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病逝 画中火车承载未圆求学梦
![]()
“火车要开了……”这是18岁的詹恩贵(化名)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11月10日22时,安徽安庆太湖县的这间病房里,心电监护仪的曲线趋于平直,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的少年,因EB病毒感染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永远停止了呼吸。他的手中,还紧紧攥着那张印着“录取通知书”字样的复印件;病床旁的抽屉里,一幅素描画被小心地收在文件夹中——画面上,一列绿皮火车正朝着写有“大学”的方向疾驰,车轮旁“加油,一定到”的字迹,力透纸背。
11月12日,詹恩贵的父亲詹先生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谈及儿子的离世,声音数次被哽咽打断。“从年初确诊到现在,他从来没说过一句‘放弃’,就盼着能坐着火车去大学里看看。”这个普通的农家汉子翻看着手机里儿子的照片,照片里的少年戴着口罩,眼神却格外明亮,那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当天,他用手机记录下的瞬间。
![]()
时间倒回2024年年初,彼时的詹恩贵正处在人生的关键节点——距离高考仅剩不到半年,这个在太湖县某中学就读的少年,成绩一直稳居班级中上游,冲刺本科院校是他和家人共同的目标。“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刷题到十一二点,说想考去合肥的大学,将来在大城市找份工作,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詹先生回忆,儿子从小就懂事,知道父母靠务农和打零工支撑家用,从不提多余的要求,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课本空白处总被他画满各种速写。
命运的转折毫无征兆。2月的一天,詹恩贵在早读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紧接着开始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9.5℃。起初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带他在乡镇卫生院开了退烧药,可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乏力、牙龈出血等情况。“那时候他还惦记着学校的模拟考,说‘退烧了就回教室’,可走几步路都要扶着墙。”詹先生察觉到不对劲,立刻带着儿子前往安庆市的医院检查,初步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异常,医生建议尽快转至省会合肥的大医院。
![]()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詹恩贵被确诊为EB病毒感染引发的噬血细胞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受损,死亡率较高。“拿到诊断书的那天,孩子手里还攥着从学校带出来的复习资料,眼泪啪嗒啪嗒地掉在书上,说‘爸,我不想放弃高考’。”詹先生的声音颤抖着,他记得当时自己蹲在走廊里哭了很久,可转身面对儿子时,还是强装镇定地说“咱们先治病,病好了继续考”。
化疗方案很快确定,剧烈的副作用随之而来。詹恩贵开始频繁呕吐,吃不下东西,头发也大把脱落,体重在短短一个月内下降了20斤。但只要化疗间隙精神稍好,他就会让家人把平板电脑和复习资料拿过来,趴在病床上上网课、做习题。“有时候吐得实在厉害,他就用毛巾捂着嘴,吐完漱漱口接着学。”詹先生说,医护人员都被这个少年的毅力打动,特意在病房里给他支起了一张小桌子,还帮他联系学校的老师获取学习资料。
支撑詹恩贵熬过一次次痛苦化疗的,是对大学的无限憧憬,而这份憧憬,被他画在了纸上。3月的一个下午,化疗结束后身体稍有好转,他向护士要了一张素描纸和一支铅笔,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画下了一列朝着远方疾驰的绿皮火车。画面中,火车头棱角分明,车窗里隐约能看到几个年轻的身影,车头前方用醒目的字体写着“大学”两个字,车轮旁边,是他一笔一划写下的“加油,一定到”。“他把这幅画贴在病床对面的墙上,每次难受的时候就盯着看,说不能让这列‘火车’半路抛锚。”詹先生说,儿子还跟他约定,等考上大学,一定要坐一次绿皮火车去报到,看看沿途的风景。
![]()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詹恩贵的病情也逐渐趋于稳定。5月,在医生的评估和允许下,他回到了太湖县的家中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那一个月,他每天还是按在医院的作息来,早上七点起床背书,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和晚上刷题,就是吃饭比以前多了些,说要养足精神上考场。”詹先生说,为了让儿子安心复习,他特意请了假在家照顾,妻子则每天变着花样给儿子做营养餐。
6月7日,詹恩贵戴着口罩走进了高考考场。“进考场前他跟我说‘爸,放心吧,我肯定能考上’,还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詹先生站在考场外,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既期待又忐忑。高考结束后,詹恩贵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放松,而是立刻回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他说“等拿到录取通知书,再好好庆祝”。
6月24日,安徽省高考成绩公布。当詹先生用手机查询到儿子的成绩时,激动得跳了起来——超出当地本科线30分,这个在病床上坚持备考的少年,真的做到了。“我把成绩告诉儿子的时候,他正在输液,一下子就哭了,不是难过,是高兴。”詹先生说,那天病房里挤满了医护人员,大家都为詹恩贵感到开心,护士还特意买了一束鲜花送给他。
7月中旬,来自省内一所理工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医院。淡蓝色的信封上,“录取通知书”五个金色的大字格外耀眼。詹恩贵颤抖着双手打开信封,看着里面印着自己名字的通知书,笑出了眼泪。他立刻拿起铅笔,在那张“求学火车”的素描上添了一笔——在火车的车窗旁,画了一个小小的录取通知书图案,还在旁边加了一个笑脸。“他说‘爸,你看,火车马上就要到站了’,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好日子要来了。”詹先生说,为了让儿子能尽快康复,去大学报到,家人和医院沟通后,决定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幸运的是,经过配型,詹恩贵的弟弟与他配型成功。8月下旬,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合肥的医院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医生说很成功,只要度过排斥反应期,就能逐渐恢复。”詹先生说,那段时间是全家人最安心的日子,詹恩贵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还开始规划大学生活,说要在大学里加入绘画社团,还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
然而,命运的玩笑再次降临。10月底,詹恩贵突然出现高热、腹泻等症状,检查结果显示出现了严重的移植后排斥反应,伴随多器官功能损伤。医院立刻启动了紧急救治方案,将他转入重症监护室。“那二十多天,我们每天都在ICU外面等消息,医生说情况很不乐观,但我们从来没放弃过。”詹先生说,每次探视时,詹恩贵都很虚弱,但还是会吃力地说“爸,我想上大学”。
11月10日晚上,詹恩贵的病情突然恶化。医护人员进行了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他走的时候很安详,眼睛闭着,手里还攥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詹先生说,儿子临终前,用尽力气说了一句“火车要开了”,这成了他留给家人最后的话。
11月11日,詹先生夫妇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儿子离世的消息,附带了那张承载着少年求学梦的“火车素描”。消息很快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哀悼,短短一天时间,评论区就被“少年一路走好”“愿天堂有直达大学的火车”等留言刷屏。不少网友还自发联系詹先生夫妇,表达慰问与关心。
“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关心,这些天收到了很多陌生人的消息,让我们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詹先生说,目前他和妻子正在处理儿子的后事,儿子的素描和录取通知书,他们会好好保存,“这是孩子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念想,也是他奋斗过的证明”。
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医生介绍,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大多数成年人都曾感染过,多数感染者呈隐性感染,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EB病毒可能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青少年和儿童是EB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太湖县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得知詹恩贵的情况后,也表示将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家人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个孩子很坚强,很了不起,虽然他没能走进大学校园,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该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尽快与詹先生夫妇取得联系,了解其具体需求,尽力提供支持。
如今,詹恩贵的“求学火车”没能抵达目的地,但他在病床上坚守梦想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人。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少年的画里,不只是一列火车,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永不放弃的勇气。虽然生命短暂,但他的光芒永远不会熄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