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浙商证券资产管理)
![]()
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会晤,这是自特朗普今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谈。这次会谈取得阶段性成果:美国取消对华10%“芬太尼关税”,加征24%关税、穿透性规则、301调查均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
美国将中国商品关税进一步下调,最新税率已从前期54%下调至20%,是间接承认无法承受中美贸易的完全脱钩,转而寻求"可控竞争"的新平衡。双方都在争取时间,美国减税本质是"以空间换时间",为其本土供应链和替代中国供应链争取时间,10月30日,G7能源部长会议宣布组建关键矿产生产联盟,启动20多个稀土等项目,采用非市场策略如价格下限和追溯性,排除中国产品,旨在减少对华依赖。
对中国而言,关税降低有利企业出口。从10月PMI看,产需都有回落,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较9月下降1.9个百分点,显示出口需求有所减弱。从10月出口数据看,也与PMI有所印证,出口总值按美元计同比下降1.1%,主要受基数原因,工作日偏少,也有前期关税不稳定,出口前置的一定扰动。釜山会谈后,中国直接对美出口税率进一步下降,将增加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且暂停一年,将有利中美进出口企业的预期。目前中美虽然还没达成协议,但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已有多数达成协议国家的税率水平相差无几。详见下表:
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最新关税一览表
![]()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一是:美国对印度、巴西的高关税,意在施压这些潜在市场,迫使其在市场准入、地缘政治、去美元化等方面对美让步;二是:美国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后,对中国最新征收的关税税率,已与东南亚各国相差不大,主要出海国家,如越南、印尼等基本相同。当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关税降至20%后,越南等国的转口套利空间消失,部分在东南亚的中资工厂可能会回流,促进中国企业的直接出口;三是:美国对传统盟友,如欧盟、日韩等虽然实施更低税率,大致在10%-15%之间,但与中国税率也相差不大,且中国相较其仍有完整产业链及成本优势。
不过,暂停一年,并非贸易战的终结,这34个百分点的降幅也不是回归舒适区,而是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换挡提速、重塑竞争力的新窗口。从最新公布的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二个特点:一是从出口地看,今年1-10月,非洲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从去年的0.2%大幅上升至1.3%,在中非合作深化的背景下,非洲正在成为我国出口“突围”新的增长点。二是从行业看,具备供给优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韧性较强,10月,在多数产品出口增速回落的背景下,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依然维持正增长,其中,船舶、汽车、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分别为68.40%、34.01%、26.92%,产品结构升级下出口的“新质”成色更高。除了集中精力,攻关卡脖子行业外,多元化出口地和商品、服务的提质升级,也是应对关税的有效手段。
![]()
未来中国企业可以考虑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将成本优势升维为技术溢价。通过研发投入、工艺创新,让产品具备不可替代的技术特性,使客户愿意支付"合理关税"后的价格;二是将出口地多元化,同时将单纯的产品输出,转向品牌、服务、标准的全球布局和运营;其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能。加大在基础研究、人才储备、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力。
十五五规划中,要求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而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中,希望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路径,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涵盖未来产业,也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信中国会在这场"可控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增长动能,不仅赢得关税战的最终胜利,也真正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