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千年古镇成互联网创新应用试验场——在乌镇感受全球互联网发展东方力量

0
分享至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文/邬焕庆 商意盈 张璇 魏一骏)江南水乡的橹声欸乃,与数字世界的激流奔涌,在乌镇的青石板巷间交汇出时代的和鸣。当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帷幕再度拉开,这座千年古镇已不仅是中国的窗口,更成为全球“数智未来”的缩影。

历经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十年求索,乌镇峰会正以其独特的包容与智慧,将最前沿的科技议题淬炼为可供世界共享的“中国方案”。

万物互联带来深刻改变

把时钟回拨到2014年,“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词汇,刚刚商用的4G技术,为蓬勃兴起的移动互联网连接起各类智慧应用场景。同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乌镇启幕。如今,乌镇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创新应用的试验场。

——全球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在这里汇聚。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上,17个具有国际代表性的项目获奖,涵盖大模型、智联网、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诺基亚面向具身智能的生成式智能体仿真训练平台是今年获奖项目之一。“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的技术融合智能体,完成汽车制造产线的高安全、高精度工序的验证,突破传统自动化设备的限制。”诺基亚贝尔首席执行官程刚说。

——科技赋能千行百业的实践在这里呈现。

腾讯混元大模型在中文创作、复杂逻辑推理及多任务处理上展现出强大能力,凭一张图片即可生成3D模型;在国家电网展区,人工智能巡检机器人灵活操作开关和旋钮,完成电力设备状态切换……“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600余家全球企业的千余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产品集中呈现,吸引了中外观众纷纷驻足。

“以前到乌镇看风景,现在在乌镇见未来。”带孩子来参观的观众徐宏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超乎想象!”

——数字技术造福人类的图景在这里上演。

从服药到就餐,从睡眠监测到健康管理,科技已深度融入乌镇智能养老中心的方方面面,中心负责人王秋虹介绍:“智能科技助力养老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从2014年至今,乌镇在“一期一会”里见证着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展现数字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

在“文澜重光·数韵流芳”展览,体验者可与古籍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走进”数字重建的文澜阁,亲手翻阅《四库全书》数字版本……“该展览借助混合现实、AI智能体、数字人等技术,古籍不再静置于深阁。”蚂蚁集团工作人员聂元文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数智时代是一个新的创新范式。大数据、AI能够用原来人力达不到的方式,做出新的发展、新的技术发明、新的产业应用,这不仅改变了科学范式,而且改变了创新范式。

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深度求索、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全球目光聚焦以“六小龙”为代表的中国科创企业,并惊讶于中国人工智能超乎想象的崛起速度。

围绕公众和行业的关切,本次乌镇峰会在主论坛环节特别设置“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这些前沿科技企业负责人首次齐聚一堂,畅谈人工智能的现在与未来,吸引公众广泛关注。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钱华林今年再次参会,深感技术发展与乌镇变化之大,“特别是这次我感到人工智能、大模型是重点。这些飞跃性发展正是基于中国互联网庞大的规模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人形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助推发展的新动力。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的创业故事,源于行业内流传一则“2050年人形机器人队伍能打败足球冠军”的预言。“不愿意等那么久。”朱秋国说,“当时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已经能够灵活应对户外地形,我们能不能让中国机器人也走出室外?”

如今,云深处科技的机器狗已经应用于电力巡检等场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乌镇所在的浙江省,今年1至9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944亿元,同比增长22%。放眼中国,《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认为,人工智能在我国将实现从点状应用到全域赋能的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深度求索(DeepSeek)等开源技术路线创造全球普惠合作新机遇。

彭博社在一篇报道中说,今年早些时候,在非洲肯尼亚一家初创公司,来自非洲各地的科技公司管理人员齐聚一堂聆听一场关于DeepSeek的演讲。该报道认为,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等美国企业几乎完全专注于开发闭源AI模型,用户需付费才能访问,中国企业则利用开源AI模型来吸引非洲初创企业和创新中心。

“DeepSeek自创立之初,就走开源路线,以追求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为目标。”DeepSeek资深研究员陈德里说,“在与社区的技术开发者交流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有意义的反馈,这反过来也推动了DeepSeek自身的发展,所以我们相信,技术开源会带来更好的合作和共享。”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持续拓展传统产业发展新空间。

今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在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展区,观众最快仅需半小时,就可以拿到一块印有定制图案的丝巾。“这台占地仅十几平方米的免水洗印染一体机不仅能实现小批量、快交付的柔性生产,还实现全程零污水排放,彻底改变原本公众对印染行业的传统印象。”展台工作人员说。

开放合作建设数智未来

此次峰会上,乌干达新闻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部长克里斯·巴里奥蒙西分享了该国从“网络不畅”转向“数字连通”的实践例证。曾经的乌干达受地理等因素阻隔,城乡之间网络不畅。如今,通过持续推进“数字乌干达”等战略,当地已建立超1万公里光纤骨干网络,90%区域实现移动网络覆盖,互联网普及率突破47%。

“这些成就的取得,既源于乌干达持续的国内投入,也得益于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而这也正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克里斯·巴里奥蒙西说。

从2014年起,世界互联网大会连续在乌镇举办,各方智慧共识不断凝聚,数字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和《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四个共同”等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今年,峰会期间发布的《全球发展倡议数字普惠行动倡议》,呼吁各方切实采取有效行动,开放合作、和合共生,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走深走实,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然而,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如今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并持续扩大:全球仍有26亿人处于数字世界之外,无法共享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成果。”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表示,正如乌镇峰会主题所强调的,当今的人们必须携手共建一个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促使各利益相关方紧密合作,才有机会实现这一目标。”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宣告成为国际组织,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地生根。截至2025年10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有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余家会员。

乌镇,见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如何进一步转化为全球行动。从这里出发,我们看到的是,在数字浪潮中勇于立潮头、敢于织星河的自信中国,正为全球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注入澎湃的东方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参考消息 incentive-icons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官方网易号
200648文章数 7293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