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莫斯科风比新闻更冷。俄联邦安全局发布消息:乌克兰情报机关联合英国情报部门,策动俄军飞行员叛逃,想让挂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直接飞去北约基地。听起来像电影剧本,结果是真的。剧情没拍完,人先被逮,悬赏的300万美元成了空头支票。
悬赏风起,谍影入夜
![]()
11月11日,俄安全局公布调查结果。声明显示,乌克兰情报部门与英国方面人员企图贿赂一名俄空天军导航员,让他驾驶装备“匕首”导弹的米格-31战机,飞往北约国家。塔斯社报道,这名飞行员被承诺300万美元现金及海外安置。
俄方提供的显示,乌克兰方面通过加密通讯与俄军飞行员接触,诱导其执行“转场行动”。俄方称,这一计划已在初期被安全局掌握并“完全受控”。整个过程,FSB通过假情报“反钓鱼”,录下全部通信。
![]()
环球时报援引俄方通报称,乌方提出的作案方案堪比惊悚剧:要求导航员“要么制服,要么勒死前排飞行员”,然后将战机降落在北约国家机场。俄方称,此计划由英国军情六处提供协助。
这并非首次尝试。早在2022年,乌情报局曾试图以高额金钱换取俄飞行员叛逃,俄方当时也公开拦截了相关通信。两年后,几乎同样的剧本被拿出来重演,只是演员换了。
这回的“续集”,拍不成了。俄方说,“主角”早在剧情开拍前就换成了反向卧底。那笔300万美元,如今被称为“乌英合制的空头支票”。
![]()
匕首风波,导火线背后
这起事件的焦点在于米格-31所携带的“匕首”导弹。该导弹是俄方宣称的高超音速武器之一,射程远、速度快,被视为战略威慑工具。自俄乌冲突以来,它几乎成为双方舆论交锋的代名词。
BBC援引英国防务分析人士观点称,这种导弹的技术细节对北约具有情报价值。若真有战机叛逃,获取样本的意义巨大。俄方称,正是这一点让乌情报部门“不惜孤注一掷”。
![]()
在俄军体系中,米格-31执行“高危值勤”,机组成员经过严格审查。要让飞行员“临阵倒戈”,几乎不可能。俄安全局在发布会上强调:“乌情报部门再次低估了俄军的内部纪律。”
路透社的评论更冷静。分析指出,俄方频繁公开类似事件,一方面是对外展示安全体系稳固,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宣传的“心理防御”策略。西方媒体虽未完全证实细节,但均承认此案已被俄方正式立案调查。
![]()
在此背景下,这起“未遂叛逃案”既是间谍战的插曲,也是一场心理战的延续。双方的信息交锋,比导弹速度更快。
谍战剧落幕,真真假假
塔斯社报道称,相关飞行员已接受审查,并配合安全局调查。俄方展示了部分对话截图,显示乌情报人员用俄语发送汇款细节与撤离路线图。所有信息都被记录在案。
![]()
乌克兰方面未正式回应,仅有情报局匿名人士对媒体表示“俄方惯用反情报宣传”。英国外交部则拒绝评论。BBC援引分析人士说:“双方都在用新闻制造信号。”这类事件的真假,往往要等数月后文件公开才能确认。
从历史角度看,类似劫机策反并非首次。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多次策反对方飞行员——从米格-15到米格-25,都曾出现叛逃事件。如今的戏码,只是技术版本的翻拍。
俄媒还特别强调,此案暴露出“英乌情报合作的实操细节”。在俄方叙述中,英国被描绘成“幕后导演”,乌克兰是“执行组”,飞行员则成了“被骗入戏的群众演员”。这一戏剧化表述,让俄国内报道充满冷幽默。
![]()
但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起事件更像是双方互测底线的手段。即使没有导弹被劫,信息战的价值依然存在——每次公开“未遂案”,都是一场心理博弈。
悬赏梦碎,冷战味再起
11月12日,俄安全局发布补充声明,确认案件已结案,涉事人员安全无恙。俄新社报道称,乌方提供的加密账户与支付记录“未能兑现”。调查人员调侃称,这起案件“像极了一部没有结尾的谍战剧”。
![]()
专家分析,这次事件的象征意义远超军事层面。俄方通过公开信息,塑造了“防线牢固、敌谋皆破”的形象,也向国内展示安全系统的掌控力。与此同时,西方分析机构也在观察俄方利用情报事件进行“叙事反制”的方式。
在乌克兰,媒体报道相对谨慎。《乌克兰真理报》仅称“俄方宣布挫败一起策反阴谋”,并未承认。法新社则指出,俄乌双方近两年都频繁使用类似“未遂行动”报道,真假难辨,但都反映战事进入深层心理对抗阶段。
事件的余音还在扩散。社交平台上,网民用“300万美元的失败剧本”调侃整件事,有人说“连谍战片都不敢这么写”。
![]()
战争进入信息时代,战场在键盘与镜头之间交错。真正的硝烟,不在前线,而在各国的情报通稿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