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组团旅游每人交6000元,我嫌太贵没去,隔天却接到民警电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喂,是赵诚先生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又陌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我是。”我正陷在沙发里,看着电视上无聊的综艺节目,随口应道。

“这里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方一句话就让我的后背瞬间绷紧,从沙发上坐直了身体,“想跟你核实几个情况。你是不是认识一个叫李响的人?”

我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冷水一样从头顶浇下。“认识,他是我大学同学……警官,他...怎么了?”



01

故事要从三天前说起。

那天晚上,我正准备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洗个澡就躺平。这时,那个沉寂了快一年的大学同学群,突然被一连串“@全体成员”的消息给炸活了。我点开一看,是当年的班长李响。

“同学们,兄弟姐妹们!毕业这么多年,大家都在各自的城市里打拼,有多久没有好好聚过了?”

“青春不老,我们不散!我提议,咱们组织一次毕业后的首次大型集体旅游,怎么样!”

李响的文字充满了煽动力,仿佛他不是在敲键盘,而是在礼堂的舞台上挥舞着手臂。紧接着,他甩出了几张美到不像话的风景照。碧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掩映在椰林中的独栋别墅,照片下面配着一行字:“目的地暂定——XX私家海岛度假村,五天四夜,彻底放空!”

群里瞬间就沸腾了。

“我靠!班长威武!这地方也太顶了!”

“支持支持!早就想出去玩了,一个人又没意思!”

“算我一个!必须算我一个!我的年假已经饥渴难耐了!”

一声声附和,一个个兴奋的表情包,像是往滚烫的油锅里不断撒入新的食材,气氛热烈得快要溢出屏幕。我也有些心动,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确实乏味,能和老同学一起出去放松一下,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嘻嘻哈哈地回忆着大学时的糗事,那种久违的亲近感,让人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

气氛铺垫到最高潮时,李响发出了关键信息:“这次咱们搞个高品质的团建,不住普通酒店,直接包别墅!我初步和那边联系了一下,机票、住宿、餐饮、出海全包,预算大概是每人6000元,AA制,多退少补。”

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为了方便统一预定,大家确定参加的,就直接把钱转给我。我来统计人数和安排所有事情。下周末就出发,时不我待!”

“6000元。”

这个数字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我刚刚燃起的热情上。我一个月房租两千五,加上水电吃饭通勤,一个月开销差不多就得四千块。我不是拿不出这笔钱,我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还算稳定,银行卡里也有一些积蓄,那是准备用来应对突发状况的“安全感”。为了这五天的“情怀”,一下子花掉一个半月的积攒,值得吗?

我下意识地皱了皱眉。群里的热度也明显降了下来。刚才还一片“算我一个”的刷屏,此刻变成了零星的几个“我先看看时间”或者“我跟家里商量一下”。大家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滚了几年的人,不再是那个可以为了冲动不计后果的少年。6000块,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可以随手丢出去的小数目。

这时,我的手机弹出了一个私聊窗口,是我的死党王浩。

“老赵,去不去啊?一起啊!多难得的机会。”王浩的消息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热情。

我把我的顾虑打了过去:“6000块,有点贵了。五天花这么多,我有点肉疼。”

“嗨,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花了还能赚嘛!”王浩发来一个大笑的表情,“你想想,毕业都快五年了,好多人平时根本见不着。这次大家一起去海边,住别墅,开派对,多爽啊!这叫回忆,回忆是无价的!”

“再说了,你看李响现在混得多好,开公司当老板,他组织的肯定差不了。咱们不能不合群啊,不然以后同学聚会都没人叫你了。”他补充道。

王浩的话很有说服力,尤其那句“不能不合群”,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我内心深处那点微不足道的社交焦虑。我犹豫了,在对话框里输入又删除,删了又输入。一边是真金白银的钞票,一边是虚无缥缈的“同学情”和“集体回忆”。

我点开计算器,又看了一眼银行卡余额。最终,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我不是李响,也不是那些已经混出名堂的同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打工者,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我可以花两百块请王浩吃顿烧烤,但花六千块去购买一份不确定的快乐,我做不到。

“算了,你帮我跟他们说一声吧。”我回复王浩,“我就不去了。”

“为什么啊?真就因为钱?”

“不是,”我撒了个谎,一个体面又万能的借口,“公司下周有个紧急项目要上线,我这边是负责人,根本走不开。真的,太不巧了。”

“行吧,那真是太可惜了。”王浩的语气里透着一丝失望。

我在群里也发了一条类似的消息,礼貌地表达了遗憾,并祝大家旅途愉快。李响很快回复了一个“拥抱”的表情,说:“工作要紧,那太遗憾了,下次再聚!”

看着群里陆续有人发出转账6000元的截图,王浩也在其中,我心里五味杂陈。有一种被集体抛下的失落感,但也有一种省下了一大笔钱的踏实感。我关掉手机,安慰自己:不就是个旅游吗?等他们回来,看看照片,听他们吹吹牛,不也一样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02

出发那天是个周五。同学群从早上开始就热闹非凡。他们在机场集合,李响像个导游一样拿着小旗子,组织大家拍合影。一张张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灿烂夺目,仿佛即将奔赴一场盛大的青春典礼。



王浩给我单独发来一张自拍,他比着剪刀手,身后是十几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老赵,看我们,羡慕不?真不该加班,亏大了吧你!”

我笑了笑,回他:“玩得开心点,注意安全。记得多拍点美女。”

“放心!”他回了两个字,外加一个得意的表情。

那之后,群里有人发了最后一张照片,是飞机舷窗外的蓝天白云,配文:“起飞!海岛我们来啦!”

