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2025演讲)
公众认知中的百度,是过去以广告业务为主的旧百度。现在的百度,是一家以AI业务(智能云、自动驾驶、AI应用)为引擎,以昆仑芯和大模型为护城河的数字化企业
文|吴俊宇
编辑 | 谢丽容
2025年是生成式AI(人工智能)全面落地的一年。
这也是百度的AI业务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今天,百度拥有更懂产业的云,更好的芯片,更强的模型,以及一批新的AI应用。
11月13日百度世界大会,百度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AI产业结构正转变为健康的“倒金字塔”。芯片厂商不管赚多少钱,芯片之上的模型要产生10倍的价值,基于模型开发出来的应用要创造100倍的价值,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
在李彦宏看来,当AI能力被内化为一种原生能力时,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我们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今天任何一家企业,只有用好AI才能立于不败,任何一个个体只有用好AI才能掌控未来。”
百度在这次世界大会集中展示了这一年“全栈AI”——算力、应用、模型的业务进展。
新一代的昆仑芯和超节点。百度的两款昆仑芯,其中M300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求,将于2027年初上市。昆仑芯M100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设计,将于2026年初上市。
同时发布的天池512超节点与256超节点分别集成了512枚、256枚昆仑芯P800(昆仑芯三代,目前大规模出货的版本)。它有助于解决国产AI芯片单卡性能不足的问题。百度还披露了昆仑芯的迭代路线图。未来五年,昆仑芯都将按年推出新产品。
企业级Agent(智能体)——百度伐谋。这是全球率先推出的可商用“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它在业务场景中会利用算法“自我演化”,找到全局更优的解法。伐谋目前已在金融风控、交通管理等领域,被企业客户使用。它能够大幅节省人力成本和工期,让行业客户能够获得稀缺的算法工程师的能力。
百度还推出了全模态(文字+视频+图像+语音)的文心大模型5.0。它的预览版ERNIE-5.0-Preview-1022在LMArena全球大模型竞技场综合性能位居第七。仅次于谷歌Gemini 2.5 Pro,OpenAI的GPT-5以及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4.5等全球知名模型。
“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落地AI。
百度正在AI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推进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在今天,百度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具备全栈AI能力(云+模型+芯片+应用)的科技公司。
公众认知中的百度,是一家以搜索和移动广告业务为主的公司。现在的新百度,希望是一家以AI相关业务(智能云、自动驾驶、AI应用)为增长引擎,以昆仑芯和文心大模型为技术护城河的数字化企业。
2025上半年,百度集团的非广告业务,如智能云、自动驾驶、爱奇艺(爱奇艺并表在百度集团),在百度集团营收大盘占比51%,首次超过半壁江山。
业务基本面的进展,让百度在资本市场取得了更好的表现。2025年(2025年1月1日-2025年11月12日),百度(NASDAQ: BIDU)纳斯达克市值已上涨59.6%,总市值454亿美元,超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1.7%的平均涨幅。百度(HKG: 9888)港交所市值已上涨56.3%,总市值3507亿港元,超过香港恒生指数37.2%的平均涨幅。
![]()
![]()
更易落地的AI应用
让客户“内化AI能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需要提供丰富的AI应用。
百度现在的AI应用生态,与过去以移动工具(搜索+信息流)为主的生态大不相同。它正在转型成为一个以AI为核心的应用生态。它同时覆盖ToC(面向消费者)、ToB(面向企业级)方向,能够帮助企业客户端到端、低成本、高效率地落地AI。
百度目前的AI应用生态包括三大块。
一是To C的个人应用,这些大多属于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比如搜索、网盘、文库等工具,以及基于网盘和文库推出的GenFlow3.0(一款面向To C用户的通用Agent),它们正在进行AI改造。
二是To B的AI原生应用工具链,这些产品大多属于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其中包括伐谋、秒哒(无代码应用搭建平台)、千帆、百舸等。
三是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它属于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
百度这套新的AI应用生态,能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的选择。当客户需要低成本调用算力时,可以使用百舸;当客户需要精调调用模型时,可以使用千帆;当客户搭建应用时可以使用秒哒;当企业需要找到更优的算法时,可以使用伐谋。
