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

0
分享至

一场危机,让西贝从热搜回到厨房,从流量回到锅铲。

预制菜、价格贵、退卡潮,三重争议叠加,一度让这家连续运营37年的老牌餐饮品牌信任接近坍塌。短短十天,堂食客流急剧下滑,全国门店连夜应对。西贝创始人兼CEO贾国龙被推上舆论中心,品牌形象从中式正餐标杆跌至舆论靶心。

但两个月后,风向悄然转变。在北京三里屯、上海虹桥商务中心、武汉群光城等商圈,餐厅门口重新排起长队。家庭客群、儿童套餐、现炒菜香,再次回到熟悉的日常节奏。

“舆情前10天客流下滑是最明显的,差不多有40%的堂食客流下降。目前门店的客流相比10月有一定下滑,但基本恢复到西贝风波之前的客流水平。 ”一位西贝店长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我们的门店周末带娃吃饭的会更多,客流基本是工作日的一倍。”

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退卡潮、关店潮不同,西贝并没有倒下。它选择闭嘴、让利、动手调改: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账号,从公众视野退场;厨房从中央预制回到明档操作,油品、食材、工艺全面调改;核心菜品平均降价两成,客单均价跌破90元;部分门店收缩的同时,新店仍在开出。

风波没让它坍塌,却逼它脱壳。



先稳住锅

“那十天,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指令,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一位店长回忆道。

9月初,舆论风波达到顶点。有人质疑西贝卖预制菜,有人吐槽贵得离谱,还有网友翻出贾国龙过去的言论,质疑他傲慢且不懂消费者。

面对高强度的舆论围攻,西贝选择了最不符合公众期待的做法:闭麦。

9月28日,贾国龙清空全部微博内容,小红书和视频号停止更新,抖音账号仅保留一条短视频。过去那个“敢说、爱怼”的企业家,第一次从公众视野彻底消失。

“风波以来,总部要求不允许门店通过减排班的方式减少人工支出,更不允许随意解聘一线伙伴。”一位西贝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危机管理中,沉默是一种高风险策略。但西贝的判断是:争论无法解决信任。

9月12日晚,西贝召开覆盖全国1.8万名员工的作战大会,要求所有门店不准减排班、不准裁人,贾国龙为每位一线伙伴发放500元“特别奖金”。风波最紧张的那一周,他的夫人张丽平还请来心理医生,为承担舆论压力的一线员工进行线上辅导。

外界看到的是闭麦,内部却是一场稳盘。每天晚上9点半,全国800名门店核心干部在线复盘经营,贾国龙亲自上线点评、发赛场奖金。

“老板有时候冲动,但对员工真的好。”受访店长说,“我们都知道,他在用另一种方式稳大家的心。”

沉默之后,西贝没有再做品牌广告。那段时间,它几乎从舆论场消失。但从公司内部节奏来看,闭麦并非停滞,而是一种冷启动。

“闭麦,是为了把粥熬回来。”这句出自员工群聊的玩笑,如今成了门店间的共识。

事实上,这种冷处理方式风险极高,但如果企业内部稳定,它反而可能成为一次重整契机。对一个习惯于与公众沟通的品牌来说,这次沉默或许是被迫的,但也标志着“餐饮大佬叙事”的终结。毕竟舆论场不再需要谁来发声,而需要谁能上桌。


降价让利

如果说闭麦是降噪,那让利就是止血。

西贝的风波,并非被一道菜砸出的,而是信任坍塌拖下的。当现炒、手工被质疑成工厂预制,当价格被放到放大镜之下,顾客开始怀疑这家老餐饮的叙事。

危机的根本,是规模化与信任的错位。过去几年,连锁餐饮讲的是效率:中央厨房、标准化、降成本。但西贝的品牌,却立在手工可见之上。舆论爆发后,它只能做出逆向选择:先让顾客重新看到锅。

9月中旬,西贝总部下令重点菜品回归明档现制。牛肉焖饭、酥皮肉夹馍、小米粥全部回到现场操作。

“门店现在对食安的要求非常高,每天店长、厨师长要点检门店,总部经常下店检查。门店也配了后厨直播的摄像头。”一名店长说,“同时,要求一线伙伴必须通过食安星级鉴定。鉴定方式主要是线上学习考试加线下实操鉴定。”