然后,世界安静了。

整个周五下午,群里再也没有任何新消息。我猜他们正在飞机上,或者刚刚落地,忙着去酒店,没空看手机。这很正常。我下了班,给自己煮了碗面,打开一部早就想看的电影,享受着一个人的清静。

周六,我睡到自然醒。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点开那个同学群。让我有些意外的是,群里依旧是死寂一片。最新的消息,仍然是那张舷窗外的蓝天。

这就有点奇怪了。

按照李响的计划,他们应该是周五下午就落地了。以那帮人的性格,到了那么漂亮的地方,肯定会第一时间开启刷屏模式。酒店的照片、海景的照片、第一顿大餐的照片……怎么会一条都没有?连一句“安全抵达”的报平安都没有。

我心里泛起一丝小小的嘀咕。也许……是那个海岛信号特别差?对,很有可能。李响不是说是个小众的私家海岛吗,为了保持原生态,没有铺设通信基站。他之前好像提过一嘴,让大家做好“失联”的准备,好好享受假期。

我这样安慰自己,试图让那种莫名的违和感消散。

我点开和王浩的私聊窗口,给他发了条消息:“到了没?那边怎么样?”

消息旁边,只有一个灰色的单勾标志,表示消息已从我的手机发出。但迟迟没有出现代表对方已收到的双勾,更没有代表已读的蓝色双勾。

我又试着给他打了个微信电话,听筒里传来的是“对方可能不在手机旁,暂时无法接通”的系统提示音。我不太死心,又拨了他的手机号码,结果是机械的女声提醒我:“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关机了?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十几个人,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时关机,或者手机都没信号吧?这不符合逻辑。除非是李响在出发前就统一收了手机,美其名曰“电子设备戒断疗法”,让他们全身心投入。以李响那种爱出风头的性格,倒也不是没可能搞出这种花样。

我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人家在海岛上逍遥快活,我一个人在这儿胡思乱想,有点可笑。或许他们正围着篝火跳舞,或许正在别墅里玩着真心话大冒险,早就把手机这种东西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放下手机,决定不再去想这件事。我打扫了房间,下楼去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准备彻底宅家过一个完美的周末。

03

周日,这种奇怪的平静仍在继续。同学群里像被施了沉默咒语,没有一丝波澜。我再次尝试联系王浩,结果和昨天一模一样。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感,像蚂蚁一样在我的心头爬来爬去。这已经不是“信号不好”或者“玩得太嗨”可以解释的了。一群现代人,离开手机超过四十八小时,还是一群热爱分享和炫耀的年轻人,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度反常的事。

我开始在群里往上翻聊天记录,想找到更多关于这次旅游的细节。我看到李响发的行程单,上面写着航班号:HU7XXX,周五上午10:30起飞。我鬼使神差地打开一个航班查询软件,输入了这个航班号。

查询结果让我瞳孔一缩。

页面上清晰地显示着:该航班号在当天,甚至在最近一周内,都不存在。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航班号是假的?这是怎么回事?是李响打错了,还是……

我不敢再想下去。我的手心开始冒汗,立刻又去搜索李响提到的那个“XX私家海岛度假村”。搜索结果更是让我感到一阵眩晕。网上关于这个度假村的信息寥寥无几,只有几个语焉不详的旅游论坛帖子提到过,评论里甚至有人说这地方根本不对外开放,是个骗局。

一个假的航班号,一个查无此地的度假村。

我同学群里那十五个人,包括我的死党王浩,他们到底去哪了?

我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我坐在沙发上,脑子里一片混乱。是集体遭遇了什么意外?还是说,这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骗局?可李响为什么要骗大家?他图什么?骗走那十几万块钱?为了这点钱,把所有同学都坑了,他以后还怎么做人?

我越想越觉得心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报警吗?以什么理由?说我同学出去旅游联系不上了?警察可能会觉得我小题大做,成年人失联四十八小时,还构不成案件。也许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航班,是我不知道而已。

就在我坐立不安、天人交战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座机号码。

我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喂,你好。”

“喂,是赵诚先生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又陌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我是。”我正陷在沙发里,看着电视上无聊的综艺节目,随口应道。

“这里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方一句话就让我的后背瞬间绷紧,从沙发上坐直了身体,“想跟你核实几个情况。你是不是认识一个叫李响的人?”

我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冷水一样从头顶浇下。“认识,他是我大学同学……警官,是不是……是不是他们出什么事了?”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我脑中瞬间闪过空难、大巴坠崖、集体食物中毒等各种可怕的画面。

电话里传来一阵电流的滋滋声,然后是长久的沉默。那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心惊肉跳。

过了一会儿,那个声音才重新响起,但他的问题却让我完全摸不着头脑。

“赵诚先生,你先别紧张。我们问你什么,你如实回答就好。”警察的语气很平静,但这种平静反而更让我不安。

“你原计划是不是要参加这次由李响组织的同学旅游?”

“……是。”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这么问。

“根据我们掌握的名单,你应该也在出行人员之列。但是我们核实到,你最终没有去。能告诉我们具体原因吗?”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他们连我没去都知道了?这说明他们已经查得很深了。我不敢说是因为嫌贵,那太丢人了。我只能重复那个我已经用过的借口:“我……我公司临时有紧急项目,我是项目负责人,实在抽不开身,所以就没去成。”

“原来是这样。”警察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波澜,“那么,你有没有向李响的个人账户,或者他指定的任何账户,转过6600块钱?”

“没有,”我立刻回答,“我既然没去,就肯定没有转钱。”

我说完这句话,清晰地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非常轻微的、像是松了一口气的呼气声。

“警官,”我再也忍不住了,几乎是在恳求,“求你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的朋友王浩也在里面,我的同学们……他们是不是出意外了?”

我的追问,换来的是又一次短暂的沉默。

终于,电话那头的民警再次开口,可他说出的真相却让我难以置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