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新河镇创新打造“板凳课堂”思政品牌,以“百姓身边的小课堂”为载体,将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矛盾调解等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探索出“移动式、沉浸式”农村思政教育新模式。
小板凳上“话理论”,课堂更具“热乎气”。新河镇“板凳课堂”抢占群众闲时在街头巷尾聊天的阵地,在村庄街道旁、村民家门口设立思想政治小课堂,不设主席台、不在会议室,变以往的将党员群众“喊过来”为大家主动“聚一起”,村民群众拿起小板凳、小马扎,随时随地坐在一起学理论、话心得,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设立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用一方方“小板凳”去“摇动一棵树”“推动一朵云”“唤醒一个灵魂”。近年来,成功举办特色思政活动50余场,有效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力量。
小板凳上“议民生”,课堂充满“人情味”。新河镇依托人大代表走访调研、妇女议事会等形式,在走村入户访村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板凳”在民情收集的独特作用,按照“村民聚集在哪里,小板凳就搬到哪里”的原则,党员干部以下沉式“拉家常”的形式,将“小板凳”变身“移动办公桌”,围绕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就业、就医、养老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面对面交流,逐一作解答,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化解。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由村干部同步整理汇总,制成“民生清单”。在民意调查的基础上,新河镇对100余条民意民情整合梳理,确定了和美乡村建设、道路安防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10条民生实事项目。
小板凳上“促文明”,课堂拉满“凝聚力”。新河镇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通过“板凳课堂”凝心聚力,吹响人居环境整治“集结号”,依托“板凳课堂”在各行政村持续开展主题宣教,让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环境整治的行动自觉。邀请老村干、乡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群众名嘴”分享身边典型案例,实现人居环境治理与村规民约、乡村治理“积分制”等管理制度有效结合,开展好家风宣讲、家风故事分享会、家庭教育宣传讲座等活动10余场,引导辖区群众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活教材”,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精神势头。(青阳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