成功减重14斤,却很快被不间断的腰痛所困扰,后来严重到久坐后无法立即站直。经CT和核磁共振检查,最终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因直指“跳绳姿势不对”。医生告诫她不能再继续跳绳,也不能进行增加腰部负担的运动。她无奈地表示,辛苦减掉的肉因养伤期间活动受限又回来一半。
“跳绳是一项高效的全身性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协调性和减脂塑形确有益处。跳绳若不得法,不仅无法收获健康,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伤害,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腰椎问题以及膝关节损伤等。”郭建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很多人看到别人跳绳减肥效果好,就给自己设定每天跳几千个的目标,这并不科学。运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平时缺乏锻炼、核心力量弱、体重基数较大或足踝力量不足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跳跃,足底筋膜、跟腱、膝关节和腰椎都承受着巨大冲击,极易引发劳损性炎症。此外,每个人的体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度,甚至足弓形态都不同,适合的运动强度和方式也应有差异,不要盲目跟风别人的运动训练计划。”郭建军说。
郭建军建议,在开始跳绳计划前,应评估自身体能状况。体重过大、有关节旧伤等人群应在医生或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此外,要进行5到10分钟的动态热身,如关节环绕、高抬腿、原地小跑等,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跳绳时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保持身体中正,收腹挺胸,不要含胸驼背。腰绳主要依靠手腕发力,手臂尽量不动或小幅摆动。一旦在运动中出现持续性的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检查,切勿硬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