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体育文化的繁荣之地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城市的体育世界
聊聊那些与上海息息相关的体育闲话
第九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奖赛
将于11月15日至16日
在上海青浦举行
所谓“交互绳”
简单说来就是用两根绳的跳绳
俗称“绞花跳”
而说起跳绳
估计没有人会陌生
但你是否知道
上海在跳绳赛场
那可是相当领先的存在
第四十期
阿拉聊聊跳绳的那些事
跳绳似乎无师自通,双手拿绳向前甩,脚随绳子就跳开了。它不要啥装备,有绳就行,无论草绳、麻绳、竹绳,还是塑料绳、钢丝绳、胶绳。
![]()
儿时的跳绳
我学跳绳在幼儿园,绳两端有手柄,便于孩子把捏。跳绳多冬季,锻炼和取暖一举两得。跳绳起步多双脚跳,不管双脚跳还是单脚跳,都是脚跳一次,绳过脚下一次,术语“单摇跳”,俗称“单飞”。要“扎台型”就跳间隔交叉,在身体前完成交叉摇绳和跳绳。
![]()
俗称“单飞”的单摇跳
“双飞”(双摇跳)才有飞的模样,脚跳一次则绳过脚下两次。能跳“双飞”的基本是女生,不会跳的我是看在眼里、服在心里。真正称得上飞是“三飞”(三摇跳),一次跳起,绳子“唰唰唰”从脚下过三次。不仅手腕摇绳飞快,那两只脚,看得见像踩缝纫机,看不见如无影脚。
![]()
宣传画上的跳绳
一人跳绳用短绳,短绳也可两人跳。人再多就要跳长绳了。跳短绳自己甩绳,上海话叫“划绳子”。跳长绳要有两位摇绳者,这可是个力气活。高手摇绳可以1秒9次以上,不仅快、且稳而有节奏。这两人非一划到底,由跳绳失误者替换。多人跳绳不像跳橡皮筋,跳时会伴以儿歌。
![]()
跳长绳
当年跳长绳有两种形式,一是依绳子长度定可跳人数,立定原地跳;二是不限人数,排队依次跳过绳。它也可跳出花头和难度,早在百年前,上海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就创造了“燕子飞”“鲤鱼打挺”和“鹞子翻身”等跳绳花式。跳长绳跳一根不稀奇,跳两根才显英雄,连摇绳者也有腔调,双手握绳左右开弓。俗称“绞花跳”,大名“交互绳”。跳绳者在绳间做花样更多,技巧更高,观赏性更强。
![]()
“交互绳”就是“绞花跳”
如今可见的中国最早跳绳画面于汉画像石。跳绳从古至今叫法多样:飞百索(南朝北)、透索(唐)、跳索(宋),明叫“跳马索”“跳百索”“跳白索”。之后“索”变“绳”,晚清喊“绳飞”,民国称“跳绳”。
跳绳既是游戏娱乐,也是一种锻炼。我的老邻居是一位话剧演员,他练“声台形表”中的形就是每天跳绳。说跳绳10分钟,每分钟达140次的效果相当于慢跑半小时。1958年实施全民体育制度的《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1975年改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将跳绳列为锻炼项目。上海中考体育可选跳绳,男、女生4分钟分别以跳400个和405个为满分。去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将跳绳纳入《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中华传统体育振兴计划》。
![]()
跳绳是很好的健身方式
如今,跳绳已成为一项体育运动。2014年,上海市花样跳绳协会成立,十年后更名为“上海市毽球跳绳协会”。本市跳绳有记录的第一次获奖在1952年,松江高学海等6人参加苏南区第一届民族形式体育大会,获花式跳绳奖旗一面。现在的上海人在世界跳绳锦标赛、亚洲和全国跳绳等多项比赛中,跳绳跳到脚硬、拿奖拿到手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