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交媒体上,印度裔移民总被贴上标签,动不动就有人喊“滚回去”。
这股风气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发酵,2024年大选前后更猛,MAGA阵营里头为H1B签证吵得不可开交。
一边是本土工程师抱怨工作被抢,一边是科技巨头求着多发签证拉人。印度裔占H1B的七成多,这数字一摆出来,美国网民的火就蹭蹭往上窜。
![]()
话说回来,美国这套移民政策本来就是双刃剑。早年为了填补技术空缺,大批印度工程人才涌入硅谷。
结果呢,本土派觉得自家饭碗砸了,网上到处是“印度人滚回印度”的帖子。
印度裔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直接甩出数据:没了我们,你们那些大公司还怎么转?谷歌、微软的CEO都是印度面孔,这话一出,美国人哪受得了,留言区瞬间炸锅。
![]()
这争端不是空穴来风。2024年,硅谷的反移民情绪高涨,好几起事件都闹到国会听证会上。印度裔社区开始抱团回应,强调自己交税养家,还贡献了经济大头。
事实摆在那,2024年S&P 500公司里,印度裔CEO有好几十个,管着市值上万亿的生意。
美国人想赶人,可赶走了谁来管AI和云计算?这种尴尬,让网上的吵架从情绪宣泄变成实力对峙。
![]()
关键是,这事儿暴露了美国人才政策的短视。华裔专家当年在美国实验室里埋头苦干,搞出不少核心技术,可政策一紧,好多人灰溜溜回国。
印度裔在美国商界的崛起,得从90年代说起。那时候H1B签证大门一开,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蜂拥而至。先是底层码农,慢慢爬到管理层。
到了2010年代,硅谷的董事会里印度口音满天飞。微软的萨蒂亚·纳德拉2014年上台,谷歌的桑达尔·皮查伊2015年接棒,阿多比的尚塔努·纳拉延2007年就坐稳了位子。
这帮人不是白给的。印度教育体系注重理工,英语又溜,成本低,美国企业乐得捡现成。结果呢,2024年,硅谷初创公司四分之一的老板是印度裔。
IBM的阿尔文·克里希纳2020年掌舵,推量子计算往前拱;万事达的拉杰维什·拉马拉奥管着支付系统,稳得一批。时代周刊调侃,硅谷扔块石头,准砸中印度CEO,这话听着夸张,可数据不骗人。
美国企业爱用印度裔,还因为他们会抱团。进一家公司,很快就拉来同乡,部门里印度人占比轻松超三成。这网络效应放大影响力,决策圈子越来越印度化。2024年统计,印度裔领导的11家科技公司,市值加起来超6.5万亿美元。
![]()
美国本土派觉得印度裔只会拍马屁,实际创新是别人干的。可事实是,印度裔优化了专利库,推动了并购案。2024年硅谷专利申请虽多,但增长率比前几年慢了点,部分就因为管理层同质化。华裔走后,印度裔填空,可他们更偏好保守策略,不像华裔那么爱冒险。
美国科技霸权摇摇欲坠,印度裔事件只是个缩影。早年美国靠宽松政策吸全球人才,华裔印度裔都来捧场。可现在,政策收紧,人才外流严重。
中国教育投入大,2024年理工毕业生超千万,好多人选择留下来干大事。结果,美国AI增速放缓,咱们的模型训练数据集规模甩他们几条街。
![]()
美国国会2024年辩论H1B,MAGA里头撕裂成两派。一派要全关,另一派求着多发,怕硅谷空心化。
印度裔高管们坐镇董事会,游说力度大,签证配额勉强保住。可长远看,美国的文化壁垒在作祟。种姓歧视、种族偏见,让印度裔内部也闹心。
话说回来,这局面是美国自找的。引进人才时不讲长远,现在后悔药没地儿买。
![]()
美国这摊子事儿,闹腾归闹腾,根子在制度。
印度裔占位,中国领先,全球格局悄然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