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资本捧上天,号称要“干掉特斯拉”的拜腾汽车,如今工厂杂草丛生,破产清算,只留下一段造车圈最荒唐的传说。
谁能想得到,一家融了84亿的造车新势力,愣是一台量产车都没造出来,却在北美办公室让300名员工一年吃掉5000万的零食!
![]()
千元一盒的名片、空运参展的概念车、法国定制的员工制服……
这不是拍电影,这是拜腾汽车真实上演的败家故事。
![]()
当年和蔚来、小鹏齐名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如今蔚来、小鹏、理想都已站稳脚跟,唯独拜腾,从风光无限到破产清算,只用了短短五年,还被央视点名批评,成了行业反面教材。
![]()
开局即巅峰
2017年新能源汽车风口正盛,拜腾汽车在资本热潮中横空出世。
它的创始团队堪称车圈“豪华天团”,CEO毕福康是深耕宝马二十年的技术大牛,主导过宝马i8项目被誉为“宝马i8之父”。
![]()
总裁戴雷是熟悉中国市场的“老兵”,曾带领英菲尼迪在中国实现销量翻倍,还有沃尔沃中国核心成员付强加持,三人联手让拜腾刚亮相就自带光环。
![]()
这家新公司迅速与蔚来、小鹏、威马并列,成为业内公认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被视作最有可能挑战特斯拉的中国选手。
![]()
南京市政府对拜腾青睐有加,直接划拨1200亩土地用于建设生产基地,还配套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
公司顺势布局全球,在硅谷设北美总部搞前沿技术,慕尼黑建设计中心,南京则作为全球运营和制造核心。
![]()
南京超级工厂按工业4.0标准打造,引进德国库卡机械臂、日本发那科喷涂线等顶尖设备,单条生产线投资就超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资本更是趋之若鹜,短短四年间拜腾完成六轮融资,累计拿到84亿真金白银。
![]()
投资方囊括一汽集团、宁德时代、富士康、腾讯等行业巨头,2018年B轮融资5亿美元还创下当时新造车企业单轮融资纪录。
彼时其他新势力还在为资金辗转奔波,拜腾却有底气挑选投资方。
![]()
2018年CES展上,拜腾首款概念车M-Byte亮相,47英寸超大中控屏搭配人机交互系统,瞬间引爆全场。
![]()
这款车被外媒评价为“重新定义人车交互”,让市场对其量产充满期待,拜腾估值也一路飙升至30亿美元。
谁也没想到,这副手握顶级资源的天胡牌,日后会以荒诞的方式走向崩塌。
![]()
散财童子
手握顶级资源的拜腾没有专注造车,反而把融资当成了挥霍的资本。
最让人震惊的是北美办公室的零食开销,300名员工一年花掉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00万。
![]()
几个月买零食的钱足够普通上班族几年的收入,零食却全是进口高档巧克力、有机坚果和手工甜点,办公室常年摆满各类高端食品。
除了零食,公司上下都透着奢靡气息。
![]()
员工名片用德国进口特种纸制作,搭配烫金和金属装饰,一盒成本就超过1000元。
销售人员的制服要从法国空运,由殿堂级设计师量身打造,单套成本高达数千元。
高管出差必坐头等舱,日常饮用的红酒需要凭身份证才能购买。
![]()
2020年北美CES展会,拜腾为了撑场面,花30万美元将概念车空运过去。
展会结束后又巨资海运回国,这笔费用足够购买三辆中端电动车,对造车进程毫无实质帮助。
公司管理更是混乱到离谱,不到2000人的团队竟然设有29个副总裁。
![]()
核心创始人毕福康和戴雷常年意见不合,从战略方向吵到发布会发言顺序。
中美德三地办公的布局导致决策效率极低,一个简单的内饰修改方案,需要跨洋发送37封邮件,耗时42天才能最终确定。
![]()
更致命的是资金分配严重失衡,84亿融资中真正用于核心研发的占比不足15%。
电池电控等关键技术依赖外包,实车验证里程还不到50万公里,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结局不出意料,量产车始终停留在概念阶段,67台工程样车中能正常行驶的还不到20台。
还没等粉丝爆发,2020年6月央视财经频道的报道就给了拜腾致命一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