时代周报记者从西贝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9月30日前,西贝首批9道菜完成调改:从油品到卤肉、从粥品到烧烤,全线改为现场现制;二阶段又新增手工水饺、现熬鸡汤等菜品。

这是一次从食安到形象的透明化补课,修的不是菜品,而是信任链条。

第二个危机点是价格。在舆论风口,贵不再是溢价,而成了“原罪”。

9月底,西贝推出“请您吃饭”活动,发放百万张无门槛代金券,执行“满50返50”的规则。10月1日起,西贝对全国30多道菜品实施降价,平均降幅约20%,客单价降至80元区间。

西贝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使用代金券的顾客中,七成为老客、三成为新客;截至10月,整体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

这一次,西贝用最朴素的方式——锅里的烟火气和桌上的账单,修复了和顾客之间那条最脆弱的连接。它放弃了教育消费者的姿态,转而重新学会倾听顾客,唯有回到锅里的真实,才能重新换回信任。


开闭之间

10月起,西贝的门店地图开始出现红点减少。西安大悦城店、陕西渭南吾悦广场店、汕头万象城店、深圳西丽万科云城店、……几家店接连关停,引发“收缩论”。

但公司内部并不讳言,这场调整早在风波之前就已规划。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西贝每年的动态门店调整率在10%左右,以2022年、2023年、2024年西贝主品牌“西贝XIBEI”开店情况为例,2023年西贝开新店26家、闭店14家,总门店数354家,2024年西贝新开门店39家、闭店21家,总门店数372家。

“门店房租上涨、租期到期、渠道策略调整、长期亏损,都是闭店的原因。”公司方面回应,“近期西贝关闭的门店均为受长期因素影响,非短期风波影响闭店。”

从行业角度看,餐饮企业正在经历调整周期。红餐网数据显示,近300万家餐饮门店折戟,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

西贝并不是第一家开始收缩的连锁餐饮。多家头部品牌都在做同样的事,从扩张转向控盘,从速度转向质量。区别在于,西贝的调整发生在舆论风暴之后,任何关店都会被放大。

11月11日,公司发布声明称,“关店、开店均属正常经营调整”,并承诺闭店储值全额退款、员工优先调岗。

从经营层面看,关店是止血,开店是造血。西贝的策略是在撤出租金高企的商圈同时,北京、长沙、南京等地的新店也在筹备。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几年中国餐饮行业正在从高速扩张阶段转向理性增长阶段。过去企业更多依赖规模和速度,如今则更注重体系建设与内功修炼,这意味着行业正在进入以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的新周期。

他认为,餐饮品牌近期的一系列门店调整与结构优化,体现出行业理性发展的方向。这种调整不是退缩,而是对经营体系的再平衡与升级,是行业进入成熟周期后的一种常态化表现。

危机让西贝失去了部分门店,但也逼它修正方向。关店,不是撤退,而是一次系统重启。留住的,不再是店数,而是确定性。

对企业而言,这场收缩不是终点,而是现实的倒逼。闭店未必是退场,反而是资源优化。优秀品牌的核心从来不是门店数量的堆砌,而是优质门店的持续盈利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西贝的调整并非缩小版图,而是清理负担、强化基本盘。

压力测试

这场风波,让西贝被扒了个底朝天。三十多年累积的品牌印象,在短短十天里被推到放大镜下。价格被放大,管理被质疑,老板被调侃。看上去,它几乎被骂到了谷底。

但风波并没有把它打倒。在最开始,西贝确实把这件事处理得不够漂亮,舆论一度完全失控。但冷静下来,消费者和市场最终看重的,不是它有没有打赢口水仗,而是它能不能站得住。

风波爆发后,西贝门店经过政府相关机构超过70次抽检,均未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在媒体的审视下,没有发现西贝偷工减料,也没有虚假宣传。厨房还在开火,食材还在更新,顾客吃到的,依旧是那碗熟悉的粥。

