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策划变事故的极限营销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直到看到那段黄色风云X3L从天门山999级台阶上失控下滑的视频,才瞬间明白,有些营销活动真的不是“想挑战就能挑战”。2025年11月12日,奇瑞汽车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策划的爬天梯测试,因防护绳卸扣意外脱落,车辆如脱缰野马般撞毁多处护栏。凌晨发布的致歉声明中,“风险预估不足”六个字,将这场本该成为爆款的极限表演,钉在了车企营销史的耻辱柱上。
![]()
image
景区紧急封闭天梯两小时,游客被迫改道的画面与网友拍摄的失控视频形成鲜明对比。当车企把国家级风景区的台阶当作性能试验场时,安全预案竟脆弱得像那根突然松脱的防护绳。这场以“巅峰相见”为口号的挑战,最终以“滑落致歉”收场,暴露出行业为博眼球将安全置于次要位置的集体浮躁。
![]()
image
悬崖边的营销:噱头与安全的博弈
![]()
image
汽车行业的“视觉系”极限测试早已不是新鲜事。从悬崖停车到瀑布冲淋,车企们深谙“越危险越吸睛”的流量密码。但天门山事件中,那个直径不过几厘米的卸扣,撕开了这类营销的华丽外衣——当安全装置沦为表演道具,品牌公信力就会像这辆风云X3L一样急速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视频的传播量远超常规营销内容。网友用“比成功案例多三倍”的转发量证明:公众对翻车事件的关注度,永远高于精心设计的完美剧本。奇瑞或许算准了天梯的坡度,却没算准社交媒体时代,一次失误足以让百万级的营销投入化为负面教材。
景区成试验场:谁为公共安全买单?
被撞断的汉白玉护栏碎片还散落在台阶上,天门山景区“活动无需报备”的回应与文旅局“将介入了解”的表态形成微妙反差。当商业活动肆意占用公共资源时,谁来为游客被迫中断的游览体验买单?更值得警惕的是,若下滑车辆撞上的不是护栏而是人群,这场营销闹剧将如何收场?
对比车企动辄上亿的营销预算,修复护栏的经济赔偿不过九牛一毛。真正的代价是公众信任的流失——当景区变成车企的冒险乐园,消费者难免质疑:连公开演示都掌控不了安全的企业,又如何保证量产车的可靠性?
车企营销如何走出“极限困局”?
该事件至少为行业敲响三重警钟:首先,安全冗余必须优先于视觉效果,实验室该做的测试别搬到悬崖边;其次,亟需建立第三方风险评估机制,给所有公开演示活动戴上“紧箍咒”;最后,传播价值需要重新定义,长城汽车“车主共创”证明,真实用户口碑比高危表演更有生命力。
奇瑞在致歉信中承诺“扎实稳健”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行业更需要的是将安全红线刻进营销DNA。毕竟,没有任何流量值得用公共安全作为赌注。
流量时代的警示:没有安全,何来巅峰?
回看天门山事件的戏剧性反差:喊着“顶峰相见”的口号,却上演了“半坡失控”的窘境。这恰是当下车企营销的缩影——当注意力经济绑架了商业逻辑,危险便成了最廉价的创意原料。
正如资深汽车博主所言:“真正的性能标杆不在999级台阶,而在消费者日常驾驶的每公里路。”奇瑞用一次失败的挑战给全行业上了宝贵一课:安全,才是永不翻车的最佳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