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英矽智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这是公司自2023年6月以来第四次递表港交所。
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的科技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成式AI驱动的药物发现及开发平台,由Biology42、Chemistry42、Medicine42和Science42四大模块组成,能够提供包括新靶点识别到小分子生成及临床结果预测的端对端服务,优化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
从业务模式来看,英矽智能的业务包括三大板块: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及与非制药领域相关的其他发现。于业绩记录期,公司收入约9成收入来自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
![]()
图片来演:英矽智能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基于生成式AI技术,英矽智能大幅提升了药物早期研发效率。平均而言,英矽智能的候选药物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药物确认需时12至18个月,远短于平均耗时需4.5年的传统办法。
在英矽智能的候选药物中,进展最快的是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Rentosertib(ISM001-055),已完成中国Ⅱa期临床试验,并于2025年5月获得药品审评中心用于治疗IPF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英矽智能表示,预期将于2026年上半年就肾纤维化治疗提交IND申请,并于2025年下半年就吸入型ISM001-055用于IPF治疗提交另一项IND申请。
除ISM001-055外,公司还有若干其他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英矽智能已通过Pharma.AI产生逾20项临床或IND阶段的资产,其中三项资产已授权予国际制药及医疗保健公司,合约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对于候选药物尚未实现商业化,且多个项目处于研发阶段的英矽智能而言,高额的研发投入,蚕食着公司的净利润。财务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014.7万美元、5118.0万美元、8583.4万美元及2745.6万美元;净亏损分别为2.22亿美元、2.12亿美元、1709.6万美元及1921.5万美元。
除了持续亏损,英矽智能也面临偿债压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英矽智能负债净额和流动负债净额分别高达6.81美元和6.92亿元,同期公司总资产仅2.41亿美元。
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出分别约为4751.7万美元、2957.6万美元、5740.1万美元和3684.2万美元。英矽智能表示,经营产生负现金流量,而大部分经营现金流出主要来自公司的研发活动。于业绩记录期,其研发开支分别为7817.5万美元、9734.1万美元、9189.5万美元及3557.1万美元。
截至2024年末,英矽智能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为1.26亿美元,而2022年、2023年末分别约2.08亿美元、1.77亿美元,现金储备持续减少。得益于2025年上半年的E轮融资,截至2025年6月末,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至约2.12亿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英矽智能E轮融资发行的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根据招股书中的相关条款,一旦IPO未能在18个月内完成,或者申请被退回、撤回,优先股持有人将有权要求公司进行赎回。
回溯英矽智能的上市之路,可谓“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2023年11月,英矽智能就已经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司也曾在2023年6月、2024年3月、2025年5月三次向港交所递表,但均因期满失效。与之相对的是,2023年11月递表港股的晶泰科技,已于2024年6月上市,摘得“国内AI制药第一股”的头衔。
今年8月,英矽智能收到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反馈意见。其中,要求该公司说明前次备案完成后,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原因。同时,中国证监会要求英矽智能说明2025年4月股权转让原因、定价依据及所得税纳税情况;E轮融资引进境内机构股东是否涉及境内国资背景股东,以及相关股东国资管理程序履行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