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再发悬赏通告!赖清德喊话国民党,再不出手,下一个就是你们
大陆再对两名台湾网红发布悬赏通告后,岛内政坛的空气仿佛被瞬间抽掉一半,让人很快感到那种“麻烦真的来了”的味道。
沈伯洋刚被立案侦查,这两位网络人物又被点名,节奏快得让岛内绿营措手不及。
赖清德第一时间跳出来说大陆“没有管辖权”,但说完这句,他突然转头把炮口瞄向国民党,尤其点名韩国瑜,要他赶快出来公开声援沈伯洋。
他摆出的姿态表面看像“大家一起面对外面的压力”,但听在很多人耳中,更像是在暗示国民党:“这事你们不来蹚,恐怕连躲都躲不掉。”
可韩国瑜的反应让他措手不及,他不仅没接这个球,还反手提出三项条件,把赖清德瞬间逼回原点,也让整个岛内的气氛变得更紧张。
![]()
赖清德突然喊国民党“出手”,在岛内观察人士看来非常反常,因为他上任后对蓝营白营采取的是一条“清障路线”,不是拉拢路线。
柯文哲被羁押、国民党党工被带走,这些都不是小事,而是实打实的政治动作。他的步调明确,方向清晰,那就是不让其他政党给他的政策路线添阻力。
加上他长期得到“新潮流派”的支持,从“台独金孙”到“岛内最高领导人”,一路顺风顺水,早就养成了“硬上加直冲”的政治习惯。
对任何不是自己派系的政治力量,他都不会留太多空间,更别说什么“求同存异”。
所以现在突然回头喊国民党“帮忙”,不怪民众困惑,只怪这举动太违背他平常的作风。
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其实并不隐晦:蓝营这段时间内部确实乱了点。
郑丽文上任后,赵少康、侯友宜、卢秀燕、蔡正元等蓝营重量级人物对她的态度各不相同,派系之间摩擦明显增大。
这种氛围虽然不是要分家,但给人的感觉像是一艘大船遇上侧风,甲板上什么声音都有。
赖清德看到这一幕,敏锐地想到了一个机会:只要他把沈伯洋的案子丢给蓝营,让他们必须“站队”,蓝营内部的拉扯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尤其是韩国瑜,他过去的影响力太大,蓝营内部既有人挺他,也有人怕他,只要他一讲话,很可能重新搅动蓝营内部的水温。
然而赖清德低估的不是韩国瑜,而是韩国瑜这次完全打破他预期。
韩国瑜没有选择沉默,也没有选择配合,而是非常直接地提出废除台独党纲、取消将大陆视为敌对、承认九二共识这三项条件。
这三项条件放在任何台内政坛都是高敏感内容,韩国瑜这一反击不仅等于拒绝,也像是在提醒赖清德:你爱喊话没问题,但你得先照照镜子。
民进党立刻出现连锁反应,从陈培瑜、卓荣泰到吴峥一个接一个发声,各种批评扑面而来,就像被韩国瑜的话点到了不能提的地方,他们越激动,外界就越确认他们确实被打痛了。
![]()
而这场炒作之外,还有一件事让岛内更多人觉得“事情不简单”。
那就是知名媒体人赖岳谦公开宣布,他已经准备移居大陆。
他在节目上透露,自己已到多座大陆城市实地考察,原因很简单:他遭遇政治压力。
《中时电子报》和台湾政治大学在压力下以“危害宪政秩序”为由,对他采取处理,等于逼他离开原本的生活轨道。
对一个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来说,这是沉重打击,岛内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感到一种明显的“敲山震虎”的味道。
有人甚至私下说,这根本是民进党对蓝营发出的“示范性警告”:看看,不听话会变成什么样。
就在岛内空气变得越来越不舒服时,美国那边却突然来了一记“变奏”。
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和郑丽文公开见面,这件事让绿营原地愣住。
美国向来不愿公开介入岛内政党间的纷争,但这次不仅见面,还释放了三个意义重大的信息。一是美国希望两岸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二是美国可能在未来邀请郑丽文访问华盛顿,三是美国对于她的立场没有表现出“不高兴”。
![]()
这让民进党很紧张,因为按照他们原本的设想,美国应该对郑丽文保持距离,甚至表态冷淡才对,结果却来了一波“轻扶肩膀式的温柔”,这种反差让赖清德背后一凉。
特别是赖清德自己此前想“过境美国”却被特朗普团队叫停,这件事在岛内风声不断。
本来他就想再尝试一次,与美国建立更多“象征性支持”。
但现在美国的动作明显没往他预期的方向走,让他一时间不知道应该继续强行推进,还是先观察一下局势。
![]()
美国的态度一旦改变,民进党的底气就会受到影响,而赖清德的焦躁也会跟着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所以现在岛内的局面,看似乱成一锅粥,其实是三边力量同时在施压的结果。
大陆方面在持续推进涉台案件,不打算停手。美国态度开始出现微妙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定站队”。
蓝营自身的派系问题让内部噪音变大。民进党在巨大的压力下又不断把责任往外推。赖清德看似在“掌控节奏”,但实际上他做的很多动作,都更像是在试图把压力转嫁给别人。
但一旦有人反击,例如韩国瑜,他就会立即陷入被动。
接下来局势怎么发展?大概率会继续往更复杂方向走。
大陆的司法动作不会因为岛内政治的变化而停,美国的态度短期内可能继续保持“观望中心略微偏向不表态”的状态,蓝营有机会因为外界压力而重新凝聚,民进党则可能继续硬撑但心里发虚。
外界看得很清楚:赖清德的喊话越密集,就越说明他对局势的掌控感正在下降。岛内政治的火候正在不断升高,所有人都知道这锅汤还远远没煮到“揭盖”的时机。
这场风波更像是一场三方力量拉扯下的“政治共振”。
大陆按节奏走法律程序,美国按自己的利益观察局势,蓝绿则在岛内相互角力。
哪边都不想停,哪边都不敢轻举妄动,形成了如今这种持续拉紧的状态。
赖清德想把压力往蓝营推,但蓝营并不愿意替他挡子弹,韩国瑜的反击更像是一记提醒:岛内的政治方向、两岸关系的关键点,不是一句喊话就能推走的。
未来的局势虽然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岛内这锅正在加热的“政治压力汤”,还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