此次世界大会百度发布的企业级超级 Agent伐谋 ,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产品。
它在企业内部部署后,能够自动开发算法、评估反馈,并通过自我演化的方式找到更好的算法。这可以缓解很多企业招不到、招不起算法工程师的问题。
五六年前,由于AI的通用能力、泛化能力不够强,企业需要为一个个专用场景定制算法和模型。因此,企业开发研发 AI应用时,需要耗费高昂的人力、时间成本。
一位保险金融服务集团CIO(首席技术官)2019年曾对我们表示,“算法跑了1000米,产品化还有9000米”。
当时,有数十名百度的算法工程师驻厂在这家保险公司数个月的时间。他们和这家保险公司的IT部门共同解决OCR(光学字符识别)、人脸、语音的算法定制化的问题。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让用户的保险票据能够被自动识别,并提高保险公司的风控效果。
大模型的通用性、泛化性正在大幅降低AI应用落地的门槛——作为全球率先推出的可商用“自我演化”超级Agent,百度伐谋能自动开发算法,低成本解决AI落地的难题。
一位百度伐谋产品负责人对我们表示,以前解决一个高难算法问题,企业至少需要同时配备一个业务专家和一个算法专家,百度的算法工程师甚至要驻厂服务。但现在,一个既懂业务又懂算法的售前人员就能解决问题。因为,伐谋可以自动开发算法,评估反馈,并通过自我演化的框架进行上百轮的持续寻优。
目前,伐谋已经在金融、交通、港口、能源等AI落地成本高的政企行业被使用。它大幅提高了行业客户的效率。
使用伐谋迭代算法的百度信控SaaS(信号控制应用)已经被部署在鄂尔多斯、许昌等全国40多个城市,覆盖了4942个路口。
百度交通信控业务线的相关负责人对我们表示,过去交通部门部署智慧交通方案时,需要进行招投标,这个过程中土地建设、设备采购的成本往往高达数千万元。这种效果更好,但成本也非常高。但对一些预算没那么充足的城市来说,它们可以采用百度信控SaaS这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每年订阅费只需要数十万元。这可以花小钱办大事。
以鄂尔多斯为例,它的新老城区跨河通勤需求旺盛,早晚高峰拥堵频发。百度世界大会披露的信息显示,鄂尔多斯使用了引入百度伐谋算法优化后的SaaS信控平台,用AI调控红绿灯配时。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车均延误降低17.4%。优化后通行用时降低50%以上,上下班高峰期可以少等红灯。
中信百信银行是中信集团控股的数字普惠银行。过去,它的风控策略高度依赖人工,模型迭代周期长。
中信百信银行使用百度伐谋后,缓解了算法工程师不足、数据工程水平不足的情况。过去依赖高级工程师数周完成的特征挖掘,现在可以高效自动化进行。伐谋可以更精准识别那些“看似有风险”但实际优质的客户。百度方面披露,中信百信银行的风控模型风险区分度因此提升2.41%,特征挖掘效率提升100%。这可以减少经济损失。
从伐谋、千帆等百度今天的AI应用生态布局来看,它早已经不是以流量为核心,而是以技术为核心。 它的竞争壁垒比过去更深。它的建成速度会更慢、更久。但一旦建成,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追赶。
![]()
一朵更懂落地的AI云
云计算,也能体现百度这种思路。在中国市场,百度智能云正在成为一朵更懂产业落地的AI云。
它的策略是,利用全栈AI能力(包括云、模型、芯片、解决方案等)帮行业客户高效率、低成本落地AI。
![]()
(百度昆仑芯和天池超节点产品路线图)
虽然百度智能云的收入规模和目前领先的竞争对手有差距。但让它在中国云计算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2025上半年,百度智能云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34%。这在已经披露云计算业绩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中是最快的。
百度智能云已经实现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规模化盈利。截至2025年一季度,百度智能云营业利润率(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指标)达到两位数。截至2025年二季度,百度智能云的企业收入中,订阅收入占50%以上。
打造一朵更懂产业的云,离不开更好的芯片和模型,更离不开和行业共创。
这也是百度为什么要不断推出新的昆仑芯、大模型以及超节点的重要原因。这是百度帮助其他行业客户内化AI能力的重要基础。
尤其是今天,中国的政企(如政府、银行、能源、交通等领域)行业越来越注重自主可控。它们希望采购不同的国产芯片,建立自己的智算中心,并高效调度不同的国产芯片。并在此基础上训练自己的大模型,开发自己的AI应用。
百度智能云精准满足了政企客户的“自主可控”和“AI落地”的双重刚需。在这种大背景下,百度展现了差异化优势。它可以用大模型、昆仑芯、百舸(AI计算平台)、千帆(大模型平台)、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敲开政企行业的大门,再用其他通用云产品(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等通用产品)帮助客户落地AI。
目前,南方电网就在使用百度的昆仑芯、文心大模型、百舸、飞桨等产品,进行智能化转型。在百度的服务下,南方电网训练出了自研的光明电力大模型。百度还在与南方电网的深圳供电局,共同基于千帆开发配电网监视Agent,这可以减轻调度员人工巡检压力。
一位国有企业数科公司人士今年7月曾对我们表示,百度的昆仑芯P800在部署DeepSeek-R1进行推理时,它的性能表现在国产芯片中处于领先梯队。
百度智能云更懂产业落地,这在国际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中可见一斑。
