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财务造假退市到业绩全面复苏,瑞幸咖啡的美国主板回归之路看似接近终点,实则仍面临三重关卡。
“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的上市进程。”在近日的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谨一的这番表态,被视为这家曾因财务造假退市的咖啡巨头重启上市进程的明确信号。
然而,瑞幸官方随后迅速向多家媒体回应称,“公司目前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这种官方声明与CEO公开表态之间的微妙差异,为瑞幸的回归之路增添了新的悬念。
高管表态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是在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作出这一表态的。他提到,随着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企业经营态势持续向好,公司正在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重回美国主板。
郭谨一并未透露重新上市的具体进展细节,但他强调该项工作一旦完成,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对于瑞幸而言,成功重返主板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是提升厦门作为国际投资目的地声誉的重要契机。
与郭谨一的积极表态形成对比,瑞幸官方在回应澎湃新闻等媒体查询时,显得更为谨慎。
瑞幸方面表示,公司会持续关注美国资本市场,但“目前对于重返主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他们强调,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仍是践行公司的业务战略、聚焦发展。
这并非瑞幸首次就重回美股市场释放复杂信号。早在2022年1月,市场就曾传出瑞幸考虑重回纳斯达克的消息,但当时公司迅速否认。
曲折历程
瑞幸咖啡的资本之路堪称跌宕起伏。2019年5月,成立仅两年的瑞幸在美国纳斯达克风光上市,创造了中概股最快的上市纪录。
然而,2020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虚报了3.1亿美元收入。
随后,美国SEC最终认定,从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瑞幸咖啡虚增收入超过3.1亿美元。
同年6月,瑞幸被纳斯达克强制退市,转至美股粉单市场交易,同时面临1.8亿美元的SEC罚款及1.75亿美元的投资者集体诉讼赔偿。
退市后,在主要股东大钲资本的主导下,瑞幸经历了大刀阔斧的重组。
原管理团队彻底退出,大钲资本作为新控股股东全面接手,瑞幸也因此重塑了企业价值观和业务模式。
业绩方面,瑞幸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复苏。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至17亿元。
截至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全球总门店数已飙升至26206家,成为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尽管业务已经复苏,但瑞幸重回美股主板仍面临多重挑战。有投资界人士概括出瑞幸必须闯过的“三道关卡”。
审计关要求瑞幸连续2-3个会计年度由PCAOB(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可现场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内控关需要公司满足SOX 404(b)条款要求,管理层与审计师需对内控出具“无重大缺陷”意见。
此外,交易所的“裁量关”也至关重要。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相关规则赋予交易所“公共利益”裁量权,可能对瑞幸设置更长的“冷静期”或更高披露要求。
在推进重新上市的同时,瑞幸的大股东也在谋划更大棋局。据报道,瑞幸咖啡最大股东大钲资本正在考虑竞购咖啡连锁COSTA。
相关讨论尚处于初步阶段,潜在交易的具体结构尚未确定。此次COSTA的估值初步报价约为10亿英镑(约合13亿美元)。
有资深快消投资圈人士分析,COSTA拥有全球门店网络和成熟海外供应链体系,如果收购成功,将帮助瑞幸实现全球化破局。
这正好符合瑞幸当前需要的新增长叙事。
截至发稿,瑞幸在美股OTC市场的股价为38.5美元/股,市值109.05亿美元。这一价格相较于退市时的1.38美元,涨幅惊人。
转至主板意味着更广阔的机构资金池,后续增发、可转债等资本工具的组合运用将更为便捷。
从退市到重生,从粉单市场到主板,瑞幸的回归之路还差最后几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