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川的拉面馆变得很热闹,你早上出门买碗面,价格能差出好几倍,有的店还是卖八块钱,鸡蛋和小菜要另外加钱,有的店直接就把小菜包进去,说是限时赠送,平台上还有七块九毛九的补贴价,也有四块九毛九的秒杀活动,新开的店挂着横幅写“五元一碗”,好几个月都没撤下来,六块钱慢慢成了主流价,最厉害的是有家店搞过两块钱一碗,虽然只卖了几天。
这价格变得这么乱,其实不是商家的问题,房租没有降低,人工费用也没有减少,菜价还往上涨,但商家不敢提高价格,担心顾客会离开,所以大家就搞起了分层定价,在同一个地方,有人为了省下两块钱愿意多走一段路,有人却舍得花十五块去网红店拍照留念,这不是因为口味不同,而是人们的消费想法分开了,一部分人只图便宜能吃饱就行,另一部分人追求的是体验,是打卡分享到朋友圈。
我逛了几家面馆,发现一个现象,低价店里坐着上班族、学生和快递员,他们吃完就走,不多说话,网红店里年轻人多,点完面先拍照,再发到小红书或抖音上,有人在评论区写,“八块钱吃的是回忆,五块钱吃的是实在,两块吃的是这个魔幻的早晨”,这话听着有点文艺,可说到底,大家买的不是面,是情绪,是那种“今天我过得值”的感觉。
![]()
价格战打到后面,能活下来的店,不是最便宜的那家,也不是最贵的那家,而是把细节做好的那家,比如出餐速度快,服务员总是笑着迎接客人,桌子擦得干净,老板记得老顾客喜欢加辣,有些店天天在视频里说成本太高,顾客听了也不会买账,因为现在大家比较价格很方便,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哪家评分高,哪家排队时间长,哪家有优惠活动,你说成本高,这和顾客没什么关系,顾客只关心这碗面值不值得这个价钱。
我见过一家社区小店,门头看着普通,菜单上就三样吃的,但每天早上七点就排起长队,老板记性很好,老顾客来了不用开口点单,他直接端上他们常吃的那碗,旁边新开的店装修得很漂亮,价格也更便宜,但只开了三个月就关门了,原因很简单,大家不会只为“好看”去花钱,除非那里还能让人感到舒服。
银川拉面价格变动这件事,其实反映的是整个餐饮行业的变化趋势,以前店家靠计算成本来定价,现在顾客凭自己的感受做选择,店家总说房租贵菜价高,但不如让客人吃得满意吃得舒服来得实际,手机屏幕早就把价格信息透明化了,顾客不想听太多解释,他们要的只是花钱之后心里觉得值。
现在的拉面馆,高端店讲究讲故事和提供好服务,普通店注重快速出餐和建立信任,中间那部分店铺处境尴尬,它们容易被市场淘汰,这不是因为价格不够低,而是因为特色不明显,顾客会根据自己感受选择店铺,他们倾向于挑选那些让自己觉得划算的选项。
有时候我会琢磨,一碗面能变出这么多花样,确实有意思,它不再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东西,倒成了生活的一个片段,人们选择吃哪一碗面,可能就透露出今天想要扮演的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