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空空荡荡没几个人,马路边却堵得走不动道,这就是武汉城际铁路眼下的尴尬样,通勤的人也只能天天琢磨咋才能走顺点。
每天大清早,江夏大道就堵得一塌糊涂。公交车上写着“2分钟一班”,可真堵起来,从纸坊到庙山的车龙压根挪不动。旁边并排的武咸城际铁路,车厢里没几个乘客。一边是规划好的“半小时通勤圈”,听着挺美;一边是早晚高峰寸步难行的马路,急得人没辙。铁轨的运力白白浪费着,马路上却堵得人心里发慌。
![]()
2024年开的新城快线,算是试着改变这局面的第一步。它没新修线路,就用了武黄、武冈城际没派上用场的运力,改造了几个主要车站,把武汉东站当核心站,一趟往黄冈西开,一趟往大冶北开。调整了3次列车时间后,高峰时差不多20到30分钟就有一班,节假日最多一天有1.6万人坐。坐车体验还行:去大冶北会停鄂州、黄石北两站,去黄冈西直接一站到。这种灵活安排,让每天固定坐这趟车的3900来人心里有了点盼头。但麻烦也不少:大冶北方向的末班车收得太早,加班晚了根本赶不上;好多车还会跳站,乘客得提前半小时去车站等,就怕错过停自家门口那站的车,心里总提着劲。
![]()
比起新城快线,10月底要完成公交化改造的武咸城际,争议更大,大家的期待也更高。这条76公里的线路,以前一天就不到5对车,好多人都说“建了跟没建差不多”。现在湖北铁路集团投了8000万,翻新车站、买新车,想把高峰时的发车间隔缩到30分钟以内。可改造后有个变化:公交化的车只到武汉东站,不停南湖东和武昌站了。这对江夏居民来说太不方便,去汉口得先到武汉东站再转车,去武昌还不如直接坐地铁7号线省事。更让人犯愁的是,南湖东站因为要修武汉枢纽直通线,很快就停运了。虽说白沙洲要建个93亿的双层公铁大桥,2025年开工,以后能帮天兴洲大桥分担四成压力,但施工的时候,大家上班肯定受影响,也只能无奈接受。
为啥会有这些问题?关键还是通勤需求和线路规划没对上。像北京和保定、天津和廊坊那样,城里房价高,周边便宜很多,才会有大批人住周边、去城里上班,城铁自然热闹。可武汉二手房均价大概1万1千6,咸宁才4000多,差价没大到让人愿意住咸宁、天天往武汉跑。
![]()
再说武汉的学校、医院这些资源比周边好太多,大家宁愿咬牙在武汉买房租房,也不想折腾跨城上班,觉得不值当。其实武咸城际该服务的,不是从咸宁来武汉的人,而是纸坊、庙山去光谷上班的那群人。每天好几万人挤在江夏大道、阳光大道上,公交车2分钟发一班还挤得满满当当,这些人才是能让这条线路活起来的关键。也因为这,咸宁人宁愿多跑点路去北站坐高铁,也不选武咸城际——它站站都停,跑完全程费时间,实在不划算,大家心里都算得清这笔账。
更难解决的是运营模式的限制。武咸城际和一般的铁路不一样,车、线路、车票都是湖北铁路集团的,有点像机场的联络线。但要让城铁真像公交一样方便,得满足三个条件:票价比高铁便宜、15到20分钟一班、不用实名制能刷交通卡。可现在受各种规矩限制,这些都办不到,挺让人可惜的。看看人家首尔地铁1号线,为了方便早班的人,特意提前首班车时间,高峰时加密班次,这其实是运营思路的事,人家更懂上班人的需求。武汉东站的位置也受限,只能服务光谷附近的人,到不了武昌、汉口的核心区,说白了,“新城快线”就是光谷专属线路,覆盖不了整个武汉,好多通勤的人根本用不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