IDC今年8月数据显示,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总规模196亿元,百度智能云份额24.6%,位居国内首位。IDC定义下的AI公有云服务市场,更多是AI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它贴近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
在中国智算解决方案实施服务市场中,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19.9%位居国内第一。IDC定义下的智算解决方案实施服务市场,更多是帮助客户建设自己的算力基础设施。百度的百舸AI计算平台能够帮助行业客户建立自己的算力集群,并提高算力的使用效率。
![]()
云计算行业规模效应明显,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百度智能云的规模并不占优势,但自研芯片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算力成本。
百度在今年点亮了昆仑芯P800三万卡集群。这个集群可以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并支持1000个企业同时做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精调。目前,昆仑芯已经在招商银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钢研、北京大学等多家头部企业或机构部署。
高盛今年3月17日在一份针对阿里集团的研报中,提及了百度智能云的估值 。 高盛给予百度智能云3倍估值(P/S市销率估值法,估值=营收规模×倍数),P/S值低阿里云(3.5倍)、腾讯云(5倍),和亚马逊AWS(8倍)。
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百度智能云比其他云厂商做得“更重”,更深入产业。一位大型央企集团CIO和一位能源数科公司的CEO曾经对我们表示,科技公司出于利润率的考虑,通常只愿意销售通用产品,不愿意过多参与政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AI落地并不简单,这需要科技公司高强度参与其中。按照传统估值模型,百度这种“更重”的模式虽然在估值上可能不占优势。但这却让百度智能云形成了更深的护城河。
![]()
如何理解“新百度”
![]()
(百度的全栈AI自研布局)
新一轮AI竞赛中,公众情绪对百度的讨论是,“是不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23年初,百度在中国大模型市场一度是领跑者,它在中国率先发布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大语言模型。2025年DeepSeek爆发后,百度的应对看起来没有那么快速直接。这让市场对百度一度有所担忧。
然而,情绪并不能代表事实。近年来,相比C端(面向消费者)叙事,百度在B端(面向企业级)业务进展长期被忽略。C端的巨大成功,会给公众带来高感知度。但B端的进展,往往在水面之下且潜移默化,这给公众带来的感知是滞后的。
这也是百度今天长期被误解的核心原因。
百度千帆的一位资深技术人士今年8月在一场小规模交流中曾对我们提到,谷歌2023年-2024年一度也让外界有这样的误解。当时谷歌自研的AI芯片TPU(张量处理单元)芯片以及Gemini大模型尚未真正为公众了解,因此谷歌在这轮大模型浪潮中给人一种“后知后觉”的误解。
另一位资深算法工程师今年10月对我们提到,其实谷歌的Gemini大模型就出自引领2016年上一轮AI浪潮的DeepMind实验室。2023年大模型竞赛白热化,谷歌的DeepMind与Google Brain两大实验室因此合并。力出一孔后,因此Gemini 2.5 Pro能在今天的大模型竞赛中后来居上。
前述百度资深技术人士的观点是,百度的情况和谷歌很类似。百度也有自己的昆仑芯,也是早在2016年、2017年就高强度投入新一代AI研究的企业。给百度足够的时间,它在AI领域的长期布局,会逐渐浮出水面。
从客观投入来看,百度在研发上的投入其实可圈可点——它在中国的科技公司中,研发支出率长期仅次于华为(2024年研发支出率20.8%)。
2024年百度集团研发支出率高达16.6%。这对一家已经成立25年的成熟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同期也远超阿里(5.7%)、腾讯(10.7%)等公司的研发支出率。闷头做技术,让百度这些新业务和C端消费者之间,存在一道难以直接理解的隔阂。
无论是昆仑芯、超节点,还是伐谋的进展,都表明百度这些年高强度的技术研发正在逐渐取得成果——一个新百度正在成型。
今天的百度,从业务和财务上看,已经不是一家以广告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以AI为核心,以云计算、自动驾驶、AI应用为主的数字化企业。
以广告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核心业务逻辑是流量变现。这也是百度过去七八年焦虑的问题——百度没有抢到短视频、直播的风口,这让它的流量变现面临天花板。
但AI为核心的数字化企业,考虑的是如何强化自身技术壁垒,进而取得高增长和高利润。2023年大模型浪潮到来,百度过去的长期高强度研发,让它在这个赛道成为领跑者之一。
近半年,百度的短期利润虽然有所下滑,但这是投资算力、高强度研发的结果。它正在全力构建其“全栈AI”(昆仑芯、文心大模型、百舸、飞桨)为核心的技术护城河。
百度的技术进展一直是有条不紊的。这一轮AI浪潮的竞赛并不是以三个月、半年、一年为单位的短跑,而是三年、五年、十年为单位的马拉松。
在这场马拉松中,百度正在找到自己的节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