这恰恰是西贝的底盘:干净、真实、有标准。那些真正走进餐厅的顾客,看见的是一个被质疑后还在努力运行的企业。

这才是一个品牌能在风暴后“上岸”的理由。它的面子被舆论扯破,露出的却是里子,是菜品品质、服务体系和长期积累的信任。

如果这些地方真有问题,这场风波早已是致命一击;但事实是,它通过了这次压力测试。

风波之后,西贝做的每一步,闭麦、降价、改菜、发券、收缩,都在修里子。它知道自己没法再靠光环取信,只能重新证明:价格可以谈,食材必须真;态度可以低,但质量不能低。

这场风波让它更像一家普通公司:笨拙、被骂,但还在营业。而在一个情绪主导的消费时代,能靠“真实”撑过一场信任危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自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5 21:09:12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7日),股市或将这样变化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7日),股市或将这样变化

财经大拿
2025-11-16 12:20:07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兰姐说故事
2025-11-14 17:15:03
千古负心人:朱令前男友黄开胜(博士生导师)的“现代陈世美”之谜。

千古负心人:朱令前男友黄开胜(博士生导师)的“现代陈世美”之谜。

生性洒脱
2025-11-16 02:16:03
2-0!皇马1.5亿巨头哑火,18岁天才火速上位,巴西知耻后勇

2-0!皇马1.5亿巨头哑火,18岁天才火速上位,巴西知耻后勇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11-16 02:07:51
越是底层社会的人,越喜欢谈人情世故,满是礼貌和尊重;反而越是顶级的人,越是爱谈这2个“基本需求”

越是底层社会的人,越喜欢谈人情世故,满是礼貌和尊重;反而越是顶级的人,越是爱谈这2个“基本需求”

有故事的人
2025-11-15 06:28:09
我是上海人,去了嘉定和宝山,直言不讳:嘉定跟宝山天差地别

我是上海人,去了嘉定和宝山,直言不讳:嘉定跟宝山天差地别

阿莱美食汇
2025-11-16 14:14:40
上海前首富周正毅,近来在短视频里谈前女友杨恭如,称不为了钱。

上海前首富周正毅,近来在短视频里谈前女友杨恭如,称不为了钱。

豆哥记录
2025-11-16 17:46:49
兄弟情深!男单颁奖典礼,林诗栋、王楚钦先后向樊振东表达祝贺

兄弟情深!男单颁奖典礼,林诗栋、王楚钦先后向樊振东表达祝贺

凤幻洋
2025-11-16 16:56:41
苹果加它煮,冬季不咳嗽!简单有效又好喝,香甜顺滑,健脾又养胃

苹果加它煮,冬季不咳嗽!简单有效又好喝,香甜顺滑,健脾又养胃

秀厨娘
2025-11-15 19:17:18
港媒曝钟嘉欣起诉丈夫争夺三孩抚养权,本人否认婚变:“结了婚就会传离婚,拍拖又会说不合适”

港媒曝钟嘉欣起诉丈夫争夺三孩抚养权,本人否认婚变:“结了婚就会传离婚,拍拖又会说不合适”

观威海
2025-11-16 10:02:04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齐鲁壹点
2025-11-16 08:01:56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心静物娱
2025-11-16 11:18:26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11 06:16:51
我朋友去看了赵露思演唱会,回来整个人都还没缓过神

我朋友去看了赵露思演唱会,回来整个人都还没缓过神

小光侃娱乐
2025-11-16 13:30:03
日报社论:高市言论凸显颠覆和平主义精神风险

日报社论:高市言论凸显颠覆和平主义精神风险

参考消息
2025-11-16 12:22:05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梁讯
2025-11-15 14:35:07
这10张顶级哲理漫画,胜过你读过的所有鸡汤

这10张顶级哲理漫画,胜过你读过的所有鸡汤

诗词中国
2025-11-08 20:21:59
2025-11-16 18:56:49
中国能源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网官方账号,专注能源行业报道的垂直媒体,是能源专业产经传媒平台。
51738文章数 7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31年前质问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向中国道歉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31年前质问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向中国道歉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在途中!寒假春节出游报名开启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教育部:未来两年将创建五大类全国示范性特色校(来源:人民日报)

提升冬日幸福感的8件小事,放松又治愈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